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红色思政课堂”创新山西高校“三全育人”模式

2020-08-10 08:52高培月
领导科学论坛 2020年7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三全育人思想政治教育

高培月

【摘要】思政课堂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三全育人”模式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创新性应用。山西红色文化资源是山西人民在党的正确的领导下,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后形成的优质文化资源。山西各高校应以山西红色文化资源为依托,以山西高校思政课堂为阵地,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新模式。

【关键词】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0)13-0093-04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明确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对“三全育人”模式建设给出明确指示,就是要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三全育人”模式的价值导向就是立德树人,而思政课堂是“立德树人”目标实现的重要依托。因此,我们必须在守好这方可依托阵地的基础上,结合地方特色打造优势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用新颖的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形式创新高校“三全育人”模式,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入师生头脑,走入师生内心。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做到“根植于心、实践于行”,最终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

作为革命老区,山西如何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山西红色文化资源是值得深入挖掘的宝藏。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都心系红色文化建设,不止一次谈到要重视我国红色文化的价值,还明确指出一定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山西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这些资源与“三全育人”模式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由此不难看出,山西高校“三全育人”模式若要创新,红色文化资源是重要引领,将红色文化融入山西高校思政课堂,打造红色文化的思政大格局,这无疑是提高山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重要手段。

一、建设“三全育人”的红色思政课程

课程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占据主体地位。无论思政课程教学还是专业课程教学,对于高校育人工作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建设“三全育人”的红色思政课堂,必须发动各科教师都来参与,达到“课程育人”的目的。

首先,努力营造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良性互动的“全员育人”模式。在此过程中,我们要组织各学科教师集体备课,分析本学科教学特色,分析红色文化融入本学科课程教学的可能途径。另外,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在互动中寻找跨学科合作的机会,将红色文化在不同课堂中的应用建设成为系列教学内容。

其次,努力营造山西红色文化资源库的“全方位育人”模式。全体教师应将山西红色文化资源按照人、物、事等不同类别进行分类整理,将之建设成学校的红色资源文化库,在此基础上,将山西的红色文化适当编入各门课程的教案,做到全面覆盖,全方位参与。

最后,努力构建具有“红色”特征的评价体系,重视“全程育人”模式。学校应将考核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关注对课程学习的过程性评价。特别应当注意的是,在对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阶段,应继续加强对于立德树人方面的考核与评价,使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双轨道共同发力,将红色文化教育贯穿高校教学过程的始终,达到“全程育人”的目的。

二、推进“三全育人”的红色文化科研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师对于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和教育途径的研究已经较为系统。在思政课堂建设中,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新形势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往,我们的科研项目组多由本部门教师组成,偶有跨学科、跨单位的教师团队进行集体研究。但是这种单纯的教师研究模式,缺少学生参与,只能把教师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学生,间接达到育人目的,却丧失了通过科研活动过程育人的大好机会。

首先,建设“全员科研育人”的科研团队。我们应当打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科研模式,发动学校相关部门,组织本科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工作,建设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全员科研育人”团队。

其次,规划“全程科研育人”的科研内容。我们应当鼓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搜集资料、调查研究、分析整理、撰写论文等科研工作,让学生全程参与红色文化方面的科研工作,深入挖掘山西红色文化的优质基因,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双丰收。

最后,建设“全方位科研育人”的科研体系。对于红色文化方面的科研工作,应当全方位立体化设置内容体系。我们要发动广大师生进行田野研究,在考察、采访和交流的过程中,搜集红色文化方面的研究课题。课题搜集成功后,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等方式,按照人、物、事等类别对课题进行分类,形成红色文化研究课题库。由师生组成科研团队从课题库中选择合适课题进行具体研究,且不同课题研究可以多角度互动互助,以实现科研育人效果的扩大化。

三、推行“三全育人”的红色思政实践

山西是我国革命的主战场,这片山水间曾发生了无数震撼灵魂的故事,也滋养了山西的红色文化。山西的红色文化是山西文化基因的重要标识符号,更是传承山西精神不可缺少的关键载体。因此,山西高校应当因地制宜开展红色实践教学活动,用山西广袤土地上最为生动的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思政实践教学方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首先,打造“全员育人”的实践教学组织。实践教学应当是课堂内外、校园内外互动的教学活动。因此,在组织实践教学团队的过程中,应当充分挖掘学校和社會的多方资源。校内可以联合团委、学工部、各系部、书院部和思政部等部门共同组织,校外可以联合山西各地红色文化纪念馆、博物馆和革命遗址等共同参与,打造思政实践教学的大格局。

其次,策划“全方位育人”的实践教学活动。思政实践教学活动应当突出体验性与启发性充分结合的特点,做到让学生心悦诚服,由内而外地全方位接受。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让学生零距离接触红色文化资源;组织学生参演情景剧,让学生深入体验红色文化资源;组织学生观看红色影视作品,让学生进一步领悟红色文化资源,以这些丰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红色文化教育。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利用校内电影院线开展“红色光影学堂”活动,组织全体学生观看红色文化影视作品,以直观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红色文化的力量,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最后,设置“全程育人”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当前,许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都在潜心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但其重点多瞩目于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热闹的活动过后,学生参与活动的效果评价、活动体会的反馈工作则稍显单薄。这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有时难免流于形式。因此,我们在思政教学中,应当主动将学生评价划分为理论教学评价与实践教学评价,将实践教学引入评分机制,对学生形成一定的督促作用。对于实践教学评分,不能简单照搬理论课的评价标准,应当有凸显实践教学特色的评分模式。例如,由于实践教学活动中学生自主性更高,教师多做宏观把控而缺少微观监督,这时如果在评分环节适当引入生生互评模式,利用学生相互监督就可以获取更加客观细致的评价结果。

四、发展“三全育人”的红色思政网络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仍拘泥于传统,这使得青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度和兴趣都比较低。因此,思政课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地对教育方式进行有效创新。网络媒体就是一种值得花心思巧运用的全新手段,开发网络平台,宣传红色文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多元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网络媒体应用于教育领域是有天然优势的,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网络媒体具有传播范围广和传播效率高的优势,同时还有表现形式多样、题材内容丰富等特点,这些特点让网络媒体对青年大学生的吸引力更强,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和专注度。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由于网络监管存在滞后性,导致在传播内容和形式上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对大学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在利用网络媒体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把握适度原则。

首先,树立“全员育人”的网络红色思想政治教育认知态度。网络媒体已成为媒介发展的新趋势,高校教师应当在教育观念上积极进行调整,改变以往视网络为洪水猛兽的片面观点,充分认知网络媒体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价值。这种观念调整不应仅限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应当覆盖全体高校教师,只有全体教师都树立这种观念,我们才能在网络媒体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做出行之有效的探索。

其次,构建“全方位育人”的网络红色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如今,可以应用于教学的网络平台众多,如慕课、学习通、智慧树、雨课堂等等。教师要对各类型网络平台的功能和特点进行系统研究,充分挖掘各平台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通过师生合作、生生互助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更直观地感受红色文化资源,自觉接受红色文化教育。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各类平台的互动交流功能,组织学生对相关问题开展讨论,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将网络媒体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对接,做到全方位立体化育人。

最后,确立“全程育人”的网络红色思想政治教育思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时兴起,也不是昙花一现,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始终保有高度的关注。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应当充分利用网络媒体优势和山西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将山西红色文化通过网络进行广泛宣传,通过网络让山西的红色文化深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要深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教学工作。通过此种方式,一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单一灌输模式,激发青年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思想政治学习更有活力,更有动力,增强学生的获得感,让学生真正成为山西红色文化的信仰者、继承者和传承人,最终帮助学生樹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三全育人”模式以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为基石,非常契合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发展需求,是行之有效的新型教育模式。山西丰富的红色文化则是山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考验,总结实践经验所形成的优质文化资源,其核心便是“山西精神”。高校思政课堂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其中包括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学生工作、实践教学和网络教育等多方面内容。依托“红色思政课堂”创新山西高校“三全育人”模式,就是将几方面有机结合,做到以山西红色文化资源为依托,以山西高校思政大课堂为阵地,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新模式。这一创新能够深入挖掘山西革命老区的优质文化资源,凸显山西高校的文化特色,有效实现山西高校“立德树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韦顺国.构建以红色文化为依托的“三全育人”创新模式探究[J].百色学院学报,2018,(7).

[2]姚春梅.红色资源嵌入思政课教育实践导向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3).

[3]李娜.基于红色文化的高校思政体验式教学创新研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9,(12).

[4]梁罡.红色文化融入高校“三全育人”体系的价值维度与实践向度[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

[5]刘显著.网络谣言与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J].大学教育,2019,(5).

责任编辑:侯欣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三全育人思想政治教育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论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红色文化书籍的历史及装帧的特色审美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