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宏
心电图诊断下壁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历史已有50余年[1]。尽管诊疗技术不断进步,但心电图在急诊胸痛患者AMI诊疗中的地位未变[2]。心电图的价值在于:(1)AMI的诊断;(2)AMI罪犯血管(IRA)的定位;(3)AMI高危风险的评估。本文介绍心电图在下壁AMI IRA定位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及局限性。
从解剖角度分析,右冠状动脉(冠脉)为右室供血,左冠脉回旋支为左室侧后壁供血。右冠脉和左冠脉回旋支供应室间隔和左室隔面血流范围多者为优势,右冠脉优势型为右冠脉左室分支发出后降支,左冠脉优势型为左冠脉回旋支的左室分支发出后降支,左右冠脉共同供血为均衡型。右冠脉优势型占85%,左冠脉优势型或均衡型占15%。极少数情况下,左前降支长且包绕下壁,发出左室前分支供血。尽管如此,心脏基底部、下壁及后壁冠脉分布相对固定,下壁AMI心电图呈规律性演变。然而,不同患者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展速度不同,心肌缺血可能是多支血管病变狭窄所致,AMI发病到就诊时间的不同及合并快速或缓慢性心律失常,使下壁AMI患者的心电图表现多样,IRA较难辨别。下壁AMI合并胸前导联ST段下移,除为缺血梗死心肌心电图表现的镜像反映外,还可能为多支病变所致。
对于急诊胸痛患者,心电图是常规检查。尽管过去曾认为心电向量诊断下壁AMI的准确性高于心电图[3],但床边心电图并没有被取代。随着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的普及,心电图开始用于判断IRA[4-5]。
测量方面,QRS后J点作为测量下壁AMI ST段抬高或压低的起始点优于QRS后80 ms[6]。通常用Ⅰ导联及aVL导联ST段均压低,Ⅲ导联ST段抬高≥Ⅱ导联ST段抬高及Ⅰ和/或aVL导联ST段压低程度>1 mm,aVL导联S/R>1∶3等作为诊断下壁AMI的指标。荟萃分析显示,Ⅲ导联ST段抬高≥Ⅱ导联ST段抬高,联合aVL导联ST段压低>Ⅰ导联ST段压低和Ⅰ导联ST段压低>1 mm可有效预测右冠脉为IRA[7]。Ⅰ导联ST段压低,联合Ⅱ导联ST段抬高>Ⅲ导联ST段抬高和Ⅰ导联ST段压低>aVL导联ST段压低预测回旋支为I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8]。冠脉多支血管病变、年龄、体型等因素均会影响心电图下壁AMI的诊断[9]。心电图对下壁AMI IRA整体评估的具体病例见图1。
注:A示右冠脉近端闭塞心电图,IRA为右冠脉;B示左冠脉回旋支近中段闭塞心电图,IRA为回旋支
Fiol等[10]首次提出利用心电图各导联联合评估鉴别下壁AMI IRA的三步鉴别法(见图2A),后来发现该方法存在局限性,如遇到图2B中的情况则无法鉴别。故后在Fiol三步法基础上,增加V4R导联诊断标准[11],即第一步以V4R导联ST段抬高预测右冠脉闭塞,以后步骤同Fiol三步法。临床实践中发现,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之和≥V1、V2、V3导联ST段压低之和预测右冠脉为IRA的敏感性高于Ⅲ导联ST段抬高>Ⅱ导联ST段抬高。
注:A示Fiol三步法预测下壁AMI IRA的流程图;B示Fiol三步法预测困难时,联合V4R ST段抬高判断IRA为右冠脉
Tierala三步法是在Fiol三步法的基础上,肢体导联联合V1、V2导联评估下壁AMI的IRA[12],其对右冠脉和左冠脉回旋支为IRA的预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56%和64%、96%,高于Fiol三步法。此外,Huang等[13]提出用Ⅰ、Ⅱ、Ⅲ及aVL肢体导联评估下壁AMI的IRA,见图3。
注:A为Tierala等[12]提出的下壁AMI IRA判别流程图;B为Huang等[13]提出的下壁AMI IRA判别流程图
下壁AMI时,aVR导联反转180°,介于Ⅰ、Ⅲ导联之间,aVR导联对判断下壁AMI的IRA也有一定参照作用。aVR导联ST段抬高提示右冠脉为IRA,但aVR导联无ST段抬高也不能排除右冠脉为IRA;aVR导联ST段压低提示左冠脉回旋支为IRA[14],如果aVR导联ST段等电位线合并V1~V3导联ST段压低提示左冠脉回旋支闭塞[15]。aVR导联ST段抬高预测下壁AMI的IRA为右冠脉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3.68 %和96.97%;aVR导联ST段压低预测下壁AMI的IRA为左冠脉回旋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6.67%和55.56%。aVL与aVR导联为额面-30°和-150°,呈左右对称,aVL导联ST段压低>aVR导联ST段压低,等同于-aVL导联ST段抬高>-aVR导联ST段抬高,提示右冠脉为IRA,反之提示左回旋支为IRA。此外,下壁AMI 的ST段改变类似,T波改变也可作为判定下壁AMI IRA的依据,Ⅲ导联T振幅≥Ⅱ导联T振幅提示右冠脉为IRA,反之提示左冠脉回旋支为IRA[16]。
通过相关判别流程可明确下壁AMI IRA在右冠脉(见图2、3)。IRA为右冠脉近端闭塞时,通常梗死面积较大,发生缓慢性心律失常及低血压的比例显著增加。心电图指标包括:(1)V4R导联ST段抬高,其预测右冠脉近端闭塞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8%和95.5%[17]。(2)V1~V3导联ST段压低,其预测右冠脉近端闭塞的敏感性为77.2%,阳性预测值为56.5%;V3导联ST段压低/Ⅲ导联ST段抬高<0.5,其预测右冠脉近端闭塞的敏感性为80.9%,阴性预测值86.7%;V3导联ST段压低/Ⅲ导联ST段抬高为0.5~1.2,提示右冠脉中远端闭塞[18]。(3)单纯aVR导联ST段压低,提示右冠脉近段闭塞;aVR导联ST段压低合并V1~V3导联ST段压低,提示右冠脉中远端闭塞[15]。(4)Ⅲ导联ST段抬高>V6导联ST段抬高时,96%的患者IRA为右冠脉,其中53%的患者为右冠脉近端闭塞[19]。典型下壁AMI右冠脉中远端闭塞的心电图见图4。
注:V3导联ST段压低/Ⅲ导联ST段抬高为0.5~1.2,aVR导联ST段压低同时V1~V3导联ST段压低
通过相关判别流程可明确下壁AMI IRA在左冠脉回旋支(见图2、3)。下壁AMI的IRA为左冠脉回旋支时心电图多不典型,通常需对多个导联包括肢体导联和胸导联改变进行综合评判。下壁和侧壁导联ST段无改变,右胸导联无ST段抬高,V3导联ST段压低/Ⅲ导联ST段抬高>1.2则提示左回旋支为IRA[18];aVR导联ST段在等电位线,同时V1~V3导联ST段压低,可判断左回旋支闭塞,但其阳性预测值不高[15]。从解剖学角度看,钝缘支通常在左冠脉回旋支中部,比较粗大,提供左室后侧壁血供。以钝缘支为界限,心电图对预测回旋支近中段、钝缘支之前或之后的IRA有一定意义。V5和V6导联对应的是左室后侧壁临近心尖部,这个区域通常由左冠脉回旋支钝缘支提供血供。下壁AMI患者V5、V6导联ST段抬高意味着该区域透壁性心肌缺血坏死,存在更大的梗死面积和更严重的心肌再灌注损伤,由右冠脉或左冠脉回旋支钝缘支闭塞导致。临床研究发现,在下壁AMI IRA为左冠脉回旋支的患者中,90%的患者存在V5、V6导联ST段抬高,96%的患者V6导联ST段抬高>Ⅲ导联ST段抬高,其中74%的患者IRA为回旋支近端[19]。
下壁AMI患者V4R导联可作为诊断右室AMI最佳的心电图依据。V1导联ST段抬高≥0.5 mm在诊断下壁AMI伴右室AMI时具有特异性,其诊断敏感度为69%,高于V2导联ST段抬高指标,Ⅰ导联ST段压低≥0.5 mm无助于鉴别下壁AMI伴右室AMI[20]。但V1导联ST段抬高对预测右冠脉近端为下壁AMI IRA的敏感性不够高,Ⅰ导联ST段压低特异性不够高。
下壁AMI伴右室AMI心电图指标:(1)V3R~V7R导联ST段抬高≥1 mV;(2)Ⅲ导联ST段抬高≥1 mV或Ⅱ导联ST段抬高>1 mV;(3)V1~V5导联ST段抬高呈递减状态;(4)V2导联ST段压低/aVF导联ST段抬高≤0.5;(5)Ⅰ、aVL、V5、V6导联Q波消失。
下壁AMI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4.4%[21],类型为二度Ⅱ型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偶有窦性心动过缓情况。窦房结、房室结动脉供血血管为右冠脉和左冠脉回旋支的比例分别为6∶4和9∶1。窦房结和房室结动脉来源、下壁AMI IRA闭塞时间及是否再通均是下壁AMI伴发各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原因。右冠脉或左冠脉回旋支均可为IRA,闭塞后可导致其供血的房室结动脉缺血,发生缓慢性心律失常。绝大多数下壁AMI伴房室传导阻滞等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开通IRA后可自行恢复窦性心律。房室传导阻滞多提示临床病情严重,与IRA位于冠脉近端或中远端无直接关系。早期开通IRA、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临时起搏器植入和密切观察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恢复有重要作用,通常不需要植入永久起搏器。
下壁AMI也可能存在冠脉多支病变。下壁AMI患者aVR导联ST段抬高少见,低于6%,但aVR 导联ST段抬高≥0.25 mm并不能预测多支血管病变[22]。下壁AMI合并V5、V6导联ST段低平或压低,Ⅱ、Ⅲ、aVF导联至少有1个导联出现ST段抬高≥2 mm或有Q波且无aVR导联ST段抬高时,提示存在冠脉三支病变,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1%和81.8%[23]。
下壁导联ST段显著抬高、无V1~V3导联ST段抬高递增规律可以作为区分右冠脉和左冠脉前降支相关下壁AMI的可靠指标。IRA为右冠脉时的心电图特点:(1)下壁导联ST段显著抬高;(2)V1导联ST段抬高≥V3导联ST段抬高;(3)无 V1~V3导联ST段抬高递增规律。左冠脉前降支为IRA的心电图特点:(1)V3导联ST段显著抬高;(2)V1~V3导联ST段抬高呈递增性[24]。
急诊心电图对评估下壁AMI患者预后也有一定意义。aVR导联和胸导联可评估下壁AMI的范围。下壁AMI患者aVR 导联ST段抬高发生率<6%,如果aVR 导联ST段抬高>1 mm,可能与前壁或下壁ST段抬高AMI有关,其30 d死亡率增加[2,25]。aVR 导联ST段抬高≥2.5 mm是独立预测心源性休克的指标,特异度高但敏感度低[22]。此外,aVR 导联ST段压低的幅度可作为下壁AMI再灌注不良的预测指标[15]。Ⅲ导联ST段抬高≥V6导联ST段抬高意味着左冠脉回旋支近端为IRA,闭塞区域大,存在更大的灌注区域异常,需要更积极的再灌注治疗。V1~V3导联ST段抬高与较大范围的梗死相关,梗死范围包括室间隔下部和心尖部[26]。V4~V6导联ST段压低意味着存在较广泛的间隔部位梗死,常存在较大范围的心肌再灌注损伤,较低的射血分数,临床预后差[27];V4~V6导联ST段抬高意味着梗死范围拓展到心尖部和侧壁,心肌梗死范围较大[28]。
总之,在冠脉介入诊疗AMI的年代,心电图不仅可用于下壁AMI诊断,也能进一步预测IRA、梗死范围和预后。临床医师应熟悉18导联心电图特点,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肌钙蛋白水平,对急诊下壁AMI进行快速诊断,准确判断罪犯血管部位,并评估其危重性,在急诊冠脉介入诊疗前,精准干预处置,提高下壁AMI患者救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