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莲 曾呈进
(1.厦门双十中学,福建 厦门 361009;2.福建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 350025)
地理实践力是指运用地理工具进行地理模拟实验与演示、观察与测量、野外考察与社会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其主要表现为能够收集和处理各种地理信息,并能发现地理问题,解决问题;能够独立或合作设计地理实践活动的方案和计划;能够进行野外考察和调查;能用地理眼光观察、欣赏和描绘地理环境等。[1]
笔者以新课程标准要求“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为例,带领学生到厦门万石植物园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学生考察前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掌握植物地理野外观察的一般方法及群落调查的基本方法,并在考察地通过实地调查,验证所学内容并提升拓展,思考人类活动对植物的影响,认识到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本次野外考察活动教学的地点选择在厦门市万石植物园,该公园位于福建省厦门岛东南,占地4.93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第一个植物园,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建园至今,厦门植物园引种、收集数千种植物,建成了沙生植物区、雨林植物世界等15 个专类园区。其中雨林世界占地约16 公顷,雨林世界里有典型的雨林植被,真实模拟热带雨林的植被突出特征。而占地面积4 万平方米沙生植物区是植物园的网红,它栽培各类沙生植物1200 余种,是中国最大的仙人掌园,室外展区模拟沙地环境,大规模种植仙人掌植物。公园就处在市内,交通便利,考察活动开展难度低且安全隐患小,且课程资源(热带雨林、沙生植物区)典型。学生对该区域较为熟悉,有助于提高对地理环境认知的敏感度与科学探究的意识。
根据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对野外实践课程进行跨学科设计,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植物形态及群落类型特征的实地调查,掌握植物地理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并能推理分析自然环境对植物形态的影响,学会绘制简单的植物外貌形态并进行对比,验证和巩固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学会在野外对当地植被进行观察、识别、描述,实现学生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
1.提前与相关部门申报并协调,通过提前踩点,明确考察重点对象—热带雨林区及沙生植物区,并科学规划路线,了解天气状况,对出行及考察过程进行风险评估。2.分发自主学习材料(野外植物群落调查一般方法,抽样选择方法及生物地理学科学科交叉知识等),并对学生进行分组,落实分工,明确考察任务及评价方法,进行安全与纪律教育。3.考察物品准备:手机(指南针APP)、相机、卷尺、自主学习笔记、记录本、彩笔、铅笔、橡皮、小刀、资料袋等。
1.确定考察路线表,明确主要考察对象所在区域。要求以小组为活动单位。2.野外授课过程。(1)对沿途植物进行形态观察方法教学,巩固自主学习材料相关内容。(2)对预先选定区域,进行野外群落调查的示范,增强野外调查活动的有效性。
针对两处考察区域,分组进行限时调查,小组分工协作,完成相应的调查报告。调查内容如下:
1.热带雨林区
(1)完成表格(表1)
表1
(2)拍摄热带雨林中的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二例,并说明具体关系。(表2)
表2
(3)小组自主选择一处样方,对热带雨林区进行植物群落调查,填写植物群落野外样地记录总表(表3 为简化表)
表3
2.沙生植物区
(1)阅读学习资料中猴面包树的分布图,观察多肉植物区的猴面包树与原产地特征有何异同点,结合生存环境差异,分析其原因。(2)观察多肉植物区的植物叶片与热带雨林区植物叶、茎、根存在哪些差异,拍照或绘制其特有特征,并推理其自然成因。
以小组形式展示各组野外调查作业,对各组作业进行描述的内容及推理原因进行讨论并规范表达,对所调查的内容进行规律总结,对同组伙伴进行不同角度评价,并提出新的学习项目:“若在寒带发现一新物种,该物种可能具备的特征有哪些?”进行衍生提升,强化对植物形态与环境关系的认知。
在厦门植物园野外调查的过程中,调查活动设计项目及路线设计较为合理,通过对植物及群落的观察、识别、描述,帮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掌握野外考察的一般方法,深刻认识植物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及时巩固相关理论知识,并学会用跨学科的理念来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实现评价模式的多样化,实现了课标的基本要求,较好锻炼了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在野外调查实践活动设计过程中,对于组织者而言,需要熟悉并能充分利用身边的乡土情境,深入思考设计并开展高效安全的活动课程,对教师的活动组织能力,课程整合能力、自身的学科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期待通过不同的实践项目的开展,反向促进教师学会自我成长、团队协作,实现师生学科素养的共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