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
摘;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观要求班级管理者提高养成教育的重视意识,并把这种意识落到实处,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与正确观念的形成,从而使学生身心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笔者对小学生养成教育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进行阐述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生养成教育;价值取向;有效策略
养成教育是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自觉养成的良好习惯与品质,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与心理特征,道德认识比较肤浅,认知判断能力较弱,同时学生具有模仿心理,易受各种环境的影响,导致行为习惯与道德意识出现偏差,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养成教育是每个班级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班级管理者应加强小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視意识,发现目前养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行为策略促使学生形成文明的礼貌与良好行为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知情意行全面发展,本文笔者对小学生养成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与探究。
一、小学生养成教育中遇到的问题
1.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偏差
在学校中总会发现一些“问题”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多数原因是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造成的,导致学生产生不良的行为与偏激的价值观。如:父母对学生由于过分溺爱,对孩子的态度是有求必应,学生产生不劳而获的心理;在学校中产生自私行为,不与其他学生分享,而且造成自我的心理特征。部分学生的父母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往往忽视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导致学生对自身发展没有目标,认识不到生活的意义;有些父母对孩子要求片面,只是过分的重视孩子的成绩高低,而忽视孩子心理的需求,导致学生得不到理解与体谅,遇到问题也不知向谁诉说,逐渐产生自闭心理,与外界交流产生障碍;部分学生由于家庭不和,导致孩子缺少关爱与安全感,对外界呈现出冷漠孤僻的态度。
2.不良的社会现象影响了学生的价值观取向
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环境与网络环境中良莠不齐的信息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学生的价值观念,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念与思想观念形成的时期,积极的价值观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意识。如:集体主义价值、文明主义价值等,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导向,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践行正确的行为,使学生积极健康的发展。而随着网络信息的飞速发展,网络中一些片面消极的思想悄悄的影响学生的观念,学生由于判别意识较差,意识不坚定,容易被网络环境中的观念所影响,认为所看到的都是正确的,产生模仿行为,这不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3.学校教育者在养成教育中尴尬处境
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班级管理者往往忽视养成教育的实施,只是重视学生智育的发展。同时,学校内部机制的设定不适用全体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班级管理者的“批评”处在严不得也松不得的矛盾中。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学校的规则具有挑战意识,有时班级工作者以负责任的角度批评学生时,由于学生个性的驱使,有的学生心理无法承受,产生心理变化与叛逆心态,虽然教育者对部分学生以说服教育为主,但对部分学生不仅没用,反而刺激了学生的叛逆心理与挑战规则的心理,导致班级管理者处在“管也不对,不管也不对”的尴尬境地。
二、班主任在小学生养成教育中的对策
1.在与家庭沟通方面的策略
学校和家庭作为两个主要的教育场所,学校与家庭的有效沟通是学生德行养成的关键条件。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造成学生问题的出现是班级管理者需要关注的方面,班级管理者首先要产生重视意识,关注学生身心的变化,用敏锐的眼睛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学生产生不良行为的主要原因,有的放矢的进行养成教育的实施。然后立足于解决问题,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的表现状况,值得注意的是不能仅仅以成绩作为反馈的唯一标准,针对不同的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共同探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同时,定期开展家长会,设置一个主题,为家长与孩子创造一个沟通的平台,加强亲子间的关系。让学生通过自我汇报,让家长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在班级管理者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下,促使学生养成健全人格。
2.在面对社会现象的负面影响方面的策略
不良的社会现象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小觑的。班级管理者及时发现社会哪些负面现象对学生造成的影响,并加强德育教育。如:定期组织学生对网络热点进行讨论,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引导学生对社会现象的产生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使学生产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对学生心理健康与行为习惯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或者定期进行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建立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并形成文明的行为习惯,为今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3.学校教育方面的策略
班级管理者作为养成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学生具有向师性,班级管理者言传身教,不断的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所以,学校首先需要加强对班级管理者对养成教育重视程度的认识,提高班级管理者的文化素养与德育观念。其次,定期组织全体学生观看教育影片,如:《和你在一起》,以微小情感的带入,让学生具有代入感,体现亲情,树立正确的亲情观念;《阿甘正传》,使学生在阿甘的身上看到了生命的执着、坚定的信念与优秀可贵的品质。再次,在教室、走廊张贴名人名言或者人物事迹,营造正确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榜样的力量,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并且,学校建立有效、灵活、健全的约束机制,使班级管理者摆脱尴尬的处境,从而促使教书与育人达到有机的结合。
综上所述,处在小学起始阶段的学生是良好行为形成的基础阶段,学生良好行为与习惯的教育是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学生不仅需要吸取科学文化知识,而且更需要加强德行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这一要求给班级管理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班级管理者需不断的提高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视程度。考虑到养成教育影响的多方面因素,要求班级管理者不断的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寻找对策,并积极加强与家庭的沟通,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优秀的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变玲.小学生养成教育的现状及策略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4):100-100.
[2]王清平.我国小学养成教育的实践模式及其思考[J].教育导刊,2009(5):33-35.
[3]王明,李冰清.简述如何加强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J].新课程(上),2015(12):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