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洁 王艳
摘;要:小学是人生教育的基础阶段,传统文化作为我国的民族之魂,是学生成长重要的精神滋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教育教学,能够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促使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塑造健全人格,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关键词:传统文化;精神滋养;小学教育;实施途径;文化自信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由此可见,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有多么的重要!因此,开展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日常生活,是学校教育推动社会精神文明进程的当务之急。
一、社会大环境目前存在的严重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外来文化的不断涌入,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冲击,正在一步一步地流失,面临着失传的危机。保护和传承并发展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华夏儿女的神圣使命与职责。所以,在小学教育中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是学校教育的一大重要课题。
现如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寄生生活,家长对其溺爱包办都变得理所当然。久而久之,孩子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美德逐渐淡化。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孩子爱吃的是 “肯德基”“麦当劳”;手里的玩具大多是芭比娃娃、奥特曼;他们都知道“圣诞节”“万圣节”,但很少知道“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是哪一天;知道圣诞老人和魔法棒,却不知道“春节”和“中秋节”究竟有什么内涵。孩子们对身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更谈不上继承和发展。特别是有些孩子的“反哺”“宽容”“感恩”等美德教育的缺失,导致其人生观和价值观严重扭曲的现象比比皆是。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教育的必要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有生命力的瑰宝,是中国精神文明的象征。千百年来,就已经成了我们民族精神约定俗成的教科书,民族素质的滋养剂。其蕴含的美德及丰富内涵影响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而地处我们泰安市的“五岳之首”泰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孕育产生了以“埋头苦干、勇挑重担、永不懈怠、一往无前”为核心原旨的泰山“挑山工”精神。泰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灿烂东方文化的缩影。泰安市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借助我们泰安传统文化的优势,依托学校主阵地,认真推进三级课程建设,不断探索研究少年儿童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教育各学科各环节,坚持“立德树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次,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启蒙教育,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势在必行。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教育的实施途径与策略
诵读优秀传统的经典古诗文,让民族精神的血液在一代又一代人身上流淌,是激活传统、继往开来的有力之举。我校充分利用学校教育平台,以养成教育为途径,以主题活动为载体,探索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教育教学的有效途径与策略。对收集的传统文化资料进行分析,择其精华,让学生亲身体验与感悟,促使学生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为“立德树人”打下坚实的根基。
1.以“中国传统文化诵读”为主线,梳理适合学生诵读的国学经典,汲取传统文化的德育精华。
(1)选择适合的诵读内容。根据孩子的年龄以及身心发展特点,我校建立起经典诵读实施体系,制定了各学段的诵读目标,如:低年级背诵节选的《三字经》《弟子规》等启蒙读物;中年级诵读《唐诗三百首》和《宋词》名篇;高年级背诵《论语》和《诗经》读本。同时,教师结合语文实践,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融合德育教育,为同学们成长为人格健全的人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2)安排合理的诵读时间。每天利用晨读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读。如采用男、女生或小队赛读,开火车或创设情景的方式进行诵读,学生兴致盎然;课后及时温习,每天利用亲子阅读时间背诵或与家長交流所诵内容,以强化诵读效果;最后用试卷的形式,检验学生掌握情况,真正把诵读工作落到实处,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2.充分利用主题活动及综合实践活动,弘扬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用周一升国旗、校园广播站、班会课、多媒体课件展示,使学生知道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是中国的特色节日,还从媒体宣传、教师讲解、生生交流互动中体验到传统节日的深层内涵及作用。开展经典诵读展示、语文素养大赛、书画展、“小百灵”“小画家”“小小书法家”评选,农大关工委“五老”报告团主题报告会以及文化藏品展等各类综合实践,为学生提供学习平台,使学生获得思维、能力等素养的提升,从而加深对传统文化丰富内涵的理解。
3.“重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学校经常在重大节日开展以“感恩伴我行”为主题的课外实践活动,渗透感恩教育,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传承感恩。坚持每月一主题的德育活动,利用宣传栏、广播站和电子屏以及每月的评优活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评出同学们心中的“美德小达人”“文明礼仪小标兵”等“小贤人”。让同学们学有榜样,激励他们“见贤思齐”。
4.加强学科渗透,学习《泰山文化读本》,通过“读”泰山、“写”泰山、“画”泰山、“颂”泰山,了解泰山文化,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利用语文、美术、音乐、体育和写字等学科教学,结合陶笛、葫芦丝、国画、剪纸、书法等特色课程,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诵读国学经典,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从而震撼他们的心灵。践行“言必信,行必果”,懂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做到“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想报”,理解“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危害,明白“反哺”并身体力行,学会感恩……力争做新时代弘扬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