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利魁
中风,也称脑卒中,是我国中老年常见高发疾病之一。偏瘫多见于中风常见后遗症,其通常可导致患者某侧肌肉丧失活动能力,严重者完全丧失活动能力。中风后患者偏瘫几率较高,一旦发生偏瘫,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寻找治疗中风偏瘫的有效治疗方案则成为热门议题[1-2]。中风在中医中属“卒中”、“偏枯”、“偏风”等范畴,主要以血淤气虚、痰淤内结为主。因此,治疗时应以活血化瘀、祛痰通筋为主[3]。滋阴补血舒筋方为活血舒筋、活络止痛之方,正对中风之症。本资料旨在探究滋阴补血舒筋方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及对肢体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并取得一定成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5月中风偏瘫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及B组,每组各42例。纳入标准:(1)在西医范围符合脑卒中相关诊断标准者[4];(2)主症、次症及舌脉均符合中风气虚血瘀证中医诊断标准[5];(3)因中风导致偏瘫者;(4)已获取知情同意权者。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肺、肾功能障碍者;(2)对研究内药物有过敏反应者;(3)精神障碍或患有精神疾病者。其中B组男29例,女13例,年龄为43~64(53.43±4.62)岁;发热7例,晕厥8例,合并消化道出血4例。A组男27例,女16例;年龄为46~65(53.02±4.53)岁;发热5例,晕厥7例,合并消化道出血3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B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口服阿司匹林片(广东九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1139,0.3克/片),1次2片,2次/天;口服氯吡格雷片〔商品名称:波立维,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83,25毫克/片〕,每次2片,2次/天。A组在B组基础上给予滋阴补血舒筋方治疗,成分:生黄芪20 g,续断草15 g,透骨草12 g,伸筋草15 g,女贞子12 g,何首乌20 g,白芍药20 g,桑寄生20 g,甘草10 g,由药房统一配制成药剂发放于患者,每日早晚各服1次。2组患者疗程均为1个月。
1.3 评估标准(1)肢体功能:使用Fugl-Meyer评定量表[6](FMA)进行评测,量表共分为上肢功能和下肢功能两个维度,上肢功能维度分数为66分,下肢功能维度分数为34分,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肢体功能越佳。(2)日常行为能力:使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7](BI)进行评测,分别从进食、洗澡、穿衣等10个维度进行评测,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日常行为能力越好。(3)生活质量:使用中风专用生活质量量表[8](SS-QOL),分别从精力、语言、活动等维度进行评测,采取5级评分法,总分越高生活质量越佳。(4)中医症状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9]中涉及劳虚血瘀证相关中医症状,对患者晕厥、偏身麻木、神疲乏力3类症状进行评价,0分:无症状,1分:轻度症状,2分:中度症状;3分:重度症状。
1.4 观察指标 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肢体功能(FMA)、日常行为能力(BI)、生活质量(SS-QOL)及中医症状积分差异;分析治疗1个月内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
2.1 2组患者肢体功能比较 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FM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升,且A组评分高于同一时间B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肢体功能比较分)
2.2 2组患者日常行为能力和生活质量比较 2组患者BI、S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A组评分高于同一时间B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日常行为能力和生活质量比较分)
2.3 2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晕厥、偏身麻木、神疲乏力等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A组评分低于同一时间B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分)
2.4 2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 治疗1个月内,2组患者不良反应程度较为轻微,均自行缓解,2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例(%)]
中风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类疾病,中风治疗后后遗症发生率极高,其中最常见、影响最严重的便是中风偏瘫。偏瘫患者生活质量可受到严重影响,而常规西药治疗副作用较大,因此加入中医的内外兼治等思想进行治疗的必要性较大。
中医医学理论多将中风偏瘫病因归为气虚血淤。有研究认为,血淤气滞为中风重要证型,中风多因劳累、情绪不畅,致体内血脉、气机阻滞,阳气不足而虚寒内生。由于气血不调,肢体受到影响,长此以往,便形成偏瘫[10]。因此,在中风的治疗中,因重化瘀、温阳、通络[11]。化瘀,在于化气生血,升清降浊,使气机升降通畅,进而促进有毒物质排出;温阳不宜过猛,中风发病是长久累积,故应缓之;通络在于祛邪除湿,攻邪补气,引浊毒下行。滋阴补血舒筋方中,生黄芪以补气见长,可补气固表;何首乌可益精血、补肝肾、强筋骨;桑寄生和女贞子可对何首乌起辅助作用;续断气可强筋骨、补肝肾、强筋健骨,可帮助患者温阳的过程中滋阴,还可避免滋阴药药效过猛产生的滋腻:透骨草、伸筋草、续断草均具有舒筋活络、活血止痛等功效,对肢体麻木或筋骨损伤等作用较佳[12]。本资料中,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A组评分明显低于同一时间B组,表明滋阴补血舒筋方对中风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
从西医角度看,中风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分为脑部和身体2个发病因素。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内皮组织细胞坏死,细胞内膜与血小板黏附,血小板可释放前列腺素、血栓素等使动脉管腔进一步变狭窄,管腔狭窄加速血小板与细胞内膜黏附,形成恶性循环。久而久之脑血栓形成并发展,最终导致中风[13]。而西药角度的血栓形成,从中医角度看来便是血淤。药理研究表明,生黄芪可减少冠脉血液流量;何首乌中的卵磷脂和铁可促进红细胞生成,降低血小板凝聚的同时加速纤维蛋白溶解,有效阻止栓塞形成,正对其证[14-15]。本资料中,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肢体功能、日常行为能力、生活质量等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且A组评分明显高于同一时间B组,表明滋阴补血舒筋方可对中风患者肢体功能有显著改善作用,从而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究其原因与滋阴补血舒筋方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有关。治疗1个月内,2组药物不良反应程度较为轻微,均自行缓解,2组总不良反应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这说明滋阴补血舒筋方无显著副作用,安全性良好。
综上所述,滋阴补血舒筋方可显著缓解中风患者相应症状,提升其肢体功能和日常行为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