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媒体极大促进了各种信息、思想在当下中国年轻人中的广泛传播,主流文化和价值观遭受到巨大冲击。打造出满足青少年情感需求和心理特征的爱国主义作品,塑造积极健康的文化,是影视综艺生产的最重要主题之一。本文将通过几个成功的案例在媒体传播和宣传的有效成果,浅谈针对新时期青少年心理状态来创新爱国主义题材影视节目的途径。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价值观;文化自信
“关于西方式自由民主的幻想是一种恶性病毒,它会在意识形态免疫系统薄弱的地方肆虐。”这在去年不断升级的香港暴力事件中得到了印证。在那些破坏香港社会稳定的人群中有大量年轻人,甚至包括一些不满16周岁的学生。让我们不仅追问:是什么样的教育,让这些未成年的孩子冲到了暴力集会的第一线?
当一些正义言论在境外媒体遭到极端抗议者、乱港暴徒围攻时,同是年轻人的“饭圈女孩”、帝吧网友及广大海外留学生集体“出征”外网,“挺香港,反暴力,守护最好的‘阿中哥一用青春热血为中国加油。这让我们欣慰于祖国年轻一辈爱国者正在奋起的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在青少年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育穗期”,可塑性强,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因此在制作影视节目时应该符合他们的身心成长规律,用他们可以接受的、浸润式的方式,才能得到他们发自内心的认同和喜欢。
一、当下青少年心理状态
70后和80后或者亲身经历过艰苦岁月,或是从小在红色电影中耳濡目染中长大,红色基因仿佛已经融入血液中。但当今青少年并没有这段经历,他们无法对红色文化产生情感共鸣,由于一些主权过时、历史虚无主义等言论的干扰,部分人甚至缺乏对历史、对英雄的尊重,会根据一些场景“玩梗”、恶搞。如日前大火的短视频《后浪》中所说:“所有的知识、见识、智慧和艺术,像是专门为你们准备的礼物;科技繁荣、文化繁茂、城市繁华,现代文明的成果被层层打开,可以尽情地享用。”青少年享受的不仅是极大丰富的物质生活,也能够获取到极丰富的文化成果,然而因为太过丰富,缺乏理性和有力的指引,反而不知道如何取舍。他们不再轻易承认和相信主流和权威,轻信与怀疑、独立与依赖、丰富与空虚在精神世界中矛盾地并存着。但由《我和我的祖国》《中国诗词大会》《一堂好课》等影视和综艺节目在青少年中获高口碑可知,他们只是反感生硬填鸭式的说教,事实上并不缺乏主动了解历史的热情和途径,并且具备对优秀文化产品的鉴赏力,只是缺乏观察历史细节的某一个契机。我们需要的就是找到能够适应青少年审美的主流价值表达途径。
二、选择好的偶象,讲好中国英雄故事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不同历史时期会催生不同的榜样人物,对社会成员产生重大道德影响。而青少年具有崇拜和模仿英雄的特点,英雄榜样鲜活的事迹可以唤起青少年的道德认识和情感,从而激发道德行为,实现知行统一。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研究,小学五年级学生是崇拜榜样的高峰,初中二年级是喜欢偶像的高峰。以榜样作为节目制作资源,在青少年中传播爱国主义思想,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央视在去年9月1日推出的以“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就以其展现的偶像人物满满的正能量广受好評。
首先,这期主持人就是偶像极人物。董卿,美丽、知性、博学多才,从《中国诗词大会》到《朗读者》,以其赏心悦目的主持风格收获了大量粉丝:小撤,学生时代一路保送的学霸一枚,既能承包《今日说法》严谨,又是央视主持人大赛、“开讲啦”等节目的搞笑担当。他们高超的文化底蕴、主持功底、智商情商无不令众学子们心向往之。
第二,节目选材也源自偶像级人物。不仅有95岁高龄的白公馆脱险志士郭德贤、靠义肢登顶珠峰第一人夏伯渝、海口舰原副政委严冬、嫦娥四号总设计师孙泽洲和澳门濠江中学校长尤端阳,还有火爆全抖音的世界跳绳冠军上海高境第三中学三位初中生姜大礼、黄俊凯、金振宇组合:在沙盘微缩景观中进行“机器人限时救援比拼”的华南理工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团队,青少年观众对这些“同龄偶像”更有亲切感,他们取得的骄人成绩更能引发大家的共鸣和思索,成功的背后都是靠踏实的努力和无数汗水,在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少年中国的热血精神,非常值得青少年学习。
有的放矢方能事半功倍。我们必须要不断深入了解,当下青少年喜欢什么样的榜样。通过此次疫情,像钟南山、李兰娟这样的科学家和广大医护人员、解放军和警察等,一下子跃居青少年心中偶象前列。这是值得欣慰的。然而日前一度成为网上及线下热门话题的肖战粉丝与A03、bilibili、LOFTER等几个圈子用户大混战的“227事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媒体有责任以青少年喜爱的方式及时制作、推送各行各业具有杰出贡献和良好道德素养的榜样人物节目,将青少年对影视明星偶象的关注转移到精神内涵上,通过节目,不仅能够引发思索:要追什么样的“星”,更要思索: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三、打破“次元壁垒”,用好网络符号
在针对青少年获取榜样资源的渠道调查中发现:52.83%的学生选择来源于网络。“90后” “00后”已成为互联网用户群体中的中坚力量,他们在当下中国社会语境中的出场频次正逐渐提升。与前代相比,其间不仅仅是代沟和学识的差异,更因为生理的、心理的、角色和社会地位以及社会经历的不同,在行为和认识上产生了代际差距。传递价值观,就要真正进入青少年的世界,了解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源头,读懂他们的语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将互联网新媒体开放度高、互动性强、内容丰富等特点转化为自身优势,使之成为爱国主义教育更好的平台。
有这样一部“二次元”动画作品《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以下简称《那兔》),不仅在网络上受到了青少年网友的热捧,甚至得到了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紫光阁、国防部官微的推荐和催更。《那兔》动画改编自国内军迷漫画家逆光飞行所创作的同名军事题材漫画。它的受众起先是一部分军事迷(“军宅”)、动漫爱好者(“二次元宅”)等年轻网民,经过五季的播放,如今已经形成了整合成一个数目可观、声势浩大的“兔粉”群体。这部动画将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一些军事和外交的重大事件以Q版动物造型的形式展现出来,内容生动有趣但又不缺内涵,让观众笑中带泪地看完后还能有些许思考,给本来严肃的历史增添了许多趣味。它最成功之处,是能够让与网络、二次元、弹幕一起成长起来的青少年有机会也有兴趣去了解和感受先辈们走过的艰难路程。
《那兔》的主角是一群国家形象拟物化的“萌物”,比如代表中国的“兔子”,最早出自方言版“同志”,也是早期爱国网民之间互相的称呼,还有“素食和平、中规中矩、聪明机敏、不吃窝边草、急了也能蹬鹰”的意思:日本“脚盆鸡”是取了日语“Japan”的谐音;美国“鹰酱”不仅缘于其国鸟白头海雕,其中的“酱”则是流行多年的用于人称的网络词。其他还有苏联“毛熊”、德国“汉斯喵”、法国“高卢鸡”、印度“白象”等,其背后均蕴含着青少年深谙的网络流行文化。
这部片子以增加网络流行元素的方式拉近了历史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比如“节操,节操啊”“亲”“这样背后讲人家坏话你妈妈知道嘛”等网络流行语和梗文化的使用,在两国对战中,为了表现兔子的强大战斗力,设计了“武当兔”“少林兔”“超级赛亚兔”“孙悟空兔”,让熟悉二次元的观众们看了无不会心一笑。
《那兔》并不是一部普通的历史科普创作,在一定意义上来说,这部国产动画无疑就是“历史本身”,在充满趣味性的同时也兼具教育功能。很多网友称在看第一部时“从头到尾眼泪止不住”,当“志愿军兔”对着被冻死的战友说:“不要哭,眼泪会冻住。“观众们纷纷刷出“向前辈致敬”“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愿在种花家”等弹幕;当“踮脚兔”第一次登上美国舰艇时,大家刷出“刘华清将军,我们现在有辽宁号和山东号了!”当“歼八姬”抱住牺牲的“81192”时,网友们刷出“王伟烈士走好!”……如此的桥段不胜枚举。它打开了一扇窗,让青少年们主动地想去探究真正的历史,及历史背后那些感人的故事,爱国之情就这样在潜移默化中植入他们的心中。
结语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打造合格的爱国主义影视产品,归根结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因此在影视产品创作过程中,要尊重青少年心理状态,并从这一现实出发,将青少年多元化、碎片化的个人情感,引導构建为秩序性、连续性的家国情感,来强化他们的国家认同与文化自信,从而勉励年轻一代敢于担当重任,在不断学习、不断挑战、不断提高中将爱国之情化为报国之志、报国之行。
参考文献:
[1]温静.切实提升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针对性[N].中国教育报,2019-3-29.
[2]陈筱莉.虹色文化的网络传播困境及出路[J].新闻传播,2019年2月刊(下).
[3]孙云晓,国家级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经典课程[E].中国教育新闻网,2019-9-2.
[4]蔡旭仪,新时代如何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N].成都日报,2019-8-28.
[5]赵婕,崔欣伟,疫情中的“英雄”是青少年最好的榜样[J].教育家,2020年4月刊第2期.
【作者简介】余冬钰,黑龙江林业报社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