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新闻,不妨等一等想一想

2020-08-02 10:45
媒体融合新观察 2020年3期
关键词:伦理舆论信任

“快”的确是如今信息传递的一种常态。刚刚发生的事情,瞬间就可能在互联网空间传遍。基于技术赋能的新闻时效性,在这个时代可谓达到了某种“至境”,快得让人目不暇接。

对于新闻行业来说,信息技术进步是一件大好事,因为它解除了以前新闻快捷发布的物理限制。就媒体承担的舆论引导功能来说,一些及时性信息的发布,往往能起到化解舆情、安抚人心的效果。就一些時效性特别强、需求群体特别大的服务性信息而言,快就是新闻价值的核心要素。但做新闻是否只是一味求快?在信息真假难辨、注水新闻泛滥、带节奏传播频发的媒介生态中,不妨等一等、想一想,给信息一点过滤的时间和空间。

新闻之“新”,当然要求时间之新,但同样也应包含观念之新、形式之新、渠道之新等内涵,快并不是判断“新”的唯一标准。新闻之“闻”,在全媒体时代更应体现出全息特点,媒体人不能仅仅成为信息流动的一个环节,最重要的是要体现人的主体性,用手去触摸,用脚去丈量,用眼去观察,用耳去聆听,用脑去思索,向受众提供高附加值的新闻产品。做新闻不是在电商平台抢货,不要满脑子都是“手慢无”。

技术进步丰富了采集手段,提升了发布时效,但对信息的芜杂甚至谣言横行却无所作为。大量快却失准的信息的存在,加大了舆论引导的难度,也增加了社会治理的成本。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学者提出了“信疫”的概念,认为过多的信息(尤其是是非难辨的信息)的流传,让受众难以获得可以信任的信息而产生焦虑,进而会影响人的健康状况。

公共性是媒体的基本伦理。做新闻既要满足公众对于信息快捷送达的需求,又要满足受众对于可信任、有见解的信息的期待。对于主流媒体来说,在信息真假难辨、说法莫衷一是之时,不妨等一等、想一想,以胸有成竹的定力、千锤百炼的眼力和严谨负责的态度,以专业呵护伦理,以专业赢得受众。

猜你喜欢
伦理舆论信任
做自己的支配者
美国在舆论重压下﹃援助印度﹄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浅谈我国社会工作伦理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
表示信任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从生到死有多远
非伦理领导对员工职场非伦理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