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条大路通罗马

2020-08-10 09:25陈奇峰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15期
关键词:多样化解决问题小学

陈奇峰

摘 要 通常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性较大,因此需要对教学方式做出改变。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倡导数学思维的培养,例如对同一问题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然后帮助学生实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丰富他们解决问题的形式,这对于他们数学能力的提升大有帮助。基于此,本文通过对不同的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进行探究,制定今后的改变对策,为教学质量提高做出贡献。

关键词 小学 数学 解决问题 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考虑小学生这一阶段的性格特征,例如好奇心强、思维敏捷、好动等。但是不同的学生间对于学习的态度有较大差异,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遵循个体化的差异,革新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积极引导,重点培养小学生多样化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有利于拓展他们的学习思维,能更好地将实际的数学问题应用到生活上,帮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习快乐,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1当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方法刻板

虽然目前随着新课改进程不断加剧,但是仍然在很多学校内无法对自身的教学体制做到深度改革。当然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过分地追求试卷分数,因此教学方法存在单一化、片面化,长期的刻板教学形式导致学生的發散思维能力受到禁锢,而老师墨守成规的教学理念也不利于问题解决。例如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遵守以讲授知识点为主,而对于公式、定理等内容,更多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种偏于考试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成长而言极其不利,严重影响了学生拓展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缺乏自主创新

在数学学科中,考验着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这门学科灵活多变,很多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尝试着去解决,反而能取得更好的解决效果。但是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出,老师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局限性,致使很多问题的解决方式只有单一的一种;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很多学生的学习目标仅仅停留于正确解答题目,而缺少对多种解题方法的探索。另外老师长期不重视多种解题方法的教学探究,在实际课堂中未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启发和引导,长此以往会导致课堂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1.3课程压力较大

目前从我国的教育现状来看,应试教育仍然是一座大山。另外考虑到不同地区间,师资力量的分配不均匀,还有升学等问题,造成学生课程压力过大。例如很多学生除了学习正常的课程外,很多家长不顾学生自我感受,盲目为学生安排多种补习班和兴趣特长培训班。虽然从表面上看来,这种培养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其综合素养水平;但在更深层次上思考时可以发现,多样机能学习过程中精力不足,尤其在数学课堂中,这是一门强调创新的学科,如果长期被高压负荷,会导致学生无法集中精力去思考一下问题,因此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无法从多样化入手,降低学习效率。

2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多样化解决的途径

2.1提高教学创新能力

在提高教学创新能力方面,需要从师生两方面入手。对于学生而言,在教师日常授课中,需要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同时在解决过程中需要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尤其在课堂教授知识时,出现问题后老师需要为学生指导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通过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问题条理,然后让他们自主寻找解决方法。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应当多以引导为主,杜绝常规的灌输式教育方法,而教学的目的同样应当转变,不能以试卷得分为唯一标准,应当要求学生掌握更多的解决问题方法。例如在做课后习题时,老师应当有意识地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问题解答,解答完毕后将学生分成小组,然后在组内进行交流讨论,再将各自的解题思路以及方法进行阐述后,老师针对不同的解题方法针对性地进行讲解,通过分析和比较,帮助学生选择解题效率更高的方式。当然这一方式不仅仅局限于教材,应当从多角度入手,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问题,培养他们多样化解决问题的思维。

在老师方面需要加强他们对多样化解题的认知,因为当前仍然有很多老师保持着传统的教学方式,他们对于教学的优劣仅仅停留于对与错的评价中。可见老师如果缺乏对多样化解题思路的认知,这种思维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也会降低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积极应用一题多解的思路,也可以将多题进行串联,寻找共同的解答方案,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不仅仅可以掌握现有的知识,还能从丰富的解题途径中不断思考,从而挖掘出新知识。例如在鸡兔同笼的问题中,常规的教学方式可以通过最简单的设置未知数来解答,但是在应用多样化解题思维教学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区分已知条件的关联性,然后引导头和脚之间的差异来帮助学生理清这道问题的逻辑。或者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更改题目的方式改变解题思路,例如老师追问学生,如果所有的动物均为鸡或兔,那么头和脚的数量又是多少?在这种不同思路的引导下,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丰富多样的解决问题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2注重生活化教学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立足于生活基础之上。因为单纯地从数学这门课程来看,当前仍然有很多人认为它与生活间的联系较少,而这门课程之所以抽象,很大程度的原因是以往的教学工作中,老师缺乏课堂知识与生活间的联系,导致很多学生不认可数学重要性,因此在学习的思考上难以用心。可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学习知识的目的为应用于生活;同样在生活中,数学知识无处不在,如果让学生更好地自主去思考生活中现有的生活数学问题,这对于培养他们多样化解决问题的视角有极大帮助;因为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可以从生活实际入手,会让学生有更强的代入感。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以教材为基础,然后对教材知识进行拓展,并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为学生提供更加广泛的条件设定。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选择学生上学耗时最短的交通工具,老师给出不同线路公交车的行驶速度,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计算。另外还可以提出,给出固定的金钱和各种规定好重量的菜品,让学生思考,通过现有的金钱可以买到多少种菜?其实像这类源自生活的数学问题有很多,在老师教学时有必要将这些问题拿到课堂解决,虽然短期内可能无法取得显著效果,但是长此以往,很多学生会养成主动寻找问题的习惯,而且习惯问题的角度多从生活出发,这对于他们思维的拓展极有帮助。

2.3适当降低学习压力

在当前的小学学习中,很多学生的学习任务不堪重负,使之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这种情绪在长期压抑的过程中,不利于保持活跃的思维拓展;而且学生保持的高度紧张情绪,一方面对他们的生活造成压力,另外也可能导致他们出现厌学等负性情绪,长此以往,反而适得其反。由此可见,学习压力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直接影响,虽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改变家长对于学生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任务中可以通过优化教学方案,适当地为学生减轻学习压力。当然,在条件允许时老师应当主动与学生家属沟通,二者间达成一致,尽可能地体谅这一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给予他们充分的课余时间,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让他们自由健康地成长,在反射到学习工作中时,可以提升思维敏捷性,帮助小学生主动从不同角度对各类问题进行思考,探索多样的解决问题方案。

3结语

从整体来说,目前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中,如果需要帮助学生多样化的解决问题,最主要的应该革新以往的教学方式,老师应当以引导和启蒙的角度展开教学,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敏捷性。然后老师根据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结合他们的实际学习状况,制定多元化的解决问题方案,帮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丰富乐趣。最后在教学中需要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尽可能地降低小学生压力过大现状,使教学更加贴近于生活,从而培养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上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参考文献

[1] 董静.教师个人教学逻辑的建构研究——基于小学数学教师的个案分析[J].基础教育,2019(03):86-93.

[2] 钱建兵.理清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的有效性[J].教学与管理,2019(14):27-29.

[3] 吴小鸥,姚向云.小学数学估算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23):54-56.

[4] 于正军.小学生数学思维方法的有效迁移——以"分数除法的简单应用"为例[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6(02):52-54.

猜你喜欢
多样化解决问题小学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浅谈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多样化
物理复习课堂中复习内容的设计*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数学问题解答方法多样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