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淑萍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在早产儿中的发生率较高,并且通常在新生儿出生后数小时内发生青紫、呼吸急促、呼吸衰竭、进行性呼吸困难等症状[1]。目前,采取呼吸机辅助通气是治疗RDS患儿的重要方法,但易产生并发症等弊端[2-3]。已有诸多研究表明,采取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无创通气治疗的手段能够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增强临床疗效[4-5],但目前对选择何种无创辅助通气治疗的方式仍有争议。为此,本资料将本院90例早产RD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比较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式间歇正压通气(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与加温湿化高流量经鼻导管正压通气(heated humidified high-flow nasal cannula,HH-FNC)治疗早产儿RDS的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早产RDS患儿提供指导。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8年8月—2019年6月收治的90例早产儿(孕周< 34周)RD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排除标准:入院时采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的患儿;伴有膈疝、先天性肺发育不良的患儿;伴有先天性畸形、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伴有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重度窒息的患儿;伴有休克、重症感染或肺出血等患儿。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90例患儿的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2组患儿均采用Cologn法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为“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运用技术”的一种常用方法,使用牛肺表面活性剂70 mg/kg,将胃管和备有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注射器连接,用Magill钳夹住胃管,两者呈120度角,在持续NCPAP下,直接喉镜暴露下将导管插入气管内,将肺表面活性物质注入导管,滴注3 min后拔出导管。研究组给予NIPPV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HH-FNC联合治疗。此外,通过床旁心电监护仪对2组患儿呼吸频率、呼吸节律、血氧饱和度及心率等进行监测。
1.3 观察指标 (1)血气分析指标:记录2组患儿治疗前(即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前)、治疗后1 d(即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前联合呼吸机辅助治疗后1 d)、治疗后3 d(即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前联合呼吸机辅助治疗后3 d)时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氧合指数(OI)的变化情况;(2)相关治疗与住院情况:记录2组患儿氧疗时间、无创通气时间、有创通气例数、重新用药次数。开奶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情况。
2.1 2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2组患儿在孕周、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2.2 2组患儿各时间点血气指标比较 2组治疗前PaO2、PaCO2、OI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1 d、3 d后PaO2、OI均高于治疗前,PaCO2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儿各时间点血气指标比较
2.3 2组患儿相关治疗与住院情况比较 研究组氧疗时间、无创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比率、开奶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儿相关治疗与住院情况比较
肺表面活性物质作为一种混合物质,主要由特异性蛋白质与磷脂构成,是经Ⅱ型肺泡细胞分泌而成的物质。肺表面活性物质可明显减少肺泡表面张力,进而促进肺泡扩张,避免因表面张力较大而引起肺泡萎缩[6-7]。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时,容易引起呼气时肺泡萎缩,造成功能性死腔不足,引起氧交换受限,导致机体处于缺氧状态,最终引起进行性呼吸困难的发生[8-9]。临床上常通过PS联合呼吸机辅助通气,避免患儿发生呼吸衰竭等情况。
目前,存在多种常用的辅助呼吸机,包括有创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与无创性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并且呼吸机的稳定性对患儿预后影响较大。常规机械性通气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RDS的死亡率,但其容易引起肺动脉压增高、动脉导管未闭及脑室内出血等情况[10]。此外,常规机械性通气的机型参数调节较为复杂,故此难以维持患儿呼吸的平稳。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HH-FNC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早产儿RDS患儿的病例中。HH-FNC鼻导管的鼻部叉管较短,通常低于1 cm,并且其末端管径较细,具有良好的柔韧性,故此置入患儿鼻腔中往往不会引起压痕,并且能够维持呼吸顺畅,同时不会造成护理困难[11]。此外,HH-FNC的操作较为简单方便,仅需调整氧气浓度与流量的水平,同时在临床使用中的错误率较低。
既往研究报道指出[12],NIPPV能够维持呼吸道处在扩张状态,避免小气道塌陷,减少呼吸道阻力,并且可有效减少呼吸肌做功,利于改善氧合,起到呼吸支持的作用。NIPPV在充分利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优势上,可间歇性提高咽部压力水平,引起喉部间歇性膨胀刺激,从而形成自主呼吸运动及较高的平均气道压,进而有效增加潮气量和每分通气量。此外,NIPPV能够增加间歇性吸气相正压,因其具有可调节频率的特点,故此能够明显增加气道平均压,改善氧合状况,减轻高CO2压力,故此能够发挥显著的辅助与支持自主呼吸的作用。NIPPV还能够维持肺泡处于膨胀状态,故此能够防止肺泡萎缩,有助于减少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损耗[13]。
本次资料发现,2组治疗1 d、3 d后PaO2、OI均高于治疗前,PaCO2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相比HH-FNC,NIPPV有助于促进早产儿RDS患儿血气指标的平衡,并且能够有效改善氧合功能。分析其原因,可能由于NIPPV具有较为稳定的气道压力,故此能够扩张萎陷的肺泡,并在短时间内改善低氧血症,进而改善氧合状况。此外,本资料发现,研究组氧疗时间、无创通气时间、有创通气的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相比HH-FNC,NIPPV可有效减轻气管插管改机械通气的风险,故此能够降低撤机失败率。研究组开奶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可能因NIPPV能够减少腹部胀气,能够明显减少患儿住院时间,进而利于减轻住院费用,增强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NIPPV可有效改善早产儿RDS患儿的临床症状和肺部氧合功能,减少氧疗时间与无创通气时间,可尽早开奶,有助于促进患儿胃肠功能的恢复,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