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以问题为中心”教学的意义及策略

2020-08-09 08:41吴舒韵
考试周刊 2020年66期
关键词:探究性阅读小学语文

摘 要:随着中国教育改革事业的大力推进,人们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工作逐渐投入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而“以问题为中心”是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学生探究“主问题”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最终的教学成果是否达到理想的目标。教师应该做好课前“主问题”的预设,弄清其真正的意义和有效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性阅读的内涵所在,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以问题为中心;探究性;阅读;意义与策略

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主要是指教师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不断地引导每个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或者是小组合作学习时可以及时地发现问题、整理问题并解决问题,最终养成一种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和习惯,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师语文综合素养的一种模式。而“以问题为中心”就是教师根据课程的安排,提前规划、设计、安排预设的,可以更好地辅助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通过课前预设的“主问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探究性学习,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预设“主问题”的意义分析

(一)阅读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更多是一种“填鸭式”模式,教师占据课堂主导位置,学生一味地接受知识,最终的课堂效率并不是非常理想。而通过预设“主问题”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发挥出问题教学法的优势,引导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知识的探索,探究阅读的内容,独立思考问题,理解所学知识。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听、说、读、写、思”等每个环节中都能够自主地进行阅读,表達自己的想法,探究出不同的学习火花。通过“主问题”的解答可以提高探究性阅读的效率,最终达到较理想的阅读效果。

(二)实现了教学内容的整合

通过预设精炼的“主问题”可以有效地将一些零散的学习内容、学习资料以及学习活动等有机地结合到一起,这样就可以让整个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具有特色,让每个教学环节都变得更加具有关联性,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就有效地实现了教学内容的整合,帮助学生实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系统化整合,理清知识的架构,促进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充分地发挥出双主作用

预设“主问题”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发挥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双主”作用,促进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教师利用预设“主问题”可以成为学生探究性阅读过程中的引导者、组织者、调控者以及评价者,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预设的“主问题”进行独立的探索、独立思考以及彼此交流学习,让学生的探究变得更加丰富,学习热情更加高涨。

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预设“以问题为中心”的相关策略

(一)把控“主问题”准度,体系探究阅读的真实价值

1. 预设“主问题”要准确地指向新课标的要求标准,对于教科书中设置的精读和略读两种文章,教师要进行一定的把控,特别是精读课文要让学生能够了解文章的思路,体会作者的意图和情感,初步地掌握文章内容;而对于略读文章则只需掌握大概意思即可。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新课改标准,结合教学目标预设“主问题”,如在《祖父的园子》一课中,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预设“主问题”:一个是“我”在祖父的园子内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这种心情是怎么表达的?另一个是“我”对于祖父的园子为什么产生一种久久不能忘的情感?然后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作者的表达模式写一段类似的情境表达或者畅想。这种“主问题”能够帮助学生更富有情趣和挑战地去阅读课文,挖掘其童年趣事和作者进行对比,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认知作者阐述的内容。

2. 预设“主问题”要准确地指向学生的认知水平,这一方面要求教师在进行“主问题”预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状况,不能将其预设得太深,导致很多学生都无法解答,预设得太浅又失去了意义。如在学习《草船借箭》时,教师可以预设“文章中诸葛亮说话内容只有一处描写的是笑着说的,为什么这样设置?”,教师这种“主问题”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索性阅读兴趣,深入地去分析诸葛亮一共说了几句话,哪句是笑着说的,为什么这样设置?激发学生基于课文阅读,外在思考想象,思考对话场景,当时可能发生的情景,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3. 预设“主问题”要更加准确地指向文章核心部分教师预设的“主问题”要结合学生的状况,让其成为学生成长的动力,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如在学习《詹天佑》一课时,教师可以对课文的核心价值进行研究,注重人物的特点、典型特色等表达方式。预设“主问题”可以是:“如果你是(  ),那么你将会(  )”,然后让每个学生都思考一下,在纸上写上学生的假设,待会大家一起讨论分享;或者让学生思考如果你是报纸主编,你会用什么样的报道来阐述詹天佑的事迹;或者如果你是詹天佑,那么你将如何说服其他人员等等。这些“主问题”都可以在基于课文核心价值的基础上,扩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提炼

其语言组织能力,从而提高其技能。

(二)把控“主问题”视角,引导探究阅读的方向

对于预设“主问题”的视角选择非常重要,对于不同题材的文章,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相同视角也可以选择不同视角进行预设“主问题”。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视角进行预设。

1. 作者视角

任何文章的作者都是带有一定的意图去创作的,教师要从作者的视角去预设“主问题”,这样就能够有效地突破传统教学的难点和重点部分,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品味课文内涵。如在《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中,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对于景色的描写,语言整体精炼、简短,但是给人一种心驰神往的感觉。教师可以在预设“主问题”时,从以下两个视角出发:首先是作者在表达圆明园昔日辉煌时是如何选择典型进行描述的?其次是作者的意图是为了描写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却花费了大量的篇幅对其昔日的辉煌进行描述?这样的设置可用更好地帮助学生注重对作者意图表达视角,在探究性阅读过程中不断体会到作者的意图,而且也引发强烈的爱国热情,从而和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2. 读者视角

对于任何课文来说,教师和学生都是首先站在读者的视角进行分析。因此,就可能导致课文中多少会存在一些内容是读者不确定的部分或者是忽略的“空白点”。这些就是教师在预设“主问题”时的立足点和关注点,教师在预设“主问题”时要有针对性地解读。

3. 编者视角

小学语文课本是编者根据新课改要求的标准,同时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编写的。因此,其具有自己独特的编写特色和编排标准。教师要对此进行深入地研究和分析,弄清整个编写的意图,基于此从编者的视角去预设“主问题”。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两篇文章中都描述了送好友离别时的情感,教师可以从编者的视角去预设“主问题”:这两首送别诗放在一起有什么意图?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样的“主问题”可以促进学生在自主阅读时深入地研究两者的异同,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品鉴能力。

(三)把控“主问题”深度,发掘学生探究性阅读思维

把控预设“主问题”的深度,充分地发掘学生探究性阅读思维,主要涵盖以下两个方面:首先,预设“主问题”要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理解性阅读,探究性阅读就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领会和把握文章阅读能力,对内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知。因此,预设“主问题”要考虑学生对于知识和经验的积累,结合新问题、新信息以及新课文,促进学生加强对于文章的理解、判断,提高思维活动,发掘其探究性阅读思维,从而把控文章的内在和外在联系。其次,预设“主问题”要考虑深度,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教师在进行引导时,要考虑学生的一些独特体验、感受以及理解认知的不同,从多个角度、多创意地去引导学生阅读,从而有效地提高阅读的质量。

(四)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合理设置语文作业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需求,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实践工作,对于教师来说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教师不再是以往课堂上的主导者,一味地进行“填鸭式”教学活动,而是要逐渐地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引导者,明确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这种地位的转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必须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另外,教师还应该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和其生活联系,产生一定的共鸣。同时教师还应该对传统的课后语文作业布置环节不断优化改善,更多体现“以问题为中心”教学理念的实践和探索。语文课后作业是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合理的设置作业,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巩固课堂知识,而且也可以帮助他们积极去探索新知识,从而使其产生对语文的热爱。语文属于一种特殊的学科,其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要考虑更多的“问题”作为课后作业,来实现课堂教学工作的延伸。

三、 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要严格把控好预设“主问题”的意义和策略,这对于探究性阅读教学将起到关键性作用,能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对于课文的立体、整体感受,还可以让课堂变得更加具有开放性,让教学工作效率更高,教学质量更加理想。另一方面预设“主问题”对于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和标准,需要教师能够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在个人执行力和引导力方面都需要不断加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

参考文献:

[1]吴晓玲.探究性阅读教学“主问题”预设意义与策略: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为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9):55-58.

[2]张卓.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

[3]吴书勤.浅谈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9(5):116+126.

[4]張晶.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现存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9(23):74.

[5]王洪秀.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9.

作者简介:吴舒韵,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平和县大溪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探究性阅读小学语文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