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苑媚
【关键词】大班幼儿;科学跨班区域;科学探究能力
在大班科学跨班区域活动中,幼儿通过自由观察和动手操作去探索新鲜的事物,能够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他们可以调动各种感官去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真实体验,从而产生对周围环境或科学现象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真正实现“玩中学”的理念。这样,就能眵促进幼儿积累活动经验,进而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一、基于幼儿认知,投放科学探究材料
在跨班科学区活动中,当幼儿进入活动区域,势必会经历一个材料的选择过程,幼儿教师应当给予幼儿充分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幼儿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认识和熟悉材料,进而使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获得充分锻炼。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大班以后的幼儿逐渐形成了合作意识,基于幼儿需求,投放合作性材料。例如,在跨班科学区域活动“小灯泡亮了”,在操作电路齿轮联动这一环节时,教师安排两两一组进行合作,幼儿之间可以一边商量解决办法,一边进行操作,由此锻炼了他们的协作能力,促进了其社会性的发展。这样一来,幼儿一边在合作中培养了交际能力和协作能力,一边又因为操作实验的成功,增强了自主探究自信,不断激励着幼儿继续挑战,培养了幼儿的探究能力与持续探究的信心,有助于培养幼儿敢于挑战、永不言败的品质。
二、基于幼儿兴趣,推进科学探究进程
(一)通过启发式提问,推进科学探究进程
在跨班区域活动中,教师应当遵循幼儿的个性发展特征来设计活动流程,借助启发式提问来激发幼儿的探究興趣,让幼儿们在活动中积极动脑,敢于思考,善于寻求答案,从而实现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例如,在“连接电路”这一跨班区域科学活动中,有个小朋友选择了“抢答器”。他拿起操作图认真观察,一步步操作,他按照着图示进行组装,最后他将电池盒的红线和蜂鸣器发光二极管器的红线连接后,发现蜂鸣器发光二极管器灯一直亮着,蜂鸣不停。此时,教师指着操作图引导孩子观察按钮的连接,提出“这里有两条红线”这里红线是哪条的?小朋友看了看图回答“是电池盒的红线”。随后他便将连接好的红线拆开,重新连接,蜂鸣器发光二极管器还是一直鸣不停。我又指着操作图中的按钮对角连接图问:“这个是怎么连接的呢?”小朋友看了看回答“一条红线是在按钮的一侧的下面另一条是在按钮一侧的上面”,说完他便开始连接……
(二)开展同伴式互动,推进科学探究进程
在大班幼儿跨班科学区域活动中,采取小组合作、以强带弱的方式进行,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取长补短,引导幼儿们在合作中去交流、去争论、去验证,最终达成可靠共识,促进幼儿之间的共同发展。例如,在“连接电路”这一区域活动开始时,有两位小朋友同时选择了“电动飞雪杯”,其中幼儿甲很快便完成材料的操作。幼儿乙模仿着操作,但是没办法让“电动飞雪杯”动起来。于是向幼儿甲求助,幼儿甲查看一下,发现是发动机和电池盒的电线并没有连接,而发动机也装反了。接着幼儿乙在甲的帮忙下,重新安装。安装好电池,打开开关,“电动飞雪杯”转动了。探索中的以强带弱的合作方式既有助于发展幼儿的合作能力,也有助于幼儿体验和提升幼儿的探索能力与兴趣。通过模仿、倾听同伴意见进行操作达成探索的共识,是共同促进幼儿之间科学探究的有效方法。
三、基于幼儿思维,积累科学探究经验
科学探究活动需要思维的参与,幼儿的探究过程可以被当作一个主动融入世界、认知世界的过程,在开放式的探究活动中,幼儿可以尽情选择自己喜欢的探究材料开展探究活动,这样,幼儿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就能够进行科学探究经验的积累。例如,在“连接电路”这一跨班区域科学活动中,有个幼儿所有的路线都连接对了,他的探索操作也成功了,当他拿起抢答器时,连接好在按钮上的电线掉下来了,他一次次的连接还是掉下来。“咦,为什么一直掉?”我提出问题,“老师,我觉得可以将按钮的铁片压紧电线,这样就不会掉下来了”幼儿回答,“你可以试试。”我回道。于是,他便开始压铁片,压完后电线便真的不会掉落。在上述教学片段中,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进行实验——得出结论”这一整个认识和探寻的过程,在动手操作中获取答案,获得了实践能力与思维能力的提升。总之,幼儿教师应当重视科学元素与跨班区域活动的融合,通过设计趣味性的活动内容以及组织多元化区域活动形式来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探究,让幼儿获得探究科学的乐趣,获得科学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