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就是游戏,而角色游戏是最受欢迎的游戏之一。幼儿主要是通过扮演自己所喜欢的角色来获得社会体验,在进行角色游戏之前,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帮助幼儿们确定角色。幼儿们需要自行思考如何呈现,从中体会到与人合作、与人相处的重要性,提高社会交往能力。但是,当前很多教师在进行大班幼儿角色游戏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文章主要论述了大班幼儿角色游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如何利用角色游戏来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
关键词:角色游戏;大班幼儿;社会交往;发展
一、 角色游戏对大班幼儿社会交往发展的意义
(一)推动幼儿交往
正常情况下,幼儿园角色游戏展开的方式都是群体共同开展。通过调查可以发现,角色游戏在幼儿园游戏中是受幼儿们较为喜欢的一项内容。游戏在开展的过程中,也是完全依照幼儿自己的意愿,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幼儿与幼儿之间能够很好地进行交流。这样一来,幼儿能够在游戏的过程中形成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良好品质。对那种性格内向、胆小的幼儿来说,角色游戏能够帮助他们克服心理的恐惧,推动幼儿之间的交往。
(二)推动幼儿社会性发展
在开展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的自我意识。在游戏进行的过程中,幼儿能够在其中学到基本的社会交往技能。此外,在游戏中幼儿同伴的表现以及其与幼儿的角色关系都会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也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社会互动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推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三)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
幼儿通过角色游戏能够体验到社会各界人士的生活,在此过程中可以帮助幼儿形成尊老爱幼、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良好道德品质,也可以让幼儿能够养成相互尊重、相互谦让、乐于助人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都有利于幼儿未来的发展。
二、 大班在开展角色游戏过程中的问题
(一)教师扮演指挥者角色
在大班幼儿开展角色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还没有完全转变教学观念,在游戏的开展过程中始终以一个指挥者的角色参与幼儿的游戏。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没有自主权,只能根据教师确定的主题与角色内容来完成。例如,教师在组织“娃娃家”的角色游戏时,教师往往会给幼儿们指定扮演的角色,安排好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和娃娃。在安排的过程中也不管幼儿愿不愿意,有些幼儿可能更愿意当爸爸而不是当娃娃,在游戏的过程中就不能体验到游戏的快乐,游戏的效率和教育意义也会大打折扣。幼儿在这种既定的角色下不能发挥出他们真正的表演能力,幼儿被束缚也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此,教师在开展角色游戏时应当注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不能给幼儿施加过多的压力。
(二)教师没有正确的教育观
教师在开设角色游戏时没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很多教师会认为这一游戏的开展可有可无,对幼儿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幼儿只需要掌握课堂知识就行,甚至很少安排幼儿的游戏课程。然而,有一些教师虽然认识到了游戏教学的重要性,但是没有真正理解它的本质和特点,将游戏教学与活动教学混为一谈,旨在能够在游戏中教育幼儿。因此,很多教师会把游戏的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品德、智力水平上。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会要求幼儿不能大声对别人讲话、不能与其他孩子争抢玩具、对人要注重礼貌等。例如,一位幼儿不小心把玩具的腿弄断了,幼儿就想用透明胶来连接。这时,教师发话:利用透明胶是粘不住的,应该用夹板来连接。教师容易用成人的思维来思考问题,而不是站在幼儿的角度来看待游戏。教师需要意识到为什么幼儿喜欢游戏,以及怎样才能让幼儿有开心的游戏体验。不然,幼儿只是沦为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小木偶”,阻碍了幼儿的发展。
(三)游戏材料投放不合适
在角色游戏开展的过程中游戏材料的投放对游戏的开展质量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教师在投放材料的过程中只关注到材料的外观新奇、有趣、好看、实惠等,并没有考虑到材料对幼儿游戏开展的实质性帮助作用以及投放的材料是否符合幼儿的接受能力,能否真正发挥游戏材料的教育价值等。幼儿园游戏区域的材料是幼儿进行游戏的基础和工具,也是幼儿学习的支柱。不同材料会有不同的教育价值,如果教师提供的材料较为单一、无趣,那么幼儿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会受到限制。通常情况下,教师往往会给学生组织室内游戏材料,对一些创造性游戏材料投放较少。
三、 大班幼儿开展角色游戏的具体措施
(一)让幼儿自行确定游戏职责
在幼儿园大班进行角色游戏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让学生自行思考,根据他们自身的兴趣以及发展愿望来明确自己的游戏职责。在学生确定完自己的角色之后,教师可以给予他们这个角色的指导。例如,教师在为幼儿们组织“中西餐厅”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幼儿们提供一些角色类型,如:收银员、店长、服务员、厨师、顾客等,让幼儿们自行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并进行分工合作,以此来确定自己所对应角色的职责。实际角色游戏开展的过程中,幼儿能够对自己所选择的职业有着更加深刻的感悟,进而对社会角色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在此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社会体验。在体验不同职业的过程中,幼儿的责任感也会不断提高,幼儿们对自己的职业有着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之后就可以开展角色游戏。此外,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让幼儿们进行游戏角色的互换,这样幼儿们也能体验到不同的角色,感受其中存在的差异,能够更好地与自己的同伴进行沟通合作,学会换位思考,利用合理的方式来解决冲突。开展这种角色游戏,有利于幼儿交往意识的形成。
(二)投放合适的游戏材料
幼儿园大班在开设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们在了解角色游戏的基本步骤之后,教师就需要注重对游戏材料的投放。在选择过程中应当从幼儿的生活实际出发,注重材料的社会性特点,让幼儿真正地在角色游戏的过程中体验社会生活。例如,教师可以为幼儿们组织去菜市场买菜的角色游戏,在进行角色游戏之前,教师可以选择各种各样的鱼类、肉类、蔬菜、水果等材料,這些材料都是由环保型材料制成,十分小巧可爱。但是,由于幼儿对菜市场这一生活场景存在不了解的问题。在使用的过程中,幼儿也只是一开始表现出十分强烈的兴趣,但这一兴趣逐渐平淡。教师也能发现这种问题,幼儿在游戏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容越来越少。这时,教师可以组织去菜市场参观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能够体验菜市场的交易。幼儿们在了解了菜市场的情况以及各种物品之后,他们对幼儿园所投放的材料能够有着进一步的认识。教师也可以同幼儿一起进行材料的投放,幼儿也能进一步识别交易过程中使用的塑料袋、电子秤以及一些仿真蔬菜等。这些材料也会更加受到幼儿的欢迎,推动角色游戏的开展。
(三)把握尺度引导幼儿游戏
幼儿由于心智还不成熟,在开展角色游戏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和问题。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科学合理地引导,但是教师需要把握尺度,不能过多地介入幼儿之间。例如,教师在为幼儿们组织“好好医院”这一角色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们布置回想自己曾经去医院经历的任务,幼儿需要与家长共同去搜集一些关于医院的废旧物品,如空的药盒子、病历本、棉签等。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还会发现有些幼儿带来了医院的打针筒。此外,教师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完善材料。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幼儿们对医院的注射器、医生服装、药品等都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并且能够正确地模仿护士打针、包药的情况。但是,在真的涉及“病人”的就诊问题,幼儿就不知道要怎样去对待病人,不知道医生和护士到底应该做些什么?教师可以很明显的发现这个问题。这时,教师可以为幼儿们提供指导并进行言语引导,例如“请问你哪里不舒服?”“你可能是感冒了,我给你开些药”等。教师一步步指导幼儿应该干什么,这样可以帮助角色游戏顺利开展。但是,在角色游戏中避免不了会产生一些冲突,这时教师就可以以参与者的身份去介入到幼儿之间,但是需要注意介入时机,不能打断幼儿角色游戏的开展。
(四)注重对幼儿角色游戏的评价
在大班幼儿组织角色游戏之后,可以明显地发现幼儿们的是非观念和行为意识都有着明显的增强。但是,教师仍然需要注重对角色游戏的评价,对幼儿们在角色游戏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与幼儿一起讨论来寻求答案。例如,在教师组织坐车的角色游戏中,车上有很多人,其中包括带孩子的妈妈、脚受伤的人、老人和小孩等,司机遇到紧急情况踩了急刹车,结果公交车翻车了,很多人都受了重伤,有断手的、有断脚的。在医院,医生们忙着帮受伤的人接骨,但是幼儿们由于没有丰富的社会经验,他们只是将受伤的人的手腿用绳子绑了绑,但是很快就松掉了。这时教师就可以对这一角色游戏展开评价,让幼儿们分析为什么绳子绑好了会松掉?怎样才能更好地绑住手和脚?在讨论的过程中,有的幼儿说需要绳子设计得粗一点,还有的说应当更换打结的方式。教师不需要立即告诉幼儿们结果,可以让他们回家去请教医生或看书查资料来寻求答案。最后,幼儿发现在接断了的手或脚时应当使用板子固定才能更好更快地解决问题,还有的幼儿说受伤之后喝骨头汤能够加速痊愈。由此可见,对角色游戏进行评价能够更好地帮助幼儿发现游戏过程中的问题,去纠正思维的不足之处,让他们学到正确的知识。这样,若是他们在生活中遇到同样的问题就可以更好更快地解决,也能够增强角色游戏的社会性价值,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总之,大班幼儿在开展角色游戏的过程中能够有效促进社会交往的发展,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意识。对此,教师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教学观念的转变,合适材料的投放,适度介入幼儿之间,开展游戏评价等,以此来推动角色游戏呈现出最好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柳.浅谈如何在角色游戏中促进大班幼儿的社会性发展[J].中国校外教育,2014.
[2]方建华、李艳玲.角色游戏中教师对问题的判斷与指导[J].幼儿教育,2010.
[3]陆炎蜂.角色游戏是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J].科教导刊,2014.
[4]黄福琴.从观察入手,有效指导角色游戏[J].新课程学习,2014.
作者简介:谢瑜,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市绣衣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