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新颜
【摘要】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应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整合时,应根据文本特点和训练要求以及学生的学情需求选择教学法,并在此基础上查找网络资源,整合图文、音频、视频等教学资源。这样,才能营造动静融合的教学情境,利用他们好新、好奇的心理,培养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既开阔视野,又启迪思维,发展了语言;既培养他们的合作创新能力,又增长了知识。同时,为教师提供了便利,通过整合网络资源,制作PPT,扩大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有效地辅助教师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传统教学;整合应用
21世纪是信息时代。网络技术进入5G时代,多媒体技术日益成熟,信息技术教育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师生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发达国家的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创建教育信息基础设施,设立专门的研究院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研究,我国就设立了中国信息研究院。当下,我国各省市县都在创建教育信息化平台,通过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改变教育领域,助力教育教学,服务学校、师生以及家长。可见,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的整合实践研究,势在必行。我校开展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的课题,本论文是此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教学以小黑板和挂图为教学工具;课改初期,以幻灯机、幻灯片和小黑板为教学工具;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出现,教师们以多媒体为辅进行教育教学;在计算机和网络整合的时代,教师们以交互式白板机、平板、网络(QQ)为教学工具;当下的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以触控白板机、手提式微型投影、网络(微信)为教学工具。从教学工具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出教学工具有利于辅助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发展思维,增长知识。那么,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领域,我们如何整合教育资源,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最大效能呢?
首先,必须掌握传统教学和信息技术的优缺点,这样有利于教师们走出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的误区,避免无效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一)传统教学的优缺点
1.优点
(1)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2)有利于学生和教师发生思维碰撞,容易出现自然生成,活跃课堂;
(3)投资成本低。
2.缺点
(1)以教师、教材为中心,教学形式单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以讲授为主,教学内容既少,又费时、费力;教学效率低;
(3)信息容量小、少,形式单调、呆板,不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长期以往,限制学生的思维,导致其难以接受新鲜事物。
(4)不利于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效果;
(5)需要现场演示或需要试验的教学内容无法操作。
(二)信息技术教育的优缺点
1.缺点
(1)教师需要整合文本资源和网络资源进行备课,费时费力。
(2)主次不分、喧宾夺主。 不内行的教师,追求PPT的新颖,过多运用色彩、图片和动画,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件上,忽略了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和记忆。
(3)课件制作不规范,字体过多、颜色过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4)部分教师为了省时省力,下载课件,原封不动的使用,导致教学设计机械化,课堂教学环节缺乏情感互动。遇到意外情况时,教师容易手足无措,影响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效果。
2.优点
(1)可以营造一个图文并茂、声色并茂、 生动形象逼真的教学环境;
(2)丰富、新颖题材,增加教学信息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整合教学资源,综合处理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资源,刺激学生视觉和听觉,提高注意力,教学效果会明显提高。
(4)便于把抽象的字词或相关的概念等转化成形象直观画面或视频,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化解难点。
二、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概念
教师理清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概念,有利于取舍、整合教学资源,避免滥用信息技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实现教育教学最大化。
(一)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缩写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處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与智能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出自百度百科)。
(二)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是指根据文本的内容和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借助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相关的技术,整合图文、音频、视频、课件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师教学,开启学生思维,从而提高教学、学习效果。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途径
(一)信息技术在生字词教学中的整合应用
传统教学使用挂图、生字卡、板书进行教学;课改初期,大部分教师使用PPT图片、动画进行教学。目前,很多教师依然是采取这样的教学工具。这已经是一种进步,但是大部分教师缺乏学习,止步不前。在智能时代,我们仍然可以继承优秀的传统教学理念——字理识字。选择“汉之星”这个软件教学字词,把机械的字词转化成动画,直观形象,让学生了解字源的发展史,并从中体会字义。如果教师生搬硬套使用这个软件进行教学,容易造成教学生字词的机械化。教师应利用空闲时间,学习字理识字的原理和策略,再利用软件辅助教学,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识字量和书写能力。
(二)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中的整合应用
传统的阅读教学重提问重分析重品读;课改初期的阅读教学重朗读重理解重感悟;当下的阅读教学,百花齐放,迷失方向。著名教育家于永正、程少堂等呼吁回归自然,阅读教学应重朗读、品读,避免过度分析文章。在这个信息时代,我们可以根据文本取舍教学资源,进行阅读教学。
1.图文资料在阅读教学中的整合应用
目前,相当一部分教师缺乏教育理念和方法,缺乏思考,导致在阅读教学中滥用图片,认为出示几张图片就可以提高阅读教学效果,这是错误的做法。教师应结合文本特点,根据学生的学情,开展阅读教学,并在适当的时候出示图片,辅助教学。例如,教学下面文段:
当时,我国正在研制原子弹。原先中苏曾有协定,由苏联专家帮助我国研制。但是,1960年,苏联撕毁协议,撤(chè)走专家,带走全部资料,只留下一堆拆不走的机器和厂房。面对如此艰难的困境,我国政府毅然决定,依靠本国专家,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研制原子弹。
在研制过程中,有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那就是研究掌握提炼浓缩铀(yóu)的技术。不掌握这项核心技术,就不能制成原子弹——出自《隐姓埋名三十年》。
考虑到“原子弹”“浓缩铀”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遥远,这两个名词比较抽象,教师口头表述,学生是难以理解的。学生朗读或默读文段后,教师可以出示“原子弹”“浓缩铀”的图文资料,让学生学习。这样就达成了辅助教学的效果。
2.音频在阅读教学中的整合应用
传统教学范读;课改初期,利用录音机,放磁带,播放声频进行教学。当下,利用MP3进行教学。目前,部分教师未能认识到音频的真正作用,播放课文或文段的用MP3后,就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浪费资源。其实,音频的最大作用就是训练学生朗读的节奏,而不仅仅是纠正学生字音。例如,教学下面文段: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出自《老人与海鸥》。
这是课文的重点段落,两个比喻句,学生难以理解句子所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朗读、理解后,可以出示MP3音频,辅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再反复让学生品读,不仅训练了学生朗读的节奏,又开启了学生思维,发展了语言。
3.视频在阅读教学中的整合应用
目前,在小学阅读教学领域,视频资源还不成熟,需要教师自己下载网络资源,再利用“爱剪辑”等视频软件进行剪辑,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大部分教师为了方便,省时省力,都利用现成的教学视频,或利用购买的视频进行教学。制作这些视频的企业或IT人,大部分都不理解文本内容和特点,只是利用网络找到了相关的视频,进行简单处理。教师们为了丰富课堂教学,便使用了这些视频,而这些视频是否能为突破重难点做铺垫,教师们却极少考虑,导致滥用视频教学。那么,我们应如何使用视频辅助教学呢?例如,教学下面文段:
矫(jiǎo)健的雄鹰(xióngyīng)在自由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群的牛羊安闲(xián)地嚼(jiáo)着青草。小马驹(jū)蹦蹦跳跳地撒[sā]欢儿,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偶尔(ǒu'ěr)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sàn]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牧(mù)民骑(qí)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地挥(huī)舞着鞭(biān)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出自《锡林郭勒大草原》。
考虑到南方学生对草原比较陌生,仅仅靠朗读是难以品味草原的美。为此,我们利用网络资源,下载有关草原的视频,再利用视频软件“喵影工厂”剪辑视频。
在学生朗读、理解文段后,播放处理过的视频——草原,从而达成情景的再现,完成情景的创设,图音并茂,形象生动,让学生快速捕捉信息,在脑海里形成草原的画面,感同身受,体验草原的乐趣。在情景交融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朗读、品读,学生们就容易读出草原的动态美。从而达成视频在阅读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4.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整合应用
(1)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維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出自百度百科)。
(2)思维导图的应用
《脑科学与课堂》一书指出:使用思维导图开展阅读教学,符合学生大脑发育特点,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力。小学阶段常用的思维导图有概念地图、树状图、树枝图或思维地图。它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以辐射线形连接所有的代表字词、想法、任务或其它关联项目的图解方式(出自百度百科)。
例如,上《丰碑》一文时,以WPS的思维导图为教学工具,引领学生通过情节绳、情节树理清《丰碑》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有效地提高学生复述文本内容的能力。
四、口语交际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途径
理清口语交际教学的性质和地位以及《小学语文新课标》对学段的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选择教学策略,有利于整合信息技术资源,避免费时费力后,出现低能的课堂。
(一)口语交际教学的性质和地位
旨在培养学生倾听、判断、表达的能力,学会积累语言,发展语言,学会文明和谐的沟通素养。
(二)口语交际教学的误区
1.看似学生热闹,其实是表面交流,偏向个别学生交流;
2.学生表达的语言呈碎片式,教师忽略了语言的整合;
3.学生不善倾听,缺乏判断的能力;
4.没有得到表现和认可的学生,不愿意交流;
5.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未能启迪学生的思维;
6.偏向学生的陈述,轻情景交流。
(三)口语交际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应用
借助网络下载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剪辑、编辑,创设图文并茂、声情并茂的演示情境,实现情景再现,学生根据情景进行口语交际。
案例:一天放学后,初中生小明在校外遇到几名社会青年的勒索,他们强行将小明身上的钱抢走,还威胁小明以后每周一放學后都要交出20元钱,并不许告诉别人,小明又气又怕,不知该怎么办……(出自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百花园二)
课前预习,要求学生自己先思考,再和家人、同学、朋友私下交流。备课时,教师下载图片,使用PPT等软件进行图片处理,再利用“彩视”等软件进行微视频制作,也可下载校外欺凌这个主题的视频,剪辑视频后,在PPT上设置超链接,即可。上课时,教师应用情境法教学,播放课件创设情境,进行师生情感交流,让学生切身感受后,再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这样一来,就激活了学生思维,让他们有话可说。
五、习作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教师理清课程标准对每个学段的写话、习作要求,掌握习作教学策略,有利于更好的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一)习作教学的策略
1.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培养写作的兴趣;
2.习作教学要接地气,接近学生生活;
3.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创意表达,培养想象力;
4.读写结合、说写结合,创设情景,让学生有话可写;
5.合理整合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创意表达能力;
6.利用白板机投影展示学生作品,重在评价指导。
(二)习作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应用
根据习作的主题、要求,结合学生的学情以及生活环境,进行取材:可以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图片,可以是大课间学生们的活动视频,可以是学校开展读书节活动的图片、视频,可以是一个同学的生活图片……安装美秀等软件剪辑图片,使用“蜜蜂剪辑”剪辑视频。
案例:一个特点鲜明的人,总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即使偶然见上一面,他(她)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也会留在心中挥之不去。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这样一个人,可以是身边熟悉的人,也可以是偶然见到的陌生人。写的时候,试着运用课文中一些写人的方法,写出他某一方面的特点。写完以后,同学之间互相评一评、改一改,让人物特点更加突出(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七)。
备课时,以习作教学策略为指导,根据文本的主题内容和要求进行整合教学资源。一是根据文本特点,利用百度文库等网络资源,整理了文字资料;二是使用PPT的图片剪辑功能剪辑了我们班五个学生不同场景的相片;三是使用快手和抖音的软件,编辑了学生们在书香校园活动的场景。上课时,由于文字资料简洁明了,图片和视频来自学生的生活,具有时效性,让他们快速捕捉了写作的细节信息,激发了他们说的欲望,有效地打开了他们的写作思路。
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中,如何整合图文资料?如何整合音频视频资料?如何利用网络资源?如何利用QQ、微信等沟通软件?如何使用音频、视频编辑软件?什么时候该用信息技术,什么时候不该应用信息技术?这需要教师们以《现代教育学》《积极心理学》《脑科学》《信息技术教育》等教育理论知识作引领。
信息技术在语文学科中的最大作用就是创设情景、情景再现,辅助学生理解陌生的概念,辅助学生理解抽象的事物,辅助学生理解文段,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图文并茂,声情并茂的视频,让学生感同身受,形成画面感,体验喜怒悲哀。能否有效整合信息技术,辅助语文学科教学?这就需要教师们学习专业知识,提高深度解读文本的能力,能根据学生的学情需求,取舍、编辑、整理教学资源。
六、结语
总之,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应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整合时,应根据文本特点和训练要求以及学生的学情需求选择教学法,并在此基础上查找网络资源,整合图文、音频、视频等教学资源。这样,才能营造动静融合的教学情境,利用他们好新、好奇的心理,培养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既开阔视野,又启迪思维,发展了语言;既培养他们的合作创新能力,又增长了知识。同时,为教师提供了便利,通过整合网络的图文、声频、视频等资源,制作PPT,扩大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有效地辅助教师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识字量,辅助学生积累语言,发展语言,提高朗读、理解、分析、品读、欣赏阅读的能力,并从中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学会形象表达。
参考文献:
[1]刘桂英.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6(46).
[2]陈强.论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整合[J].考试周刊,2016(62).
[3](美)玛丽亚·M·哈迪曼(Mariale Hardiman) .脑科学与课堂[M].杨志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