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秋丽
摘 要 如何将新颖、有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巧妙地融入幼儿课堂教学,让“非遗”这一种活态文化保护实现从幼儿抓起,已经成为校园创新教学理念和模式,补齐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短板”的一项有益尝试。笔者就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教学实践案例等浅谈如何让非遗传承进幼儿课堂。
关键词 幼儿教学;非遗传承;魅力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0-0040-01
传承、发展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传承好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社会共同责任,是当代人应尽义务,也是教书育人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不可逆的大趋势。
一、为何要让非遗走进校园
(一)对培养幼儿核心素养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以人为核心、以生活为载体的活态传承。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据,非遗教学对孩子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核心素养培育具有教育与文化传承需求,其资源丰富、表现形式多样,能激发幼儿对历史教育、信仰塑造、道德修养、文化认知、技艺传递等方面的学习兴趣。
(二)适合幼儿认知身心发展特点。学校是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居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人为核心的活态化传承方式和表现形式同现实生活差距性,对客观事物的接受要充分尊重幼儿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非遗教学认知、尝试、体验中挖掘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判断解决问题能力。
因此,笔者在教学中主要突出非遗手工艺品环境创设渲染,口袋图画书、弹奏古乐器、跳民族舞蹈以及通过视频欣赏传统戏曲教学,让幼儿以视觉感官对非遗有一个粗浅认知。在教学中着重引导动手参与、就近邀请非遗传承人进课堂展演以及非遗展馆参观,让幼儿在观察比较中粗浅掌握技艺,通过家园合作、亲子合作,比如元宵花灯画图、上色、粘贴制作,再到区角展示及主题墙面的布置,做到寓教于乐。
二、如何让非遗走进幼儿园
非遗走进幼儿园要将更多晦涩、固化、形式较为单一的非物质文化项目融于创新创意的故事、规律与趣味性课堂教学,让幼儿对灿烂的非遗文化由懵懂认知到深入了解,逐步树立起爱国爱乡情怀。教学中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非遗民俗融入德育工作和乡土教育。在每年传统的礼仪、节庆等民俗活动期间,教师可以将相关知识、典故、礼仪融入课堂介绍。例如,每年的春节为什么要贴春联呀?那是寄托着大家对新的一年美好希望。元宵节为什么“闹花灯”呢?老师可以制作PPT或者剪辑南京的秦淮河灯会,上海的豫园灯会等经典灯会现场视频,以视频图片形式教学展示,结合几种挂花灯传说,将这一传统习俗讲给孩子们听。
(二)非遗技艺融入各领域教学。如,在儿童语言表达方面,通过讲说、学、唱、演等方式,即讲解历史文化或非遗背后神秘而古老的故事、学习古人经典语言词句、唱出传统乐曲和山歌,结合亲子活动举办“我给爸爸妈妈讲个非遗故事”为载体,提高孩子们台上语言表达能力。在非遗文化传承融入美术教学方面,笔者通过京剧画脸谱、制作花灯描绘图案、用魔力沙精心制作各种模型图案等方式,并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生理特点,从小班到大班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习。
(三)非遗曲艺融入三大游戏和体育活动。儿童亲身体验式参与传统戏曲、曲艺的角色扮演,手把手传授传统手工艺制作,传统体育健身比赛和展演等,让他们感受优秀非物质文化项目的魅力和活力。因此,笔者在教学中通过改编京剧、昆曲等剧种的某一剧本,结合视频,让孩子们搭建古代建筑物,并穿上戏服轮流扮演其中角色,在唱、演中身临其境。
在非遗活动方面,笔者曾经在永安市小陶中心幼儿园任教期间,开展了民间特色的体育游戏,如舞龙、竹竿舞、踩高跷、挑扁担、踢毽子等等,让幼儿体验活动的乐趣。笔者所在的幼儿园注重民间体育游戏的传承和创新,让孩子们通过多方面探索民间游戏,如材料上的制作、玩法上的创新、游戏规则的改编让孩子们大胆尝试深入体验民间体育游戏。
(四)非遗基因融入环境创设和创新创意。非遗教学很重要的一项就是融入校园、班级环境创设,营造氛围;因地制宜不断创新改编、简化部分非遗项目,创意性融入现代生活元素,激发幼儿参与热情。笔者在大班的教室以中国风特色来布置,设置各个不同的区角。例如京剧,从戏服、脸谱、京剧投诉等道具,到演出场景布置,直至最后小朋友们参与体验国粹的各种角色扮演。在创意教学上,笔者曾经是以三明市(宁化、将乐等地)特色擂茶制作为主题创意,布置大米、花生、芝麻、绿豆、食盐、茶等原料销售区;用擂钵捣烂原材料成糊状这一食品加工区,由家长配合小孩动手完成;最后是冲温开水和匀,这一茶馆品尝体验区。与此同时,因擂茶制作有严格的材料数量搭配要求,在制作过程中可以融入数学的数数,制作一碗擂茶大概要数多少粒花生?冲泡的温开水用圆柱量杯量要多少升?让孩子们在体验非遗的同时学会数数和观察器皿数值。
应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幼儿课堂教学即是幼儿教学上的新颖探索又是传统育儿的一部分,需要教育工作者勤学苦练掌握专业知识,留心生活观察,找准文化传承与教育的结合点。同时,需要广大的幼儿家长有意識地培养孩子的乡音乡土文化情结,引导幼儿多体验式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感受祖国灿烂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