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方法研究

2020-08-13 07:13倪世刚
新课程·上旬 2020年4期
关键词:方法探究小学高年级

倪世刚

摘 要:时代的发展使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未来接班人,需要从小就开始认真培养。小学是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关键时期,而语文作为最基本的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语文老师在教育阶段应该创新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提升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高效课堂;方法探究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判断是非能力,所以老师需要以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而且互联网的普及使学生接触到的学习资源比较多,因此老师需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条件,基于语文整体的教学目标综合考虑学生的基本能力,完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一、高年級语文课堂存在的不足

1.老师教学方法单一

即使很多老师结合了多媒体的应用,完善了授课模式,仍然依据课本或者课件单一地给学生讲课。学生因年纪比较小很容易走神,而老师如果仍然采取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容易导致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厌烦,甚至会影响语文的学习。另外,老师没有对课本内容进行综合考虑,没有单独强调重点的知识点,因此会导致学生频繁出错,教学过程没有效率,学生对相关定义也无法真正理解。

2.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堂效率的提高一方面需要老师完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自主思考能力。学生只有愿意学习并且在老师的领导下认真思考课本内容,并且不断反思老师提出的问题,才能真正掌握相关知识。语文这门学科中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学生只有掌握做题方法并且认真思考,才能正确回答。

二、提高课堂效率的策略

1.老师积极认真备课,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备课有助于提升老师的综合能力。备课前老师需要结合课本整体内容,有选择性地融合讲解课文。例如《鸟的天堂》和《珍珠鸟》都是对鸟的描述,但因为题材不同,所以作者整体表达的情感和表述手法也不同,老师可以将两篇文章一起讲解,让学生可以通过课文的讲解理解相关知识点。

同时老师备课内容应该不止拘泥于课文内容,而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拓展。课本里的文章毕竟有限,所以老师可以在网络上搜寻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同时课件也是老师备课的重点。老师可以在课件上加一些视频或者图片丰富课件内容,提高学生对授课内容的关注,进而提高学生上课听讲的自觉性。

老师备课期间也需要及时发现问题,并且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选择合适的问题在课堂上提问。课堂提问是老师及时检测学生学习能力和上课听讲认真程度的方法。老师也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深度探究文章内容和作者的中心思想。老师备课的准备情况往往决定了上课效率的高低,所以老师需要认真准备课件并控制好讲课速度,以保证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让学生可以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2.为学生提供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许多老师为了赶课堂进度,常常会给学生营造一种紧张的学习气氛。老师的初衷是好的,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但是小学生年龄还小,如果老师授课速度过快往往会加大学生心理压力,难以提高上课效率。所以老师可以依照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而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快乐的学习气氛。愉快的气氛能够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在听课阶段不会因为老师过大的压力而造成课堂气氛沉闷。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多提问多讨论,同时耐心回答,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学生踊跃提问代表着他对课文认真思考了,老师可以先分组让学生自行讨论,再根据他们的不同问题进行统一的回答。提问能帮助学生提高勇气,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学习《草船借箭》这篇文章的时候,因为涉及《三国演义》经典的书籍,所以老师需要尤其注意。而这篇文章生字词比较多,学生读起来难免会觉得乏味,所以老师可以在学生详细预习以后进而给学生讲述这篇文章。同时老师也可以搜寻相关的影视片段让学生观赏,让学生直观了解当时事情的具体情况。进而老师可以提出问题“主人公诸葛亮的性格特点有什么?”“为什么诸葛亮可以轻松借到箭?”等,让学生再次对文章深度解读。因为有了前期视频的拓展,所以学生在文章理解方面可以更加清楚,从整体提高上课效率。

当然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是相对的,老师不能因为只顾及学生的心理状况就一味地采取趣味教学的方式。老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多展开趣味学习。老师首先应该让学生意识到他们面临小升初的考试,提高其重视程度,进而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上课环境。张弛有度才是老师授课的正常情况,老师也应该注意自己在授课过程中的举止表现。

3.善于设置问题情境,解放学生思想

学生如果可以对授课内容始终保持好奇和提问的状态,自然老师的授课活动也可以轻松展开。一篇课文的学习阶段一般有三步,最初是学生预习,然后是老师授课,最后是学生的重复思考。在预习阶段老师应该让学生将自己的问题写在书上,一方面可以让老师检验学生的预习情况,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问题的寻找发现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讲课中尤其注意,这样就能针对不足夯实基础知识。老师也可以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析,比如很多学生如果对作者的核心情感存在疑惑,老师在后续的讲课阶段就可以专门针对提取作者核心情感的问题进行深度讲解。

比如《桂花雨》这篇文章主要表达的是作者对童年及家乡的怀念。而学生因为没有过多的生活经历很难感受到作者的心理。所以老师可以通过问题的方式逐渐让学生明白文章的主旨。在学生通读完全文后,老师可以提问“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从而让学生可以通过事迹的分析进一步对文章进行详细理解。同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明白为什么作者会发出“家里院子桂花香”的感慨,学生就能明白作者对家乡和童年生活的怀念。老师提问的时候,能提高学生上课的专心能力,让学生在不断地思考中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在今后的考试和文章阅读中可以有很大的进步。

难免会有同学因曲解文章大意而回答错误,老师应该保持宽容的态度,进一步解放学生思考的枷锁。只有勇于尝试才能在下次把握正确清晰的思路回答问题。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老师不仅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因为很多问题只靠自己想是很难想出答案的,但如果通過小组讨论发散每一个人的思想,不仅可以减轻老师的授课压力,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因为古人的表达方式不同于现代人,所以学生在理解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因此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自行讨论,并翻阅相关的资料进行文章的分析,进而学生就可以在讨论中大致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且正确把握作者的中心思想。老师在授课期间就能选择重点的内容进行讲解,并且也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拓展。

因为班级里学生的基础和能力有差距,所以老师在分组的时候要尤其注意。如果小组里面全是优等生或者是学困生,这难免造成小组内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够,所以老师分组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综合能力,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小组讨论中,体现自己在小组中的价值。而老师也可以针对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评定,对积极的小组进行奖励,以此提升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5.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的教学中,师资力量必须要有保障。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方式,所以学校可以组织老师有针对性地听课并提交相关评价资料,发现其他老师授课的优势,进而充实自己的讲课方法。同时,老师也不能懈怠自己的学习情况,需要不断反思和进步。因为时代在飞速发展,每一届学生所处的社会情况不同,所以老师应该根据学生和时代的不同,及时完善教学模式以提高授课质量。

例如,在学习《慈母情深》这篇文章的时候,如果老师仍然给学生举孟母三迁的故事,难免会有些老套,这时老师可以在网上搜寻一些比较新颖的故事以提高学生上课的兴趣,进而带领学生共同分析文章。

三、结束语

语文的学习需要日积月累的努力才能有成效,而高年级的学生面临小升初的压力,因此上课效率必须要提高。此外,老师也应在课本内容讲解的基础上给学生拓展课外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老师在授课阶段尤其要注意自己的讲课模式,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可以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并且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进而提升整体的语文学习素养,最终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欣雨.语文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案例研究:以《唯一的听众》为例[J].知识文库,2018(23):68-69.

[2]于红英,左元金.“让学引思”语文课堂中“学”的建构[J].全国优秀作文选(写作与阅读教学研究),2018(6):77-78.

猜你喜欢
方法探究小学高年级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策略分析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兴趣
小学语文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营造小学数学教学环境探究
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英语趣配音对小学高年级学习英语的影响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浅谈成本会计中费用分配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