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扎根理论的游客参与包容性旅游减贫的机制研究

2020-08-14 06:55:38杨焕焕
关键词:减贫包容性范畴

王 超,杨焕焕

(贵州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引言

2019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中指出:“着力激发全社会参与消费扶贫的积极性,着力推动贫困地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加快发展。”[1]这表明旅游消费对于推动相对贫困地区发展,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有着重要意义。为了提高旅游减贫的效果,相关学者提出了包容性旅游减贫的概念[2]。包容性旅游是基于共建共享的指导理念,以旅游建设为抓手促进社会弱势群体有机会参与旅游发展建设,获得就业岗位,分享旅游发展成果(王超,2011)。包容性旅游减贫是旅游反贫困的一种模式,即以政府优质服务为基础,涉旅企业提供就业岗位为关键,贫困人口多形式参与为途径,游客消费参与为动力的旅游扶贫系统[3]。包容性旅游的减贫原则是多种主体共同参与,参与机会平等,旅游利益在主体间公平分配。包容性旅游的内生动力关键在于游客参与旅游目的地消费,实现涉旅企业、个体工商户经济收益,进而促进当地生产性就业岗位增多,让在岗位上从事劳动、资产进行流转、房屋进行出租的当地居民实现稳定的经济收入。因此,通过游客对旅游目的地体验的相关叙述,寻找影响游客消费的主客观因素,探索游客参与的包容性旅游减贫的理论机制,为旅游助力地区可持续减贫提供理论研究参考。

自旅游减贫的概念提出以来,国内外关于旅游减贫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旅游减贫效果方面。第一,旅游与减贫效果之间的关系。杨霞和刘晓鹰(2013)通过对西部贫困地区的实证研究,验证发现旅游流量与减贫效应之间呈现“U”型曲线关系[4]。Croes(2014)发现,国内多从旅游减贫的宏观经济影响入手研究旅游业与减贫之间的关系[5]。Hwang J等(2014)证实并进一步解释了Croes(2014)的研究结论,即旅游减贫效益通常只有在人均收入较低区域才可能产生[6]。第二,旅游减贫效果的衡量。Spenceley和Meyer(2012)认为结合定量和定性数据,才能有效的衡量减贫效果[7]。学者多采用构建效果评价模型的方法对旅游减贫的效果进行测度,模型中使用的各种评述因素主要是基于学者的不同视角,主要集中在多维资本的视角[8];要素类型和县际差异的视角[9];长、短期绩效的视角[10]等。其中王志章(2018)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四个效应着手,以云南省为案例地评价了旅游扶贫绩效[11]。

二是外界因素对旅游减贫的影响方面。其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结合对旅游减贫至关重要,例如,Barke等(1989)早已通过印度洋桑给巴岛旅游业的问题和前景研究,认为当地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体的减贫[12]。另一些学者认为:开发主体之间是否协调和旅游减贫是否成功有很大的关系[13];这种各产业与旅游业互融互通的情况下政府的作用也不可或缺,应当根据旅游业的产业特性,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的作用[14];联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激励各行业参与扶贫工作[15];充分发挥不同利益方在旅游扶贫中的作用[16]。旅游企业对旅游减贫事业的贡献也不可忽视,如徐凤增(2019)分析了旅游企业参与减贫的情况,发现他们对提升旅游减贫绩效有着重要贡献[17]。

三是旅游减贫的作用机制。我国的旅游减贫机制还存在缺乏规范以及监督缺失等问题[18]。学者们从多种角度出发,对旅游减贫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索。耿宝江等(2016)从旅游减贫主体的角度出发,构建了不同群体角度的旅游减贫机制[19]。吴玉莲(2017)从政府协同这一角度出发探索了湖北政府扶贫、减贫工作中有效的方式[20]。钟荣丙(2018)分析了文化旅游与精准扶贫协同治理的实现途径[21]。可以发现如今旅游减贫的作用机制更加多元,且越来越重视包容性和可持续増长[22]。

综上所述,现有成果在旅游减贫各方面都已有相对成熟的研究,为旅游减贫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但现有成果仍存在以下研究空间:一是在旅游减贫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包容性方面尚存在一些短板。二是游客参与对旅游减贫效果的影响方面的研究成果偏少。三是对包容性旅游减贫中四个主体的参与聚焦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扎根理论分析游客参与旅游消费的影响因素,探索游客参与包容性旅游减贫的理论机制,进一步完善包容性旅游减贫相关理论体系。

一、研究设计

(一)资料选取与数据来源

包容性旅游减贫聚焦旅游目的地,着重讨论乡村地区在全面脱贫攻坚后,如何巩固成果减少相对贫困问题,因此本次研究进行资料选取时拟选择包容性旅游减贫发挥关键作用的地点即旅游减贫的乡村作为资料的来源地。在乡村地区发展旅游主要是农家乐方面,基于此本研究在进行资料收集时将目光放在旅游脱贫地中具有代表性的农庄。

在进行资料选取时,首先根据《关于印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的通知》中公布的旅游脱贫乡村名单确定本次研究所选择发展乡村旅游而脱贫的标志性地点,按照数量选择最中间地区,确定为四川、云南、安徽三个地区,然后根据当地权威网站确定作为资料收取对象的脱贫村庄,最后在同程网、去哪儿网、携程网三个国内知名旅游平台对这些地点进行搜索,并选取网站上入住率排名较靠前、评论数较多的具有代表性的农庄作为本次搜寻游客评论的载体。根据上述步骤筛选后,最终所选农庄共42家,其中四川16家,云南15家,安徽11家。

本次研究所选取的游客评论每条均在30字以上,评论所涉及方面也较为全面。为保证有效性、真实性与客观性,在对游客评论进行收集与整理过程中,按照一定标准进行筛选。例如剔除一些如“好”或“不好”等空洞的评价词;剔除一些纯图片无文字的评论或者只有表情无文字的评论等。按照这些标准筛选后得出了4432条的有效评论,作为扎根分析的二手资料基础。

表1 资料来源的基本信息

(二)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是一种质性的研究方法,1967年由美国社会学家Glaser与Strauss提出。基本思路是通过对大量资料的归纳,把资料中所蕴含的观点整合、浓缩成一个整体,并通过整合提升为理论[23]。扎根理论的分析过程主要包括:1.对原始资料进行初步提取形成概念化;2.对概念化进行规范化与初步的范畴化;3.通过适当的方法对初步范畴再次范畴化,提炼为主范畴;4.根据研究逻辑将主范畴升华为核心范畴。本研究根据扎根理论流程[24],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选择式编码”来探究包容性旅游减贫的游客参与。本研究在明确研究问题的基础上,选择数千条游客评论深入挖掘游客参与的本质。通过扎根理论的研究范式不断对游客的评论数据进行整合与分析,并由此形成不同概念、类属与范畴,进而总结游客参与的动力机制。

二、包容性旅游减贫游客参与的扎根理论分析

(一)开放式编码

开放式编码是对资料的理解与拆分,将所获得的基础资料进行大范围的概念和范畴来分类分析,并用专业术语分类整合[25]。基于网络游客评论资料的整理,本研究对这些原始评论资料进行初步归类,并逐条提取与归纳,经过比对与整合等概念化的操作形成了44条概念。在此基础上,对概念进行进一步的归纳与提炼等规范化操作形成了24个类属,并通过初步的范畴化操作发现各类属之间的关系最终形成13个基本范畴,如表2所示。

表2 对原始评论开放式编码过程

续表2 对原始评论开放式编码过程

(二)主轴式编码

通过开放式编码过程得出的13个基本范畴之间的相互关系仍模糊不清,无法完整清晰地表述包容性旅游减贫的游客参与。扎根理论中的主轴式编码是发现和建立正式概念之间、范畴之间的内在联系过程[26]。因此需要主轴式编码过程剖析各基本范畴之间的关系,寻找基本范畴的内在逻辑,确定主范畴。本研究借助“因果条件-现象-脉络-中介条件-行动策略-结果”这一研究逻辑[27],对13个基本范畴之间的逻辑过程进行分析概括,形成支撑主范畴的证据链,最终提炼出住前计划、住中体验、住后评价3个主范畴,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主范畴证据链

1.住前计划

住前计划的证据链如下:住前期待是住前计划的因果条件。游客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居住地的信息,对居住地有了个初步的了解并产生居住的向往和心理期待。游前期待是住前计划的中介条件。游前期待对居住地的选择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居住目的地是出游目的地确定之后的衍生物。住前准备是住前计划的行动策略。住前准备是游客为了居住所做的前期工作,是住前计划中最重要的环节。住前计划的顺利进行是游客完成第一阶段的参与过程的关键,为包容性旅游减贫的发展奠定基础。

2.住中体验

住中体验的证据链如下:生活质量感知是住中体验的因果条件。游客在居住过程中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精神层面上对生活质量的感知,从全局上影响了游客的住中体验过程。周边环境感知是住中体验的中介条件。通过政府对周边环境的改善以及景区的吸引,游客的居住体验大大增强。服务体验、观光体验、人文体验以及设施体验是住中体验的行动策略。各种物质及精神体验共同构成了游客的住中体验,涵括了包容性旅游减贫其余三个主体为游客住中体验感的增强所做贡献。住中体验促进游客形成基于物质与精神体验的感知,提高包容性旅游减贫中游客的参与度。

3.住后评价

住后评价的证据链如下:情感共鸣是住后评价的因果条件。游客在居住地体验感上升到心理层面变成情感上的升华,从全局把控着游客的住后评价,为包容性旅游减贫效果打下坚实基础。消费感知是住后评价的中介条件。消费价格是游客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影响游客参与的重要条件。满意度与忠诚度是住后评价的行动策略。具体表现为游客对居住地的满意程度以及重游意愿与推荐意愿。住后评价形成了心理层面上的感受,并影响下一次参与过程,促进贫困地区旅游减贫的长期发展,为相对贫困地区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

(三)选择式编码

本研究的目的是剖析包容性旅游减贫中游客的参与这一问题,为了完成这一任务,要验证各主范畴是否能被一个与此相关的核心范畴统领。选择式编码是对主轴性编码的内容进行再一次的精炼与整合,即从主范畴中挖掘“核心范畴”,并通过构建描述现象的“故事线”来分析核心范畴与主范畴的联结[28]。因此本研究根据选择式编码,围绕前两个阶段整合和分类所形成的3个主范畴确定核心范畴,并探究所得到的核心范畴是否能通过故事线串联各主范畴以及解释现象。

1.确定核心范畴

核心范畴是统领其他范畴的关键[29],李玉刚等人指出选择式编码确定核心范畴的过程与主轴式编码确定主范畴的过程差别不大[30]。因此本研究根据构建主范畴证据链的研究逻辑构建其核心证据链,整理各主范畴之间的结构关系提炼出“包容性旅游减贫的游客参与方式”这一核心范畴。其证据链如图2所示。

图2 核心范畴的证据链

核心范畴的证据链显示,“包容性旅游减贫的游客参与”这一核心范畴可以串联、统领概括住前计划、住中体验、住后评价等3个主范畴,并且可以解释结构关系。住前计划是包容性旅游减贫游客参与的中介条件,住后评价包容性旅游减贫游客参与的因果条件,住中体验则是包容性旅游减贫游客参与的行动策略。

2.故事线

为了验证构建现象的“故事线”是否合理,即核心范畴是否能统领三个主范畴,概括主范畴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探究了主范畴之间的关系结构。

(1)住前计划是包容性旅游减贫游客参与的前期表现,也是游客参与的第一阶段,游客在此阶段充分考察居住地的相关信息,这与周边景区与当地政府为旅游事业所做努力息息相关。这个阶段的顺利进行是包容性旅游减贫游客参与系统稳定的重要保证,因此住前计划是游客参与的基础和前期表现。

(2)住中体验是包容性旅游减贫游客参与的直接因素。这个阶段涉及到游客、居民、政府、景区等四个旅游主体的互动与联系,是游客参与的根本点。住中体验的效果直接影响了包容性旅游减贫游客参与的发展,如游客居住过程中人文与服务等体验感影响着游客的满意度与忠诚度,游客的住中体验良好,满意度和忠诚度得以提升。

(3)住后评价是包容性旅游减贫游客参与的因果条件,既是游客参与的前提,又是游客参与的结果。游客的住后评价等反馈信息直接影响着包容性旅游减贫的游客参与,会使游客参与的系统更加稳定,推进游客参与的进程。

(四)理论饱和检验

一般而言,若无法从材料中获得新的概念和范畴可以确定为理论饱和。本研究将获取的评论资料划分为分析数据库和理论饱和检验数据库。通过对检验数据库的资料进行编码,验证发现并未出现新概念和新范畴。由此可以判断,包容性旅游减贫游客参与的影响因素这一理论模型达到饱和。

三、包容性旅游减贫游客参与的动力机制

(一)游客参与的动力机制

通过以上的扎根理论实证分析,发现在包容性旅游减贫过程中游客参与的动力来源于经营者、景区、政府三个主体。根据四个主体之间的关系内涵,总结出包容性旅游减贫游客参与的动力机制。包容性旅游游客参与的动力机制图如图3所示。

图3 包容性旅游减贫游客参与的动力机制

一是农家乐经营者代表着当地居民,景区代表相关的旅游企业,他们与游客、政府是包容性旅游减贫的主体。在全面脱贫攻坚后的乡村地区,为了减少相对贫困,提升包容性旅游减贫的效果,需要四个主体共同努力。游客进行旅游消费产生经济效益,促进当地居民就业,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在促进游客参与时,景区通过宣传提高当地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政府改善当地基础设施、交通设施等条件,农家乐经营者为游客提供一系列服务来促进游客进行消费,提高游客的参与度。

二是政府、经营者与景区三者各自通过直接手段与游客进行互动,为游客参与创造条件,吸引游客、刺激游客消费。三者除了与游客进行直接互动外还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间接地为游客参与创造条件。其中政府通过政策支持来提高景区的发展速度,拓展景区的发展前景。景区通过自身的发展和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吸引游客在当地进行旅游活动,增加游客数量。游客对居住场所的需求量的增加不仅可以解决当地居民的就业情况,同时也加快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政府同时进行组织引导当地居民开展相关旅游产业的工作,为当地居民提高资金支持与政策支持。

三是游客作为四个主体相互联系的核心,是联系其他主体的枢纽。因此,其他三个主体与游客联系的密切程度也反映了包容性旅游减贫的效果。主体之间联系越密切,包容性旅游减贫的效果越好。

(二)游客参与程度递进

通过以上扎根理论实证以及游客参与的动力机制分析,发现在包容性旅游减贫过程中,游客参与程度是一个“浅层参与—中层参与—深层参与”的递进加深过程,且其过程随着时间与空间演变有逻辑推进。时间逻辑按照“居住前—居住中—居住后”不断推进,空间逻辑通过三个地区的演变过程体现,主要是以“日常居住地—旅行居住地—日常居住地”的过程体现空间的变化。

图4 游客参与层次的演变过程

住前计划是游客对居住地了解过程,属于浅层参与阶段。在空间构成上属于在日常居住地发生的活动;在时间构成上属于居住前这一阶段。游客进行住前计划时,对旅行居住地的了解主要是通过外界获取信息,只对居住地产生了初步了解,未进行深入的参与即浅层参与。这个阶段虽对整个包容性旅游减贫工作的完成来说未见明显成效,但对游客参与后续过程的进行有着重要意义。为了吸引游客、提高居住率。注重宣传并提高在线预订的便捷度是关键,这不仅要依托于周边景区进行宣传,更要对除景区外的周边环境以及自身宣传。

住中体验构成了游客参与的第二阶段,是游客的体验过程,属于中层参与。在时间构成上位于居住中这一环节,在空间构成上属于在旅行居住地发生的活动。在游客的中层参与阶段,游客与居住地环境进行全方位的互动,对包容性旅游减贫的参与性较强。在这个阶段游客的消费是促进包容性旅游减贫的关键,不断体现自身优点,促进游客消费,进一步完善包容性旅游减贫的工作是经营者在此阶段关注的重点。基础设施的建设要符合游客的生活习惯与心理特征,再者游客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较高,经营主体应加强对服务人员的培训工作,以满足游客的体验所需。

住后评价构成了游客参与的最终阶段,这是游客在居住后根据居住体验所作的回顾和因此形成的评价,是游客的感知过程。这个阶段游客的参与方式属于深层参与,在时间上处在居住后这一环节,在空间结构上属于在日常居住地发生的活动。这一阶段中游客虽未直接参与消费过程,未表现出对包容性旅游减贫的高度参与,但此阶段的感知情况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游客的下一次参与。这种情况下,在游客参与过程中要注重细节,提升游客的舒适度,使游客从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促进游客进入下一次参与过程,进一步提升包容性旅游减贫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游客的参与层次并不是毫无关联的划分,而是由浅入深的过程,即不同时期和阶段,游客对旅游的参与过程是不同的。且第三阶段的完成会促进游客对第一阶段的了解过程产生不同看法。因此住前计划和住后评价并非完全独立,而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

(三)游客参与的影响因素

基于对24个概念、3个主范畴之间关系的剖析以及上述对游客参与程度递进加深过程的描述发现游客参与旅游减贫的过程中有诸多的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自身感知与外界的服务方面,将其总结为以下几点:

1.游客的体验与感知

游客参与过程的体验与感知是游客进行消费的前提,游客对居住过程满意程度反映着游客的消费意愿。游客在心情舒畅的情况下,进行互动和消费的可能性增加。游客的体验与感知是影响其参与的一个极其重要因素。

2.经营者的服务质量

农家乐经营者是游客参与包容性旅游减贫时与游客交往最密切的人群,他们承载着游客的食、住两个重要问题的实现。农家乐的设施直接影响了游客居住的舒适感体验,同时服务质量影响着游客的精神体验,也就是说,经营者的服务质量直接关系着包容性减贫的效果。其自身要善于反思自己的不足,依照游客的反馈完善各种不足之处,主要是从服务与设施建设方面着手。

3.景区的发展状况

景区的发展状况体现着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当地旅游资源是吸引游客的关键条件,旅游资源开发良好可以引起游客的体验欲望,增加游客的游玩机率,加快包容性旅游减贫完成的进程。游客对景区的期待程度影响了旅游目的地的确定,游客在选取农家乐时通常会选择相对于景区地理位置较近的地方做为居住地。周边景区在包容性旅游减贫中承担重任,做好宣传工作,提升景区的质量,把景区打造为一个吸引人的旅游胜地,以带动景区周边的农家乐发展是其工作重点。

4.周边的环境与设施

周边条件是游客选择参与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发现游客对空气质量等环境因素以及周边设施等旅游配套设施的关注较多。这种情况下,政府应重视周边条件的建设,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力度。除此之外,政府应该通过相关政策对农家乐周边设施进行完善,如交通设施等。

四、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游客是包容性旅游减贫中的关键群体,在多种主体作用形成了其独特的参与方式,其参与方式受到自身与外界多重要素的影响。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本研究借助网络收集到的游客评论,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探究包容性旅游减贫游客的参与,并总结了游客参与的动力机制与层次递进关系,探究游客参与的影响因素,得出以下几点主要结论:

一是通过扎根理论范式分析,基于包容性旅游减贫游客参与的系统研究,总结了游客参与层次递进过程图。在包容性旅游减贫中游客参与程度递进加深的过程,涉及了诸多影响游客参与的因素。游客的中层参与阶段是游客进行消费的主要时期,是影响游客参与的重点阶段,在此阶段游客直接进行食、住、游、购等消费,各主体从六个微观因素着手提高游客的物质体验与精神体验,促进包容性旅游减贫中游客的参与。

二是根据游客参与程度递进过程图总结了影响包容性旅游减贫游参与的重要因素是游客的体验与感知、景区的发展状况、周边的环境与设施以及经营者的服务质量。四个因素环环相扣,多方位地解释了游客参与的基本条件。

三是动力机制构建的表述是游客、经营者、景区与政府四个主体作为包容性旅游减贫的主力共同支撑了包容性旅游减贫的各项工作,四者相互联系、相互支持并通过不同的手段为相对贫困地区减贫事业作贡献。

四是研究通过动力机制发现其余三个主体为游客提供的各种服务水平直接影响了游客参与的意愿。这时采取措施进一步提升游客的优质旅游服务体验对促进游客的消费、提升游客消费潜力、较大程度地提升减贫效果有着重要作用。在游客的体验过程中,重点提升物质服务能力的同时还需重视游客精神方面的需要,注重发挥当地的特色优势,满足游客特色、观光等多方位体验。

(二)启示

通过上述游客参与包容性旅游减贫的机制研究,揭示了影响游客参与的主要因素与行动过程,这对进一步完善政府和农家乐相关管理与经营,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是通过包容性旅游减贫游客参与的影响因素发现,游客参与不仅是简单地了解过程和体验过程,还包括更深层次的感知过程。这就意味着促进游客参与不仅需要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上满足游客需要,且需要在心理层面上使游客获得“宾至如归”的感知,这样才能促进游客积极参与,实现通过农家乐达成包容性旅游减贫的目标。

二是整个游客参与的包容性旅游减贫动力机制在三个方面体现了游客对减少相对贫困的共建共享能力。第一,游客参与不仅可以促进农家乐经营者的经济发展,还带动了当地景区的客流,从而拉动了当地的经济,达到减少相对贫困的目的。第二,游客参与提高了对当地基础设施的要求,当地政府根据游客的需求并结合当地居民的需求对本地进行旅游开发,从而提高当地的经济效益。第三,游客参与使得当地的文旅互融发展迅速,当地的文化融于各种旅游项目中,使得当地文化得到传承。

三是游客参与是推动包容性旅游减贫最为关键的源动力。包容性旅游减贫事业的核心还是得依靠旅游产业的永续发展,旅游产业的活力来自于源源不断的游客消费。通过对农家乐评论的扎根分析,揭示了如何提升游客体验感的动力机制,为旅游目的地市场营销和旅游服务提供者的经营管理,提供一个优质服务的决策参考。

总之,通过扎根理论分析游客参与包容性旅游减贫的机制,以游客体验评价推理游客参与农家乐的消费体验影响因素和过程,目的是为了让游客更好地和更愿意到相关旅游目的地消费,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这对当地反贫困工作的深入开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本论文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一是选取样本存在局限。由于部分农家乐没有开通网上订票与网上评论功能,研究样本只是选取了在网站上可以找到评论的农家乐,虽然已经基本涵括了所有方面,但是所选取样本空间上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水平。二是对游客参与理论机制的探讨,其合理性还需要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深入分析。三是理论研究与研究者的理论敏感性、教育背景等息息相关,因此本研究还需要在未来的学习与实践中不断深化。

猜你喜欢
减贫包容性范畴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福建省农村金融减贫的路径研究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38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理解发展和减贫
科学(2020年1期)2020-08-24 08:07:58
夜经济要有“包容性”
商周刊(2019年18期)2019-10-12 08:51:14
Clean-正合和Clean-导出范畴
Diversity:Driver of Innovation and Growth
包容性增长的理论内涵及实施
当代经济(2016年26期)2016-06-15 20:27:16
关于减贫的可持续性问题的探讨
发展方式转变与减贫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