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策略探究

2020-08-13 06:55姚万旭
学周刊 2020年26期
关键词:问题设计方法探究高中政治

姚万旭

摘 要: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有效设计一些问题,突出各个环节的教学难点和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设计问题是高中政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备课内容,也是我们高中政治教师应该认真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问题设计;必要性;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6-007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6.036

高中政治教学中,问题的设置可以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现在的一些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还或多或少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课堂问题设计中还存在简单、空洞、自问自答等不利于学生发展的现象,要克服这种现象,就要在教学中认真研究教材、引导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带有启发性、趣味性、开放性等特点的问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素质教育在高中阶段的开展。

一、问题设计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一)问题的精心设计有利于预定目标的实现

每一堂的教学都有既定的教学目标,目标主要体现在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教学方法和过程、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为达到预先细化的目标而努力,教师在备课时,设计的问题都要精心思考,围着这个目标提出,这样提出的问题才是有效的问题。

(二)问题的精心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对于每一门课程来说都一样,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参与其中,注意力更持久,从而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自然就会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问题的精心设计能突出教学的重难点

教师在备课时,不但要备学生、备教法、还要备教学难点、重点。只有师生明白了课堂的重点难点,才能有的放矢,积极思考,从而有效完成教学任务,而有效的问题恰恰能突出重难点,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和巩固所学知识,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问题的精心设计有利于因材施教

“木桶效应”告诉我们,一个班的教学成绩不取决于优等生,而是取决于后进生。高中政治课堂问题可以分层设计,让优等生能“吃饱”,让后进生能“消化”,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让所有学生都能“跳一跳,摘桃子”。

二、高中政治课堂教学问题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有些教师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没有价值

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部分教师的素养不高,教學态度不够严谨,导致在备课时不会精心设计问题,在课堂上提问比较随意、简单,不需要学生思考就能回答。高中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对教材内容和教师的教学方法有着自己的认知,教师提出的问题不具有启发性,过于简单,学生就不会积极主动地去思考,也不会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就会对教师的教学失去信心,产生疲倦感,注意力容易分散。

(二)设计的问题只求数量,不求质量

受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一些教师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反复提问、过多提问,从表面上看,课堂热热闹闹,有问有答,似乎是一堂成功的课堂,而实际上因课堂问题繁杂而多,缺少针对性、启发性和互动性,只求数量缺少深度,不能刺激学生大脑的思维活动,没有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浪费了学生大量的时间,降低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致使学习效率低下。

(三)问题空洞无物,目的不明

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的问题,不能突出教学的重难点,也没有针对特定的情境设计问题。设计的问题没有明确的指向性和目标性,给学生的思考带来了困难,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设计的问题也失去了本身的意义。

(四)提问密度过高

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缺乏系统性和深刻性,把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误解为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频繁回答教师的问题。实际上这种课堂的频繁提问、学生的机械回答,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学生的思维活动并没有很好地展开,也不能对课堂教学的重点很好地把握,违背了课堂问题设计的初衷。

(五)教师在课堂上自我问答现象突出

有些教师为了节约课堂时间,增加课堂教学密度,防止学生回答问题时出现不可控的现象等,教师在教学中预设的问题不让学生回答或者很少让学生回答,而是自己问自己答,对于极少数的学生回答的问题也较少点评。更不给学生课堂提问互动的机会,还是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教师讲得神采飞扬,学生听得目瞪口呆。这样长期下去,降低了学生课堂主动性的发挥和思维的活跃度,失去了课堂提问应有的价值,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高中政治课堂教学问题有效设计的策略

(一)问题设计要具备时代性、开放性、启发性

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思想政治教材进行了改革,出现了崭新的内容,紧贴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更好地服务学生的生活和成长需要。如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知识涉及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带有启发性,让学生积极思考,在生活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既解决了课堂问题,又总结了生活经验。设计的问题还要有时代性,政治课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因此,在教学问题设计的时候要结合时事政治,体现政治教学的时代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另外,课堂提问要具有开放性,因为高中政治教学内容不再是封闭的知识传授,而是涉及社会发展的每个层面,开放性的问题更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解决课堂问题中了解社会,积累社会知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

(二)问题设计应当角度新颖,融入趣味性

高中政治课作为具有哲学性的课堂,显得严肃性比较突出,一般的课堂缺少灵活性和趣味性,这也是学生感觉到政治课教学枯燥无味的原因之一,也是很多数思想政治课存在的问题。为了克服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枯燥感,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力争新颖,具有情景、融入趣味性。如在思想政治课教学时,把学生生活中经常关注的热点问题用现代媒体创设的情景模式融入课堂中;将最新国家、国际时事政治问题用听、说、唱、小品表演、微视频、信息技术课件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融入课堂问题中,这样既把课程教学与生活进行了完美结合,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问题设计要注重广度和深度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要根据当前教学内容,设置具有广度和深度的问题,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就深度而言,教师设计的问题不仅具有“表层意思”,还应该有“深层内涵”和引申意义,这样能够通过现象看本质,启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就问题的广度而言,具有两层意思,一方面,是设计的问题要“瞻前顾后”,涉及以前学过的知识和即将要学的知识,这样有跨度的问题能给学生的思维提供广阔的空间,给学“跳一跳,摘桃子”的动力,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是设计的问题要有跨学科的广度,这样可以形成一个学科整体,减少学科之间的隔阂,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更有帮助,当然设计问题的跨度和广度要掌握一定的度,本学科之间涉及的知识跨度不能太大,否则学生不能顺利联系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影响学生的正常思维活动。

学科之间的问题跨度也要建立在学生已知其他学科基础之上,如果所涉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学生还没有学到,那就影响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判读、作答。在政治新授课中提出的问题,广度应该相对小一些,便于学生对新知识点的理解;复习课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可以加大跨度、提升广度,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整体性的把握,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四)分层设计问题,留给学生思考时间

部分教师在教学时,我们往往看到其提出问题后,不給学生思考的时间,点名学生立即回答,如果所点名学生回答不上来,也不给等待的时间,立即换别的学生回答或者教师自己回答,这样的提问是没有效率的,即使学生回答上来,也带有随意性,没有经过认真思考的回答是逻辑性不强的,也是不能开启思维的大门的。因此,教师提问后,一定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另外教师的问题要分层次,不同的学生提出难度不同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能回答正确,这样学生都会体验成功的喜悦,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和进步,逐渐消除后进生的畏惧心理,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建立起独立思考问题的自信心。

(五)把握时机,恰当提问

课堂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缩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时间,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只有课堂提问把握时机,恰到好处,才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活动,达到提问承前启后的作用,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相反,如果过早的提问,学生没有回答问题的知识储备,感到茫然,打击其积极性。如果提问的晚了就失去提问的价值和意义,白白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教师的课堂提问要根据课堂特征进行设置和完善,在导入新课时的提问,要给学生指出预习和自学的目标、重难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展开自学、讨论;在复习巩固教学课的提问要着眼全局,提纲挈领,便于学生梳理所学的知识体系。当然,在课堂问题的设置中要注意使问题具有新鲜感,以达到启发学生思考的目的。

总之,课堂中问题恰当设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问题设计时要注意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突出分层、有趣、适时、开放、灵活等特点,同时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正确的评价,最大限度地实现问题设置的价值,促进学生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提高,进而增强政治课程的教育实效。

参考文献:

[1]韩震,朱明光主编.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龙向阳,刘体胜,刘江,等.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模块知识释义与拓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问题设计方法探究高中政治
精设计,巧提问
营造小学数学教学环境探究
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浅谈成本会计中费用分配方法研究
微课提问的设计:以一件获奖作品为例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