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华
在高职舞蹈教学中,教师应将培养学生学生综合素质作为舞蹈教育的重要目标。通过各种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加强自身舞蹈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对舞蹈动作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同时,逐渐形成对舞蹈及其周边知识点的全面把握,为学生后期更好地开展舞蹈专业训练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将以高职舞蹈教学过程中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内容作为出发点,重点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对应的培养途径。
最近几年,在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过程中如何更好的通过各种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职院校开展具体教学过程时应该注重的一个基本目标,同时也是检验高职院校自身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高职舞蹈教学作为高职舞蹈专业一个重要的课程,只有当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各方面能力将其知识点运用到实际生活及工作之中,才能更好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对于高职舞蹈专业的学生来讲,教师应积极培养其具有强烈的教育、认知、审美等相关能力,通过多角度出发促进学生的全身心发展,以更好的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高职院校开展舞蹈教学的目的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对基本的舞蹈动作进行学习的同时,增强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引导学生形成较强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在这一背景下的舞蹈教学,需要将学生培养成一位能歌善舞、能跳、能演、能编的专业性人才。高职院校的舞蹈教学不仅应注重对学生智慧和潜能的培养,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形成更加健全的人格特点,从而更好的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出更多适合人才。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树立强烈的舞蹈意识,引导学生进行人格化的学习,进一步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能力培养,从而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中更好的提升自身舞蹈各个方面的综合技能素质。
在高职舞蹈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审美经验发展的过程中要想更好的提升学生对于舞蹈这一艺术形式的鉴赏能力,必须在提升学生自身舞蹈动作及其他技能水平的同时更好地引导学生开展相关的学习。由于舞蹈教学综合素质中已经包括了舞蹈学习的各个方面的能力,因此通过对该能力的培养,自然能够加强学生自身的审美意识;第二,通过提升学生的舞蹈素质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对舞蹈学习中的各方面知识有全面的了解。就高职舞蹈的内容来讲不仅包括了人们日常生活过程中的一些肢体语言,同时还将各种节奏感以及韵律感融入到其中,通过对舞蹈的学习能让学生更好的提升对这类舞蹈形式的综合认知程度;第三,由于舞蹈本身属于一种社会文化的集体,因此通过将各种文化内容的融入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提升对舞蹈文化内涵的了解。
目前高职舞蹈院校开展相关的舞蹈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无法很好的解决,是很难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前高职舞蹈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 学生舞蹈基础不均衡
对于高职学生来讲,他们报考舞蹈专业的目的并不是十分明确。有些学生对于舞蹈本身有一定的兴趣,且从小就参加过较为专业的舞蹈训练,因此自身舞蹈能力也就有一定的基础。相反,有些学生则从来没有接受过舞蹈训练,因此自身能力也就会比较弱。这种不均衡的舞蹈基础给教师开展相关的舞蹈指导带来一定的困难。
2.2 学生舞蹈专业基础不扎实
由于高职院校的生源大部分来自于各个地区的普通高中,在高中学生们很少接受过系统的舞蹈训练。而到了高职学校开展相关的舞蹈练习时就会由于自身缺乏对应的舞蹈基础导致很难掌握一些舞蹈方面的困难动作。对于一些曾经学过一些基本的舞蹈表演的同学来讲,由于自身缺乏对舞蹈艺术理论知识的了解也表现出专业知识薄弱、技能欠缺等相关问题。
2.3 教师教学手法单一
最后是教师教学手法单一,目前很多教师在开展高职舞蹈教学过程中习惯性采用的方法是采用舞蹈演示的方法进行教学,组织学生按照教师的相关舞蹈动作开展学习。这种教学方法尽管能让学生跟着教师的动作一点点实现能力提升,但由于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导致很多学生在开展学习过程中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厌倦,从而影响了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
既然目前高职院校的舞蹈学生在自身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要想更好的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就必须通过如下几个途径开展相关的教育教学管理。
3.1 制定舞蹈等级制,执行分级教学制度
第一,教师应制定对应的舞蹈等级制度,将不同能力的学生划编到不同的班级之中开展相关的学习。由于不同学生的舞蹈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将一些舞蹈基础好,对舞蹈学习兴趣较为浓厚的学生划入更高一级别的舞蹈班级中,从而让他们能力有更快的提升。对于一些舞蹈基础差的学生,则可以从低一级的舞蹈班中开始学习,当他们能力提升后,可以进阶到下一级舞蹈班开展学习。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教学,能减缓因学生舞蹈基础不均衡导致的舞蹈教学困难问题,也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2 开设舞蹈基础课,加强学生基础训练
第二,教师应注重对舞蹈基础课程的教学,不管学生有没有舞蹈基础,都必须从基础的舞蹈课程开始学习,全面提升自身对于舞蹈基础课程的认识。这里所说的舞蹈基础课程不仅仅包括基本的舞蹈动作练习,还包括舞蹈理论课程学习、舞蹈编排理论学习、舞蹈创新理论学习等,通过让学生加强自身对于舞蹈基础的训练,引导学生对舞蹈知识产生更强的认知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在对基础训练课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区分有基础和没有基础的同学,通过开设“老带新”的相关方式制定对应的帮扶策略,引导一些有基础的学生带领无基础的学生开展舞蹈学习,充分发挥班级学生帮扶制度,为更好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3.3 丰富舞蹈教学法,提升舞蹈学习质量
首先教师必须进一步的优化自身教学方法,通过将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融入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之中,从而加强学生对于基础舞蹈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第一,教师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进行相关的教学改革。通过录制舞蹈视频,引导学生在课下开展相关的舞蹈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就已经能够对所要学习的舞蹈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则更多的需要引导学生开展一些小组活动或者以舞蹈动作标准化为目标的相关舞蹈教学。由于学生在课下已经对一些基础的舞蹈动作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即使学生舞蹈基础较为薄弱,也能够拉近与其他同学的差距。从而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第二,在具体的舞蹈教学课堂中,教师应放弃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积极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通过一些舞蹈游戏开展,让学生对舞蹈学习产生更加强烈的兴趣。通过开展舞蹈竞赛的方式来增强学生们的学习动力。通过开展舞蹈知识竞赛的方式,来巩固学生自身对于舞蹈知识理论的了解和把握能力。鼓励学生在更加丰富的学习过程中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总之,在开展高职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舞蹈綜合素质作为开展舞蹈教学的重中之重,引导学生在不断加强自身综合能力的同时,通过不断丰富自身实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方式进一步提升自身舞蹈能力。鉴于目前高职舞蹈教学中存在着学生基础较弱、学生基础不均衡、教师教学手法单一的问题,作为教师应通过制定舞蹈等级制、开设舞蹈基础课、丰富舞蹈教学法的方法开展相关教学,才能让学生的舞蹈素质有更加明显的提升。
(作者单位:宣化科技职业学院学前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