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需求为导向,打造行业特色一流强校
——访中国计量大学校长宋明顺

2020-08-08 08:27罗建平
大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智库计量办学

记者 郭 瑞 罗建平

行业特色型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推动行业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计量大学作为一所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在其办学实践中,在计量、标准、质量、市场监管和检验检疫领域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学科基础、集群优势及鲜明的办学特色。作为其掌舵人的宋明顺校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质量管理和标准化工程,兼任国际标准化组织电子商务交易保障技术委员会(ISO/TC321)主席、第四届标准化教育国际合作委员会(ICES)主席、国家计量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质量奖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计量测试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省质量协会会长等社会职务;在长期的研究和实践中,他逐渐形成了具有质检特色的标准化与质量管理研究体系,并在第30 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大会上,荣获首届标准化高等教育奖,成为ISO 160 多个成员国家中唯一获奖者,在标准化、质量管理和计量管理的理论研究、实践应用、人才培养等方面为全国的标准质量事业和浙江省质量事业做出了较突出的贡献。因此,本期“高端访谈”栏目由特约记者郭瑞和本刊记者罗建平对中国计量大学宋明顺校长进行了专访,以飨读者。

中国计量大学校长 宋明顺

●行业特色型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推动行业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面对高等教育转型发展时期,行业特色型大学要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找到新方位,在服务行业发展中承担新使命,在高等教育改革中展现新作为。

●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发展历程能很好地印证“因行业需求而生,因行业发展而兴”这样一句话。

《大学》:宋校长您好!行业特色型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推动行业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新时代,行业特色型大学面对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该如何进一步彰显行业办学的特色与优势?

宋明顺校长(以下简称宋校长):步入新时代,我国的行业特色型大学在面对高等教育转型发展时要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找到新方位,在服务行业发展中承担新使命,在高等教育改革中展现新作为。以特色办学服务行业发展,走特色化、个性化、创新型的发展道路。

第一,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行业亟需领域,做强做大优势特色学科。对于行业特色型大学而言,服务需求和特色办学是立校之本,也是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基本路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都要紧紧把握本校特色,根据国家、区域和行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不断完善学科专业体系,以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为核心形成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中国计量大学来说,它的诞生正是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满足教育事业对计量科技人才的迫切需求,它的发展始终与改革开放同向同行。正如聂荣臻元帅所言:“科技要发展,计量须先行。”

第二,重视与依托行业紧密相关的战略性科学前沿,构建行业科技创新平台。行业的发展方向就是对学校特色学科发展的引领,学校只有积极主动融入行业的战略前沿研究,才能更好引领和服务行业亟需领域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第三,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行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行业领军人才。行业特色型大学有着与行业内官产学研用各主体紧密融入的先天优势,应加强具有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试验区建设,积极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专业体系,打造一批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名师名课、特色教材、人才培养基地,为高层次行业特色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中国计量大学作为一所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秉持着“计量立校、标准立人、质量立业”的办学理念,继续坚持内涵发展,提高综合办学实力,立足浙江,服务全国,成为国家计量、标准、质量等市场监管领域高素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主要基地,学校的发展历程很好地印证了“因行业需求而生,因行业发展而兴”这样一句话。

●作为一所行业特色型大学,应更好地根据办学历史和传统、发挥特色和优势,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在与行业、产业的互动发展中,不断丰富教育资源来源渠道,坚持依托行业,围绕特色,构建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打造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形成自身的比较优势,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找到目标方位、实现价值追求。

●高校特色办学要依靠特色师资,并落脚于特色人才培养。行业特色型大学应着力构建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提高学科、科研、社会服务对人才培养的贡献度。

《大学》:学科专业是行业特色型大学促发展、提质量的关键,您认为,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在特色学科专业方面有何优势?

宋校长:在高校办学同质化的形势下,特色办学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走特色化、个性化、创新型的发展道路,是大学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发展战略选择。特色的学科专业是院校特色办学的集中体现和重要载体,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更是建设一流高校的重要基础。作为一所行业特色型大学,应更好地根据办学历史和传统、发挥特色和优势,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在与行业、产业的互动发展中,不断丰富教育资源来源渠道,坚持依托行业,围绕特色,构建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打造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形成自身的比较优势,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找到目标方位、实现价值追求。对于中国计量大学来说,虽只有41年的校史,但却是全国计量、标准、质量、市场监管和检验检疫领域唯一的本科院校,也是国际上唯一以计量命名的本科院校。学校在其办学实践中,在计量、标准、质量、市场监管和检验检疫领域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学科基础、集群优势及鲜明办学特色。多年来,学校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学校一定要培养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质量管理等领域的专业人才,以富有特色的教育服务全国和浙江省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嘱托,秉持“计量立校、标准立人、质量立业”的办学理念,以富有特色的教育服务全国和浙江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国内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建有计量测试工程学院、质量与安全工程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标准化学院等特色学院,构建了以仪器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为主体的计量检测学科专业群和以管理科学与工程为主体的质量标准学科专业群,搭建了计量、标准、质量完整的学科专业体系,尤其在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光电检测技术及仪器、质量管理与标准化工程等学科方向具有显著优势,在国内高校中具有唯一性。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仪器科学与技术排名全省第一,光学工程排名省属高校第一,管理科学与工程排名省属高校并列第一。在特色专业上,学校建有测控技术与仪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质量管理工程等国家一流专业,率先创办质量管理工程、标准化工程等特色本科专业,具有鲜明办学特色。

在本科教育基础上,学校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成为国家计量、标准、质量等市场监管领域高素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主要基地。学校研发的光纤拉曼温度传感技术、抗生素检测试剂、功率型高频宽温低功耗软磁铁氧体关键技术、重大地质灾害传感技术、半导体照明及测试、微颗粒和微流体等技术,在国内各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形成了以优势学科为引领、辐射带动学科整体水平提升,实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科体系既“优”且“特”的发展目标。

在今年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中,学校发挥计量检测特色优势,利用RT-PCR-荧光法等实现了新冠病毒快速检测,相关试剂盒已应用于复工企业员工的健康监测;开展各类红外测温仪校准检定工作,起草《医用电子体温计检定规程》,确保各类测温仪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疫情防控提供技术保障。学校有非常多的教师和校友们正在为疫情防控工作而奋战,他们以精湛的专业水平,保障一线计量仪器的检定校准,助力重点领域高质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据不完全统计,有7,000 多名在计量系统工作的中国计量大学毕业生参与了防疫计量保障工作。

《大学》:学科建设的核心是人才培养、学术团队、科研创新“三位一体”,那么,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在特色人才培养和特色师资培训方面有何举措与创新?

宋校长:高校特色办学要依靠特色师资,并落脚于特色人才培养。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应着力构建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提高学科、科研、社会服务对人才培养的贡献度。以中国计量大学为例,学校秉承“精思国计、细量民生”的校训,致力培养具有“牢固质量观念、明确标准意识、突出计量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构建“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我们希望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富有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是能引领和支撑市场监管领域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人才和领军人才。

在特色人才培养方面,主要的举措包括:一是实施以“培养质检特色人才,强化质检培养特色”为主要内涵的质检特色人才培养计划;二是遵循“特色专业精品化、通用专业特色化”的原则,做强特色专业、强化专业特色,打造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本科专业体系;三是做精质检特色课程,树立课程品牌,以“传感器技术”“质量管理学”等国家精品课程为引领,打造一批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名师名课,提升学校人才培养的行业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四是推进质检特色教材建设、强化教材特色体现;五是推动一批专业建立与质检行业特色、龙头企业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促进更多学生在质检行业或质检特色岗位就业奠定基础。建校以来,学校培养了10万余名计量、质量、标准等领域专业人才,一大批毕业生走上科技、计量、质量、标准等领导岗位或成为单位骨干,特别是在航天、航空、舰船、核能、兵器等国之重器研制中凸显风采,有7 人次获国家科技奖。

在特色师资培养方面,我们也有一套做法:一是实施“质检特色师资培养计划”。我们充分挖掘质检行业的优质资源,建设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等为主的质检系统战略性伙伴合作基地,每年有计划选派15-20 名左右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进行为期12 个月的访问、合作研究、挂职锻炼等,积极参与国家技术标准战略、计量基础标准研究,提高教师与行业的契合度和交互能力。二是实施教师出国(境)研修“翔宇计划”。资助教师赴国际知名的质检机构,如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PTB)、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等进行为期6 个月以上的访学研修,提升教师质检领域研究的国际化视野。三是坚持“科技质检”需求导向,主动申报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NQI) 专项项目、国家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重点科研项目研究,进一步强化学校计量、标准、质量、检验检疫的科研特色与优势,重点建设若干个达到全国一流水平的质检特色科研团队,培养一批发展潜力大、质检特色鲜明的骨干青年科研人员。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深化协同育人,是适应新时代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对人才的新需要。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要结合办学优势与学科特色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协同育人,强化与相关产业融合互动,优化人才培养方式,培养具有牢固观念、明确意识和较强能力的创新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

《大学》:产教融合与科教融合是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您认为,作为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在这方面应如何推进?

宋校长:近年来,为持续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改革,国家连续出台一系列纲领性文件。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中央深改委又审议通过了《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战略性举措。行业特色型大学特别是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深化协同育人,是适应新时代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对人才的新需要,应结合办学优势与学科特色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协同育人,强化与相关产业融合互动,优化人才培养方式,培养具有牢固观念、明确意识和较强专业能力的创新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

在推进产教融合方面,中国计量大学的主要做法有:一是与行业知名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学生按照学校培养计划安排,在规定时间段进入企业实习,取得证书或完成培训课时量。二是成立以企业命名的教学班,把课程设计和生产实习组合为一个实习单元,与企业合作开展职业技能与态度、人际交往技能、工程师的角色与职责、工程系统设计和运作等方面的培训。三是建立校企联合实验室,企业工程师和学校教师共同组成指导教师组,学员在规定时间段进入实验室开展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四是设立以企业命名的奖学金。五是改革教学模式,建立以“企业讲师和企业顾问的讲座+企业讲师和学校教授的理论授课+联合实验室的上机实习+实践教育基地的实习”的稳定的教学模式。六是建立专兼结合的指导教师队伍,选送青年教师进入实践基地学习和培训,增加企业方的培训工程师,形成稳定的师资培训基地。

“海克斯康班”模式是学校在深化产教融合方面卓有成效的一个典型案例。学校从2007年开始与全球几何量测量领域的龙头企业——海克斯康测量技术有限公司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开办了“海克斯康班”,开展了“3+1”人才联合培养、实验室共建、师资互聘、定向奖学金、生产和就业实训、计量技能培训等多方面的深度合作,该模式入选教育部2009年产学研合作十大推荐案例。学校依托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中心、产业联盟、工业设计研究院、科技特派员“五位一体”推进科教融合,积极落实“高教强省”战略。大学科技园被科技部、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累计孵化企业超300 家,产值超20 亿;在省内建立高校产学研联盟、产业技术联盟、技术转移中心、工业设计研究院等产学研机构28 个,开展横向服务近2,300 项,累计实现经济效益超100 亿;积极派驻工业特派员、科技特派员支持金华、丽水、嘉兴等地方建设,涌现出一批“扶智”“富农”的先进典型。学校每年与企事业单位签订的500 余项横向项目中,涉及计量、测量、标准、质量、检验检测等行业相关技术领域项目占80%。

高等学校的初心和使命就是培养人才、创新技术、服务社会。学校培养的学生是不是企业发展急需的人才,创新的技术有没有为企业发展解决关键的技术问题,能不能为企业发展带来真正的效益,提供的服务是不是真正帮助基层解决了实际困难,有没有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都要放到经济社会发展这个主战场上去检验,这也应是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凝聚的共识。

●行业高校智库作为中国特色智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价值即在于要依托高校的行业特色,自觉区别于一般社会智库和普通高校智库。因此,行业高校特别是高水平行业高校智库更要以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重点围绕与特色行业相关的产业发展、改革等领域展开研究。

《大学》:高校智库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是如何推进市场监管领域的智库建设的?

宋校长: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高校智库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对高校智库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要不断推进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充分发挥高校智库战略研究、政策建言、人才培养、舆论引导、公共外交的重要功能,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持。如何发挥智库功能,为市场监管领域做好社会服务,如何实现智库建设成果反哺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从而推动高校智库和学校建设、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大学特别是行业特色型大学一直在探索。

行业高校智库作为中国特色智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价值即在于要依托高校的行业特色,自觉区别于一般社会智库和普通高校智库。因此,行业高校特别是高水平行业高校智库更要以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重点围绕与特色行业相关的产业发展、改革等领域展开研究。以中国计量大学为例,围绕市场监管领域建设了多项智库平台和合作基地,比如,建设浙江省标准信息与质量安全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和知识产权学院、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产业发展政策研究中心、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管理协同创新中心,同时还承担了国家标准化教育培训基地、“国家计量法治研究基地”的培训工作。学校还组建成立了以质量、标准化、品牌、知识产权管理为研究特色的校级开放性研究机构“质量发展研究院”、中国标准化战略研究院等。

2018年,学校牵头成立“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深度开展标准化教育国际领域交流合作,为标准化事业发展提供研究和人才支撑。依托联盟,学校与布拉格金融管理大学共建标准化特色孔子学院,成立中东欧研究院、中东欧联盟和浙江捷克人文交流中心等,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同年,学校获批建设浙江省新型高校智库“质量发展法治保障研究中心”。

行业特色高校的一个普遍特征是拥有所属行业领域的特殊优势,因此,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的智库建设要立足于对行业领域的战略性研究,依赖对所在行业领域基础理论的前瞻性洞察。当前,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正如火如荼,高水平行业高校智库应该明确自身在国家智库体系中的角色和职责,整合好校内外的相关资源,加快建设成为为国家关键性行业发展出谋划策的高水平智库。

●教育国际化是大势所趋,是改革开放中“开放”的应有之义。在推进国际化办学中,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应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和行业的发展需要,凝练办学特色,坚持走特色鲜明的国际化办学之路。

《大学》:在国际标准化教育合作方面,您是如何看待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教育国际化的?

宋校长:教育国际化是大势所趋,是改革开放中“开放”的应有之义。高等教育国际化为培养当代新型国际化人才创造了优越的资源与环境,为学术创新以及文化传承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为高等教育自身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支撑,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意义深远。作为促进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的两种重要战略,特色办学和国际化办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特色办学提升了学校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为国际化办学奠定了基础;国际化办学可以为学校特色办学的进一步发展引入世界上先进的办学理念,优秀的师资队伍,专业的管理人才以及一流的课程体系,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学校特色办学的水平。在推进国际化办学中,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和学校的发展需要,凝练优势学科的办学特色,坚持走特色鲜明的国际化办学之路,学校的教育质量、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得到提升。

第一,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建立大学联盟合作平台。近年来,中国计量大学不断深化基于标准化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依托学科优势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10 所国内高校和韩国中央大学、荷兰伊拉姆斯大学、加拿大魁北克大学高等技术学院等3所获ISO标准化高等教育奖的国外学校,建立大学联盟合作平台。截至2019年底,已有33 个国家的112 所高校加盟,其中境外高校39 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1 个。联盟通过共商、共建、共享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国际合作创新平台、协作平台和示范平台,开展高校间标准化教育与研究的合作交流,打造学科的学术前沿高地。

第二,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实现行业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大力推进国际化办学,与美、英、德、法、澳、加等30 余个国家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友好合作,开展校际联合培养博士、硕士和学士项目,与新西兰、英国高校举办2 项本科合作办学项目。学校有来自亚、非、欧的33 个国家的留学生,还设有杭州—德累斯顿联络办公室,推进中德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合作、中德师生交流及科技合作。

今后,我们还将继续依托学校的学科特色加快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提升留学生学历层次,争取在“一带一路”国家设立“丝路学院”,与世界名校合作成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把学校开放办学推向新高潮。

第三,以国际化培训基地为坚实基础,汇聚国际高水平人才。学校建有ISO 国际标准化培训基地(杭州)、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培训中心(杭州基地)、国家知识产权培训(浙江)基地、中国认证认可协会教育培训基地、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际标准化人才培训基地等高水平行业人才培养基地。

同时,为了“架好民心连通桥,打造国际人文交流基地”,学校建立了“浙江—捷克人文交流中心” “中东欧研究院”等,通过与“一带一路”国家开展文化、教育、智库等人文领域交流与合作,以人文交流搭建民心相通之桥,助推中国和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助力浙江省“一带一路”战略枢纽建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应抓住时代发展提供的契机,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大学》:新时代,对于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来说,应有什么样的规划和发展思路?

宋校长: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应抓住时代发展提供的契机,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对于中国计量大学来说,学校牢牢把握省部共建的机遇和优势,制定省部支持的“一揽子”方案,将在申请博士学位授予权、一流学科申报、市场监管人才培养培训、深化科研合作等方面实现更大的突破。一是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在参与质量强国战略、“一带一路”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重大国家战略和服务浙江省“三强一制造”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学校也将继续加强与海关总署、国防科工局、应急管理部等部委的联络,在检验检疫、军民融合、应急管理等领域争取更多的支持和发展机会。二是主动适应我国市场监管事业发展需要,重视加强市场监管领域高层次管理与政策研究人才的培养。依托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基地、国家级人才培训基地等,建设一批国内知名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品牌。三是以优势特色学科群和高水平科研平台为基础,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在市场监管、计量、质量、标准化、知识产权、检验检疫等研究领域争取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为市场监管总局和浙江省的重要智库,不断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四是围绕学校优势特色学科,增加与国外市场监管领域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全面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师资队伍国际化和中外合作办学、留学生教育、国际科研合作,大力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我们希望进一步加强与国际计量局(BIPM)、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等国际机构的合作与交流,让国际标准的“中国声音”更加响亮。

学校将继续坚持内涵发展,提高综合办学实力,进一步强化特色办学,努力提升办学层次,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大学》: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猜你喜欢
智库计量办学
民居智库
高速公路合同计量变更管理策略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七一智库暨《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对公司计量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考
中政智库“五朵云”
中政智库“五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