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测疝口在腹股沟疝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2020-08-13 09:13罗培生邢开宇江桂琼彭少芬冯月流刘为民陈海燕
吉林医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疝环疝的疝囊

罗培生,邢开宇,江桂琼,彭少芬,冯月流,刘为民,陈海燕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人民医院,广东 清远 511800)

腹股沟疝是指腹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向体表浅突出所形成的疝,俗称为“疝气”,中医称之为“狐疝”[1]。腹股沟疝是临床最常见的腹外疝,占全部腹外疝的90%,腹股沟疝分为腹股沟直疝和腹股沟斜疝。手术前实施超声检查,是浅表脏器疾病完善术前诊断以及鉴别诊断的重要环节;腹股沟疝临床常采用手术治疗,而且对腹股沟疝进行区分尤为重要[2]。把腹股沟疝区分开来,可为手术治疗提供依据,缩短手术时间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3]。但关于超声检测疝口在腹股沟疝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以腹股沟疝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超声检测疝口在腹股沟疝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皆进行术前超声检查;男98例,女32例,年龄1~91岁,平均(68.23±13.50)岁。

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全部患者皆进行超声检测;②入院资料完整,无手术禁忌证;③意识清楚,能与医生进行沟通、交流。排除标准:①合并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异常者;②具有手术禁忌证,不能配合检查治疗者;③入院资料不全者。本次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1.3方法:患者术前皆进行超声检查,采用由PHLIPS公司生产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仪器型号分别为HD 15和EPIQ 7C;使用探头频率为7.5 MHz,辅助应用3.5 MHz的探头。患者先行仰卧检查,若阴性改站立位进行,充分暴露腹股沟区,平静、呼吸平稳状态下进行检查,然后乏氏动作。扫查确定疝块后,观察疝块与腹股沟管的关系,长轴的走向、以及疝囊的大小,并仔细观察疝块的形状,记录疝内容物的回声情况,纵切以及横切包块的情况,认真观察疝口股静脉两者的关系(是否贴近股静脉);指导患者做乏氏动作或让患者站立,观察患者包块的内容物移动、大小、回声类型的变化情况。随后测定相关的径线,包括疝口的上下径、左右径、内中径。疝口上下径:先找到疝口后,选取矢状切并测量缺损口上下缘的距离;左右径:选取疝口的横切面并测量缺损口内外缘距离;内中径:选取腹股沟上方与腹股沟平行的切面,观察并测量疝口内缘和耻骨联合上缘中点之间的距离,如有必要,可以在患者体表做标记,随后选用直尺进行测量。若疝囊较大不能很好地前方进行测量时,则可以上拨疝体并将探头置于疝体下方进行测量[4-5]。

1.4观察指标:①斜疝和直疝的相关指标。比较腹股沟斜疝和直疝的疝口上下径、左右径、内中径的情况。②超声检测结果与手术结果。记录超声检测结果与手术结果,并比较。

2 结果

2.1斜疝和直疝的相关指标:腹股沟斜疝的疝口上下径以及疝口左右径皆小于直疝,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斜疝的内中径明显大于直疝,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斜疝和直疝的相关指标

2.2超声检测结果与手术结果:超声诊断结果:腹股沟斜疝54例,腹股沟直疝34例,单侧嵌顿性腹股沟斜疝23例,双侧腹股沟斜疝16例;手术诊断结果:腹股沟斜疝54例,腹股沟直疝34例,单侧嵌顿性腹股沟斜疝25例,双侧腹股沟斜疝17例,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腹股沟疝是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向体浅表突出所形成的包块。临床症状主要以患者腹股沟处突起的包块,站立位包块突出明显。腹股沟疝会对患者的消化系统功能、泌尿系统功能以及生殖系统功能造成影响,若不及时干预治疗可能发展至肠梗阻、电解质紊乱等,甚至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6]。对于体征较为明显的患者,根据临床表现较易明确诊断,体征不明显的腹股沟疝,尤其是对于仅有小条块腹膜外脂肪或大网膜的较隐匿的腹股沟疝,仅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可能会出现漏诊的现象。

以往腹股沟疝疾病临床上的诊断依据主要为既往病史以及体格检查,绝大多数是临床医生的主观判断,随着科学技术以及医疗技术的发展,超声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为临床的诊治提供有效而可靠的证据。近年来,超声检查在腹股沟疝患者的诊断中得到应用,且效果较为理想[7]。超声诊断所使用的超声波段对患者无创伤性且无不良反应;该检查价格较为低廉,操作简单,还能够实时动态显像动态观察,在腹股沟疝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8]。

典型的完整的疝气包括疝环、疝囊、疝内容物及疝被盖四个部分的解剖结构。临床研究表明: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到腹股沟疝的内环、疝囊、疝内容物、疝被盖的情况。所有疝气都具备疝环、疝囊二部解剖结构,其中重中之重是疝环;超声能清楚地显示腹股沟管回声,可准确判定内环口位置,所以,观察疝环正是超声检查的强项优势所在。本研究中,腹股沟斜疝的疝口上下径以及疝口左右径皆小于直疝,斜疝的内中径明显大于直疝,说明通过超声检查可以对腹股沟直疝以及斜疝进行区分,为临床提供更进一步的信息为治疗提供更好的帮助,对引导外科手术方案的制定,尤其在腹腔镜后路微创手术中更具有重要意义。

对疝口进行测量,并对疝口内容物分析,对鉴别诊断有很大帮助。检测疝环,并实时地观察腹股沟管以及疝囊的变化情况,观察疝内血流变化,进一步地了解腹股沟疝的情况。临床研究表明[9]:通过患者体位、呼吸配合,辅以轻推挤包块,超声可以实时观察内容物通过内环口进出腹股沟管的情况,动态的声像使诊断更容易。当发生嵌顿时,往上轻推挤包块内容物不能还纳腹内。当发生绞窄时,疝囊内肠管扩张充液,小肠蠕动消失,CDFI:疝环及疝囊内无血流信号。当疝囊内容物含结肠、膀胱或子宫附件等腹腔的后位脏器,内容物不能还纳腹内时超声提示腹股沟滑动疝粘连可能,这信息对减少手术误伤有很大意义。

超声检查可以发现疝囊小、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腹股沟疝。对于一些妇科疾病、泌尿外科疾病以及外周血管外科疾病出现腹股沟区域局部突起包块,由于病理基础不同,超声可以较容易将其区分开来。超声检查能较容易将股疝鉴别开来。股疝,即疝囊通过股环、经股管向隐静脉裂孔突出的疝。股管和隐静脉裂孔位于腹股沟区偏外侧、较高位置;股疝在超声下显示疝囊由后方深部向前通过股环,进入隐静脉裂孔的疝囊向四周膨大、部分回声于疝环上方,隐静脉裂孔周边显示疏松的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疝囊后缘显示股静脉;同时显示与股疝疝囊不相关的腹股沟管回声;这些都与腹股沟斜疝直疝不同。腹股沟斜疝时精索在疝囊后方,直疝时精索在疝囊前外旁。

既往研究表明[10],以往学者认为腹壁下动脉是鉴别腹股沟疝的重要解剖标志,并根据超声显示的腹壁下动脉与疝囊的内外关系,就可以对腹股沟疝进行鉴别诊断。但实际工作中误诊不少,可能与超声医生对局剖解剖和图像的认知有很大的关系。

超声检查在术后检查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术后通过超声检查,能够动态地观察术区的情况。当术区术后出现肿胀时,超声能较好地分清淋巴结反应性增大,局部血肿、血清肿,精索水肿,精索鞘膜积液,微创手术脂肪组织(大网膜或腹膜外脂肪)残留,术后复发或出现股疝等,帮助临床医生查找原因,及时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

虽然超声检查在腹股沟疝诊断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尚存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由于腹股沟部解剖的复杂性和疝囊内容物病理改变后的多样性等。

综上所述,超声的检测结果与手术的结果较为接近,检测较为准确。通过采用超声测定腹股沟疝疝口的上下径、左右径以及内中径,可以准确地鉴别腹股沟疝,且该方法操作简单、实用,患者易接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疝环疝的疝囊
不同假疝囊处理方法对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比较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疝环填充式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对比分析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手术中的应用
创伤性膈疝的临床诊断与手术治疗效果研究
胃镜对食管裂孔疝的诊断价值分析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中采用疝囊剥离与横断处理治疗Ⅲ型腹股沟疝的对比研究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研究
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方法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