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的构思与建议

2020-08-04 10:28武涛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35期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素质教育高中数学

武涛

摘  要:在面向高中学生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更需要教师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对于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改进,辅助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助力高中学生良好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育。因此,本文将针对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的构思与建议展开探讨和研究,希望能够为进一步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供相关参考经验。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素质教育

一、前言

在面向当前新课程标准要求下高中数学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和研讨的基础上,我们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为例,针对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的构思与建议展开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以此为依托有效改进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现状,稳步推进高中数学课程教学,助力高中学生良好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例谈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的构思与建议

(一)结合学生学习水平,明晰教育教学目标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实施下,高中数学课程教师应通过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高参与度,这就需要高中数学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现状进行充分的考量,以明晰的教育教学目标为指引,让学生在教学的初期阶段对于高中数学课程内容和学习目标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把握,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首先,在对于学生学习水平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初中几何阶段就已经学习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相关定义和判定方法,在步入高中阶段也学习了“点与线的位置关系”、“线与线的位置关系”、“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运用方程以及数学语言對于几何问题和几何关系进行解题和分析,为有效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提供了良好的知识逻辑基础。但是在深入的认知层面,学生由于初中阶段对于直线与圆定义判定关系的学习停留在直观方面,没有深入对其判定方法和公式解题思路进行挖掘和学习,学生在面向高中部分内容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思维局限性。此时,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设置明晰的教育目标,指导学生打握好本章节教学内容的重难点,通过在教学初期阶段利用直线的方程与圆的方程联立方程组,带领学生根据方程组的解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不同情况,对于整体方程和解题思路进行梳理,充分体现“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应用,使得学生明白对于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进行研究是为进一步研究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奠定坚实基础,能够通过掌握判断位置关系的方法,进一步利用坐标法解决一些简单的与位置关系相关的问题,从而以明晰的教育教学目标,指导学生积极自主的深入到高中数学课程探究学习中来。

(二)有机融合生活实际,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在教学内容的设置过程中,教师忽略了教学内容逻辑性的展现,不注重其与生活实际上的联结,从而造成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论同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无法有效辅助学生深入对于数学学科知识概念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把握,进而使得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不利于学生深入学习并探究数学内涵。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开展教学设计和教学框架搭建的过程中,就需要有机融合生活实际,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对于直线与圆的问题关系进行课堂导入和小组讨论分析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形式,指导学生依据生活实践经验,对于问题进行思考和总结,充分发挥学生在高中数学学科学习过程中的主人翁意识。教师可以通过借助多媒体设备对于图形进行播放,指导学生通过对于图形进行观察和题给信息进行演算,分析直线与圆的位置方程。在这一过程中,既可以通过师生活动的形式,由教师和学生独立对于问题进行思考完成,再对于答案进行展示和梳理。通过对于生活实际情境进行有机渗透与融合,有效锻炼学生在直线与圆位置关系,学习过程中画图的实践操作能力,指导学生对于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把握,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及时进行反思总结,升华数学教学成效

由于教师对于新课程标准理念和任务要求缺乏明确的认知,尽管在整体课程推进的过程中注重新课程教学理念上的渗透与发展,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缺乏对于学生足够的引导,忽略了学生在数学学科学习过程中自主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认知水平的提升。其次,教师在教学展开过程中盲目片面的追求解题方法和数量上的多样性,而忽略了其对于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的实际价值,既浪费了教学时间,也使得高中数学课程教学缺乏成效。这就需要高中数学教师在课程教学设计与规划的过程中,及时带领学生对于课堂内容进行反思和总结,使学生在整体学习过程中清晰地认知到“为什么要以这种学习方法开展学习”,“这样的学习方法对于学习又有怎样的促进作用”。例如在对于直线与圆位置关系整体课程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类比分析的方法构筑思维导图,指导学生以规范科学的形式对于学科内容和概念定律进行梳理和总结,有效调动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积极自主性,从而提升新课程标准在数学学科教学教法中的有效推进与渗透,不断提升高中数学课程教学成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近年来新课程标准在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实施与推进,越来越多的高中数学教师依据其对于教学方法和教学路径进行了优化和完善,但是在当前高中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问题,制约并影响着学生对于高中数学的汲取效果和学习效率。需要高中数学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设计过程中寻求改革与创新的方法,从而实现对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整体成效地推进与提升。

参考文献

[1]  梁长苗.新课改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J].考试周刊,2009(33).

[2]  赵开霞.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06)

[3]  郑明.论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34).

猜你喜欢
新课程标准素质教育高中数学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活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也谈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