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态课堂理念下的项目教学法初探

2020-08-10 09:25宋祎然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15期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教学方法

摘 要 本文基于构建健康生态课堂的理念,通过对项目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浅析教学方法对于健康生态课堂的重要性。笔者通过对课堂生态结构的要素进行分析,探寻课堂生态的整体性、渗透性和滋养性的功能特征,借助项目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浅析教学方法对于构建健康生态课堂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健康生态课堂 项目教学法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1健康生态课堂

1.1课堂生态结构的要素

课堂生态学研究是采纳生态作为研究的视角和框架,将课堂教学视为一个生态系统,分析课堂生态系统内部不同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课堂生态因子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

教师、学生、课堂环境是课堂生态结构的三要素,其中教师、学生是教学两大主体,担负不同的教学主体角色,而课堂环境是一个多重概念,包含物质的、精神的丰富内容,既可以称之为课堂生态环境,也可称之为教室环境,甚至可以说是课堂氛围。

这三要素间的关系不是简单叠加,而是具有多维复杂的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教师和学生的称谓应对方的存在而存在。而教师和学生共同存在的空间概念称谓课堂环境,教学关系存在于课堂环境之中,并与课堂环境相互渗透。积极的师生关系会促进教学关系的发展,而积极的教学关系会渗透到课堂环境中;反过来,课堂环境亦可以渗透到教学关系,从而影响师生关系。这里提到的课堂环境,既指教室环境也指氛围,包括物质的和心理的。

1.2课堂生态的功能特征

1.2.1整体性

课堂生态三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各要素之间具有内在统一性。教师、学生与课堂环境相互影响,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师生之间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的相互影响,逐步构建健康的课堂生态环境。课堂生态环的平衡、和谐会促进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同时也会对教学产生良性影响。

1.2.2渗透性

课堂生态三大要素一直处于相互变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中,彼此之间只有不断地相互适应,才能彼此促进,彼此发展,形成生态课堂。如果教师采用了新的教学设备、或者采用了新的教学方法,学生必然需要有一个适应的阶段,而在适应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反馈,师生之间的共同探索和沟通都是一种相互渗透的过程。在相互渗透的过程中,逐漸达成双方的相互适应,逐步构建健康的生态课堂。

1.2.3滋养性

健康的课堂生态是有非常充足的滋养性的,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滋养着师生。健康的课堂生态,和谐的人际关系,融洽的班集体,平等自由的对话,丰富多样的知识,滋养着教师和学生的成长发展。生态课堂需要吸收自然生态、文明生态的雨露阳光,才能更加绿色、健康。

2健康生态课程理念下的项目教学法运用

项目教学法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设置若干“项目”,通过教师的引导,由学生自主进行知识学习、信息收集分析、设计方案、实施项目以及评价学习成果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以完成具体实践项目为学习目标,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实践性,实现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互换。

在笔者教授的《会计学原理》课程中,运用项目教学法引入综合案例,将整个课程由柠檬水的售卖计划、会计账务处理到最后的财务报表生成串联起来,每一章的会计知识点都可在学生自主经营设计的柠檬水售卖生意中得以运用,这样将单一的知识教学过程与事件过程相关联,使学生通过任务驱动、问题解决来领会知识的内涵和应用,同时扩展对深层次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即按“项目制定项目进行—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实施教学,最终实现由“知识点—具体业务—账目处理—财务报表生成”整个过程的完整学习。这一互逆过程既能让学生在具体任务驱动下学习关联知识,又能领会知识的应用价值,真正起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教学过程都发生了很大改变,对学生而言,他们要具备钻研的意识和能力,要能围绕问题主动地计划学习和解决问题;教师则要选取最优案例,不断地鼓励学生,及时调节教学进度, 形成与学生之间的相互适应、相互影响。项目教学法不同于传统的授课形式,必须在师生双方共同努力沟通的前提下进行,并不能单纯以老师讲授可以完成的。因此,师生在互动的情境下,自然而然的相互渗透,积极的相互渗透会促进师生关系良性有序的发展,更好的适应的构建健康的生态课堂。

3教学方法对于构建健康生态课堂的意义

健康课堂生态系统是一个以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为中心,实现教师、学生、课堂环境三要素动态平衡。课堂生态系统因教师和学生通过教与学的活动输人能量而形成,在教与学的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彼此适合度决定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能量流动。教学方法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恰当适宜的教学方法会促进三要素之间相互配合;而运用不当的教学方法则会成为课堂生态的干扰。

只有激发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活动,健康生态课堂才能形成;只有通过协调使教师教学一学生学习、学生学习一学生学习之间彼此适合,教师和学生输人到系统的能量才能够进人正常的运行秩序;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对于构建健康生态课堂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只有确保课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才能构建一个健康的课堂生态系统。

基金项目:课题项目:2019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改立项一般项目。

作者简介:宋祎然(1988-),女,汉族,山西太原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教育政策。

参考文献

[1] 徐慧敏,曹辉.课堂生态的内涵、功能与特征[J].教学与管理,2015(07):1-3.

[2] 孙芙蓉.健康课堂生态系统研究刍论[J].教育研究,2012,33(12):77-83.

[3] 徐朔.项目教学法的内涵、教育追求和教学特征[J].职业技术教育,2008,29(28):5-7.

[4] 孙芙蓉.试论课堂生态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J].教育研究,2011,32(12):59-63.

猜你喜欢
项目教学法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项目教学法在PLC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探析项目教学法在化工管路拆装实训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园林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课程中应用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