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莉
摘 要:初中是学生学习生物的基础阶段,该阶段能否夯实基础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影响巨大。故为了提高教育有效性,教师一定要激发学生兴趣。本文将以四个角度出发,讨论学生生物学习兴趣激发方法。在课堂上使学生充分讨论问题,在针对化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生物 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在国内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初中生物教学同样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初中阶段的生物教学一定要将关注点放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夯实学生基础素质和基础学习能力。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学习乐趣,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教学效果、教学成功感。当然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不同的。教师一定要和学生多多交流与沟通,提升学生感知能力、认知水平。教师需要发挥自己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完成学生兴趣引导。
一、重视讨论提升兴趣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在合适的契机下找到知识关键因素和重点。根据某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带领学生思考。当然教师可以搭配使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学生在组中各抒己见、相互交流。比如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这部分知识点的学习,教师就可以引出学生非常熟悉的例子。比如在人们闻到污染大、味道难闻的气味时,都会用手堵住鼻子,使用嘴巴呼吸。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原理,并尝试做一下,分析原因。为什么平时用鼻子呼吸,而在有味道的时候则要用口呼吸,分析一下不同呼吸方法的优劣与问题。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学生就需要根据人体的解剖学思考。将身体健康的分析作为讨论点,结合人体解剖学学生明白了人体的功能和结构相互匹配、相互适应。在掌握与复习了呼吸道结构特征以后,就能够得出正确答案。再比如植物蒸腾作用概念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为什么要给植物浇水。蒸腾作用会带走水,浇水不是在浪费水资源吗。假设植物没有发生蒸腾现象,又会出现什么问题。学生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建立了讨论和沟通[1]。教师可以让每个组派出一个代表说一说想法和思路。学生最后得到的是植物蒸腾属于植物正常生理活动,能够完成植物体内水分运输,并将多余热量散发走。这种现象并不是浪费水。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理解蒸腾作用,学生形成了学习兴趣,加深了课本知识点理解。学生的表达、判断、探索、分析、创新和综合能力得到了充分培养。
二、提出问题培养兴趣
备课阶段教师需要提前做好引导程序的设计,教师需要考虑教学变化问题,如学生有提出问題,教师需要鼓励,而不是否决。这种做法能够活跃学生思维,让学生充分想想问题[2]。0到1是最困难的,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难度大出许多。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其实只不过是将教材当中的实验重新展示一遍,或者对已经学过的技能做串联。而提出问题则是对创造能力的认可与追求,其意味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生物学知识属于一种前沿性学科知识,疑问的产生意味着思考者有关注到事物的变化、事物的不同、事物的差异,能够揭露已知和未知的不同、区别,明确本质与现象联系、不同。质疑精神应得到人们的认可,质疑精神能够为人们的思维发展提供契机。在学生问题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上质疑精神展现着巨大价值[3]。教师需要有开阔的视野,为学生提供契机,让学生深度思考,传达有用信息。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如了解了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的时候,教师可以将课堂交给学生。此时有的学生就会联想到,既然生物圈是地球最大的生态系统,那么最小的系统是不是就是人类的身体,此时学生积极交流,提出了很多的看法。这种看待问题的特殊角度和不同,揭露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
三、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用各种有效手段创造观察条件,做学生实验能力培养,旨在提升学生课堂学习参与积极性。如种子的萌芽这部分知识点教学,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种子发芽条件、过程。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对知识建立初步的了解。随后交给学生一些种子,让学生回到家中自行实践、自行实验。学生回到家中以后,用培养皿和种子还有一些其他材料、水分开始实验。控制室温,不能长时间晒太阳。并对种子的发芽过程进行记录。学生在观察中了解到种子会先长出根,随后才会出现其他的部分。学生在实践中形成了深刻印象。学生在实践中明白了理论和实践的关联。
结语
生物是一门趣味性丰富的课程,生物教育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分析问题。要多结合学生的成长规律设置教学活动,将教学的立足点放在学生兴趣激发,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和原则。教师要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探索能力开发。要让学生意识到生物和生活的关联性,让学生在实践互动中掌握知识的本质、知识的原理,加深知识印象,形成独特的见解和理解。
参考文献
[1]曲影.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204.
[2]武艳云.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145-146.
[3]许小丽.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教学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05):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