黄晓赟
摘 要:成人教育教学改革是促进成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乐学”教育理念能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良好教学状态。基于乐学教育理念,针对成人教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成人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策略,有利于推进成人教育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发挥成人教育在高素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关键词:“乐学”教育理念;成人教育;课堂教学改革
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学习型社会的不断形成,成人教育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一直以来,成人教育受师资、教学条件等多方面的影响,其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成为制约成人教育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目前,“乐学”教育理念及其重要意义在基础教育中已成为共识,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对成人教育也有重要的启示。基于基础教育教育改革的经验,吸纳“乐学”教育理念来改革成人教育教学策略,有助于优化成人教育教学实践,激发成人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改变成人教育自身的形象,最终促进成人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乐学”教育理念的内涵
“乐学”一词最早见于我国第一部、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教育专著《学记》中。“大学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漫,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这段话集中论述了课内和课外、劳和逸在教育中辨证统一的关系,指出课外是课内的必要延伸,逸是对劳的积极调节[1]。其中,“不兴其艺,不能乐学”中的“兴”是喜欢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如果不喜欢这种技艺,就不能心情愉悦地去学习它,明确指出了只有具有兴趣,才能主动学习,这便是中国古代乐学思想的萌芽。
中国的乐学思想与儒家哲学有着密切的关联。《论语》开篇即讲“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孔子将学习境界分为三个层次,即“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中,“乐之”为学习者的最高境界,属于生命的情感体验。此后的教育家们不断完善“乐学”教育理念,从不同角度阐释和丰富“乐学”教育的内涵,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乐学”教育理念。乐学是要把学习当做乐趣,并且以这种兴趣爱好来促使自己在学习的路上一直走下去,其教育思想的价值旨归应该指向教与学的自由、个人发展的自由和个体生命的自由[2]。乐学也不再局限于学生的学,而是包含教与学两个方面,乐教乐学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正如李如密教授所指出的,“乐学思想实践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的思想境界和业务水平。实践证明,要使学生乐于学习,教师就得首先具备‘乐教精神”[3]。“樂学”的教育理念就是要使教师以一种积极愉悦的心态全身心投入教学,使学生能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而产生学习的动力,将学习情感提升到愉悦的情感审美层次,从而达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乐教乐学。
“乐学”教育理念要落实到实际教育教学中,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并非易事,需要打造一个从“乐学教育”到“乐学课程”再到“乐学课堂”的乐学体系,同时遵循一定的原则。笔者认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基于“乐学”教育理念,正确认识乐学教育的目的。乐学教育的目的不仅关注学生认识方面的发展,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更关注学生终身的发展。通过教师的乐教和学生的乐学,使参与教育的每个个体都能得到发展,最终达到个体生命的自由发展。“乐学教育目标的核心追求是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努力培养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复合型人才。”[2](2)基于“乐学”教育理念,设置能够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学内容。只有当学生的内在动机成为驱动学生学习的关键动机时,学生才能够体会到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和愉悦感,才能产生以学为乐的学习体验。因此,要基于学生的求知欲、适应个体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学习需求,合理设置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3)基于“乐学”教育理念,选择使课堂教学生命化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乐学教育要从“学生乐学”和“教师乐教”两个方面构建教与学的双向沟通体系,这是传统的讲授式教学难以达成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积极主动、乐观向上的态度投入教学,以“学生乐学”为出发点,以生命式体验和生活化理解为基础,选择与创设合适的、多样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营造乐学课堂,以达到学生学有所获的目的,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成就感,达到以教为乐。(4)基于“乐学”教育理念设计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和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评价体系。评价具有激励性功能,乐学教育的评价理念要求从积极心理学理论出发,通过全面的、多元化、个性化的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一方面,乐学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潜能;另一方面,要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新理念,督促教师善教乐教。
二、“乐学”教育理念审视下的成人教育课堂教学
目前,成人教育虽受到重视,在办学经费、办学条件、办学方向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在课堂教学中也开始关注成人学习者的实际需求,但从“乐学”教育理念出发来审视,成人教育的课堂教学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难以满足新时代成人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随着社会发展进入信息化时代,传统的知识传授已难以满足成人学习者的学习需求。2018年颁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要“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要“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4]。这是一场从形式到内涵的变革,意味着成人教育教学目标的改变,信息化学习能力将成为成人学习的重要学习能力,也必然成为成人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掌握信息化学习的策略性知识,提高信息化学习能力是成人学习者终身学习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因为成人教育担负着提高成人学习者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满足成人学习者个人娱乐、休闲等精神需要的任务。然而,由于对成人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以及成人学习者的学习功利性比较强,成人教育教学仍停留在过于关注学习者的技能证书获得和文凭学习上,缺少对时代发展所带来的新要求的应对,缺少对成人学习者终身发展能力的重视。成人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使得成人教育仅仅成为成人学习者获取文凭的途径,而不能满足成人学习者多方面的学习需求,也就难以使成人学习者产生以学为乐的体验。
长期以来,我们对成人教育的忽视使得社会对成人教育存在偏见,认为成人教育教学就是“教师随便教,学生马虎学”,成人教育教学流于形式。因此,要使学生乐学,首要任务就是要改变成人教育的教學观念,重视成人教育教学,让成人教育的课堂真正成为成人学习者增长知识、提高技能、拓展兴趣的学习型课堂。要从成人教育教学的特点出发,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将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作为重点,积极研究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如利用APP、QQ、微信等可以传送声音、图片、视频等的技术优势,开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网络课堂,创造具有生命活力的优质课堂,更好地满足成人学习者的学习期待。
成人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是新时代成人教育领域发展的必由之路,信息技术带来的现代教育新理念、教学创新的新思路以及课堂改革的新路径必然会给成人教育教学发展带来新的视角[5]。根据互联网时代成人学习者所呈现的新型学习方式组织和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充分利用成人学习者的已有经验,发挥成人学习者的个性潜能,将课内教学与课外网络交流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乐学、乐教。如:基于成人学习者经验丰富、群体交流意识强的特点,在教学中充分创设对话情境,紧密联系成人学习者的工作生活实践,利用网络等现代多媒体资源为成人学习者创造切磋交流的机会,开发移动学习平台;突出成人学习者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他们在充分被尊重的心理状态下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在不断的对话沟通中挖掘自身的潜能,构建新的知识体系,以有效地促进其知识结构的更新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满足成人学习者的各种心理需要,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来促进教学过程的积极化,这也是乐学的内涵之一。
(三)创新教学评价机制,激发成人教育乐学动力
长期以来,人们都是以分数为标准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人教育同样如此,这样的标准显然忽视了成人教育本身的特点和成人学习者的心理特点。成人学习者有着很强的学习动机,但同时也存在自信心不足、学习信念不坚定等心理,以分数为标准的评价方法容易增加他们的焦虑情绪,不利于成人学习者形成乐学态度,也难以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全日制教育中所提倡的多元评价机制同样适用于成人教育教学评价。
首先,在教学评价标准上,教师不仅要关注成人学习者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成人学习者的努力程度、进步程度、学习状态等。成人学习者参与成人教育时的基础有很大差别,教学评价应基于他们各自的学习起点,对他们的学习状况给予个性化的评价,从而更有效地对其学习进行反馈,进一步明确学习者的努力方向,满足学习者的成功体验需求,使其乐学。
其次,在教学评价方式上,可采用考试评价、课堂讨论评价、论文式评价和实践式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要少用分数,多用评语,以鼓励学习者为出发点,结合互联网开发多样化的、适合成人学习者学习特征的评价方式,为他们营造乐学氛围。
此外,成人教育评价机制的创新,还应从教师教学评价入手。可以借鉴全日制教育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结合成人教育课堂教学的特点,形成适合成人教育课堂教学的教学评价体系,以完善成人教育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乐教理念的形成。唯有形成科学合理的成人教育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才能真正激发教师教学和成人学习者学习的动力,从而促进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参考文献:
[1]李如密.“乐学”思想源流考述[J].心理学探新,1991(1):29-32.
[2]曹叔亮.乐学教育:核心内涵、价值旨归及实践矛盾[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0):6-8.
[3]李如密.关于乐学思想及其实践的几点认识[J].教育评论,1993(5):60-6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2018-04-18)[2020-04-27].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
[5]李敏娇,张怀南.高职院校成人混合教学模式设计:基于SPOC视角[J].职教通讯,2020(1):64-70.
[责任编辑 曹 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