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比较研究

2020-07-31 09:39来钇汝张静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20年5期
关键词:区域规划比较研究教育信息化

来钇汝 张静

摘   要: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是引领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推动区域教育信息化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策略。文章以中美各6州/省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为样本,通过比较研究从规划文本结构、规划核心内容及规划编制流程三个角度详细解读并分析了两国区域规划之间的异同,最后提出包含宏观与微观层次应用并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优化评估方式等多方面助推我国区域规划科学合理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区域规划;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52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20)09-0001-05

一、研究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融合应用不断深化,教育信息化重要性逐渐凸显,以教育信息化引领和支撑教育现代化业已成为当下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共同趋势。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是合理统筹教育信息化各个方面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策略,也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科学、高效运行的纲领性文件,各国政府及下属省市、区域、学校等始终积极探索如何科学编制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以推动并保障教育信息化工作平稳运行。

美国和中国作为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已在不断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国家、区域、学校三个层次共同发展、相互呼应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体系。其中,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区域规划)是教育信息化规划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它不仅反映了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宏观需求,同时也为区域内的各类学校及教育组织机构提供了框架指导。基于此,本研究选取美国弗吉尼亚州(Virginia)、康涅狄格州(Connecticut)等6个州以及我国北京、陕西等6个省份最近更新的区域规划为样本,通过对比中美两国区域规划的整体结构、核心内容与编制流程以期厘清两国区域规划的编制思路与主要特点,为我国合理吸纳美国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的经验并为后续编制与发布区域规划提供借鉴。

二、中美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解读

1.美国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解读

(1)样本选择

区域规划样本的选择以时效性为主要依据,其中美国区域规划时间跨度主要集中于2014—2021年并在此基础上依据各州的地域分布进行二次筛选,尽可能使所选样本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见表1)

(2)文本结构分析

文本结构是体现区域规划的整体布局与脉络走向的框架,通过对区域规划文本结构的解读可以快速掌握区域规划的整体架构与重点发展领域。本研究针对6份美国区域规划样本的宏观架构及其目录进行归纳分析,发现各州文本结构具有较高的相似性,都包含“基本概况”、“宏观愿景”等几个方面,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美国各州区域规划通常以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与州内法律法规及教育政策作为开端,为区域规划编制工作奠定整体工作思路。其中,“基本概况”部分用以介绍该州制定区域规划的编制背景、历史沿革、规划适用年限、当前区域教育信息化实践现状等基本信息;“宏观愿景”部分指向各州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具有区域特色的前瞻性愿景,是宏观视角下展现地区未来教育信息化实践发展方向的整体描述;“学生个体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基础设施与资源建设”、“隐私与安全”四个部分是美国各州区域规划的重点着笔部分,各部分独立成章并成为支持区域规划宏观愿景实现的核心发展领域。每一部分又被分解成细化后的具体目标、达成不同小目标的主要任务、完成不同任务的主要措施、针对不同目标的具体评定标准以及可拓展的各类相关项目。

(3)核心内容分析

尽管美国各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实践情况、地域特色有较大差异,但其区域规划在内容和重点发展方向上却存在显著共通性,主要包含“学生个体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基础设施与资源建设”、“隱私与安全”四个方面的核心内容,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在“学生个体发展”方面,各州从关注学习者学习水平的提高逐步过渡到关注学习者个体能力的发展,通过支持学习者个性化学习推动学生提前为未来发展做准备。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各州主要关注于教师教育技术专业能力提升与终身学习。如怀俄明州在强调能力提升的同时积极为教师提供各类培训、研讨会及讲座,为教育者终生学习不断发展提供丰富有效的途径。在“基础设施与资源建设”这一领域,各州从技术环境、硬件设施与软件资源三个方面形成合力构建核心发展内容,为教育信息化实践推进提供基础进而保障教育公平。在“隐私与安全”这一领域,各州重点关注学习者、教师、教育管理人员等的隐私安全、教学过程中的数据安全以及对各类资源的版权保护。

(4)规划编制流程

如何科学地编制区域规划一直是各国教育信息化实践过程中持续探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分析美国6州区域规划编制过程与参考其文本结构,设计归纳出包含“分析阶段”、“计划阶段”与“评估阶段”三个阶段的区域规划编制流程,如图2所示。

分析阶段是合理、科学地构建区域规划的重要前提与保证,其为愿景及需求的确立提供方向性的指导。从宏观层面看,区域规划编制应满足政策的导向性需求,在宏观政策的指导下把握区域规划的整体框架;从微观层面看,分析工作包括审查前一版本规划完成情况以满足规划局部更新,走访调研不同利益相关者(家长、管理人员、用人单位等)诉求;梳理地域特色实现效能最大化等。

计划阶段是规划编制过程中的核心环节,目的是构建一套相互分离、动态发展的目标体系。规划编制小组基于分析阶段所得出的结论与历年规划目标框架确立不同领域的整体目标。为保证目标体系能够动态调整,不同方面的目标又被细分为相互独立的子目标体系。[7]针对具体的子目标,规划编制小组将其解构成可落实的具体任务,通过风险评估、效能评估等一系列评估措施进而提供完成任务的举措,并设置预估的时间线及相关责任人,然后落实。

评估阶段为考察评价前期目标是否达成、效能是否最优、举措是否合理等提供衡量标尺,也为区域规划的动态修订提供参考依据。针对不同方面的目标评估,规划编制小组提供例如教师教育信息化专业能力评估标准等评价准则。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风险评估、效益评估、经济评估等,及时调整愿景与需求、不断优化目标达成措施、减少经济与时间的损耗,使实践工作在有序推进的前提下不断优化。

2.中国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解读

(1)样本选择

中国区域规划所选样本的时间跨度主要集中于2014-2020年,地域分布包含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区以保障样本的广泛性。(见表3)

(2)文本结构分析

为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所描述的宏伟蓝图落到实处,我国各地纷纷编制符合当地现状的区域规划,从选取的6份样本来看,各省市区域规划的框架结构大致相同,主要包括基本概况、指导思想与工作方针、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具体举措和保障措施六个部分,基本结构如图3所示。

其中,“基本概况”部分集中论述了当前信息化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实践工作的现状、未来发展趋势以及编制区域规划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等内容。“指导思想与工作方针”是未来开展区域教育信息化实践活动的核心思想与主要原则,体现了3~10年内构建区域教育信息化体系的整体工作思路。“发展目标”是在贯彻指导思想与落实工作方针的基础上对各个领域目标整体布局的战略性描述,该部分不仅明确了不同领域的总体建设方向,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最终应达成的阶段性成果。“主要任务”是支撑发展目标达成的具体项目,也是实现阶段性成果的主要途径。“具体举措”表现为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以支持主要任务的达成。“保障措施”一般包括“组织保障”、“经费保障”、“制度保障”和“技术保障”,是从组织与管理、经费筹措与落实、评价与激励制度及设施与网络安全建设等方面,保障具体举措实施、主要任务建设完成、发展目标落实、教育信息化实践工作顺利开展的各项措施。

(3)核心内容分析

自2012年刘延东同志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以来,我国各省市始终将“三通两平台”建设作为区域教育信息化实践的重要部分,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下依据教育信息化实践情况明确区域规划核心内容。各省市区域规划核心内容主要聚焦于“教育管理与决策”、“基础设施与资源建设”、“教育信息化应用”、“教师专业发展”和“安全与隐私”五个方面,具体内容如表4所示。

在“教育管理与决策”方面,各省市积极推进建设包含教育大数据决策支持系统、教育信息服务系统等的“互联网+教育”管理综合服务平台,以信息化助推教育管理模式创新,提高管理水平。在“基础设施与资源建设” 上,各省市优先保障各类终端建设与宽带网络建设,在确保硬件设施完善的基础上积极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在“教育信息化应用”方面,各省市主要落实师生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工作,积极打造数字校园,在教育信息化应用实践过程中不断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各省市积极提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注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与信息素养的提升。在“隐私与安全”方面,各省市一方面从实践角度积极建设网络与信息安全的防护措施,另一方面从制度方面编写相关规范以保障师生隐私与安全。

(4)规划编制流程

本研究通过查找各省“组建规划编制小组”、“规划调研”等通知并结合文本结构整理归纳我国区域规划基本编制流程,如图4所示,主要包含“准备阶段”、“分析阶段”、“计划阶段”和“修订阶段”。

准备阶段包括成立规划编制小组与专家咨询小组,政府将不同利益相关者及关键决策人员进行优化整合形成工作团队,这是该阶段开展工作的主要助推力。[14]在充分调研与专家建议的基础上,分析阶段规划编制小组对国家政策、区域已取得的建设成果、未来发展优势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考察分析,进而保障发展目标的合理性。

计划阶段构建了一套既相互独立又互为支撑的区域规划目标发展体系。愿景与使命是目标体系中的顶层设计,该部分以国家政策需求为基本导向,明确宏观愿景与承担的使命责任。发展目标是宏观愿景较为具体化的展现,其设定应基于分析阶段中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实践与理论需求,从而保障发展目标既可动态调整又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重点任务来源于区域内教育信息化重点建设项目;具体举措是支持各级各类重点任务建设的具体化安排与描述;保障措施是规划编制小组在结合教育信息化实践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专家咨询意见、各级行政部门讨论结果等,从制度、经费等要素着手确保落实具体举措与任务建设。三者之间既相互分离又共同为实现发展目标进而达成愿景与使命提供支撑。

修订阶段是我国区域教育信息化持续动态发展的关键基础,该阶段分为试点实施与修订两个部分。由于教育信息化实践过程中外部环境、技术发展水平、师生接受程度等方面持续发生变化,区域规划也应及时进行修订以满足不同需求。试点是区域规划定点先行、探索经验的实践性活动,其为规划修订提供了动态性的实践经验,加快推进了区域规划的科学动态发展。

三、中美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对比及启示

1.文本结构的对比及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对比中美两国区域规划文本结构,可以发现其规划整体结构都是以宏观政策为导向,从顶层设计逐步落实至具体可操作的战略措施,这是由区域规划位于教育信息化规划体系中观层面所决定的。然而,基于两国对区域规划的应用层次的不同,其文本结构也显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美国区域规划构建了一套从宏观设计逐级细化至具体行动计划的垂直层级结构,其将具象化的目标纳入规划整体结构,着重关注可操作、可实施、可评估、可延伸的具体化领域。相比而言,中国區域规划则提供了一套各个部分相对独立、共同对宏观愿景及发展目标提供支撑的体系结构,这一结构通常采用项目主导、措施跟进的项目制方式,以支撑发展目标的实现与达成,更加重视宏观设计而非具体目标的实施与操作。

未来我国区域规划在把握宏观整体布局的同时也可借鉴美国微观应用层面的目标体系。美国相互分离、动态发展的垂直层级目标结构有利于解决项目制不可持续,资源、财力、人力等浪费的问题,相互分离的子目标结构允许目标体系进行局部调整、动态发展,局部调整相较于项目整体建设优化了投入成本,而动态发展则从一定程度上保障教育信息化的持续性推进。

2.核心内容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区域规划的核心内容是未来3~10年内区域教育信息化实践的重点发展领域,由于中美两国教育信息化实践起步时间、发展程度及建设水平有所不同,其核心内容也存在不同。例如,两国虽共同关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基础设施与资源建设,美国强调通过创建技术丰富的学习环境与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产生合力保障教育公平,而我国目前更聚焦于硬件设施、资源建设、平台创建等单方面的建设成果;在隐私与安全方面,相较于美国以宣传为途径保障隐私,我国致力于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确保隐私安全。然而,无论核心内容如何变化,两国区域规划始终将学生发展置于中心,通过构建系统协调的教育信息化发展体系为学生发展服务。

未来我国区域规划的核心内容,一方面可以借鉴美国的先进经验,将重点领域聚焦于构建信息化环境体系,激发利益相关者保护隐私的意识等方面;另一方面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是教育信息化实践的重中之重。教育信息化实践最终还是会回归到“人的发展”上,逐渐从“以硬件为核心”的单要素建设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能力体系建构也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核心追求。只有将学生个体发展置于区域规划的核心,才能形成顶层设计政策指引与学生需求应用驱动互相呼应的教育信息化发展体系。

3.编制流程的对比及对我国的启示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发展,区域规划的编制工作已逐渐从经验总结走向科学规范的编制流程,中美两国在该方面既存在局部差异也存在一致性。从差异性来看,两国区域规划的评估过程有所不同,美国区域规划编制小组通过提供清晰可测量的各类量表对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评估比对,相较而言,我国倾向于通过局部试点的方式从实践角度为规划修订提供支撑。从一致性角度,两国始终坚持多元主体参与规划编制,始终坚持规划动态持续修订等。

教育信息化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了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开发等多项工作,其规划编制工作不仅需要考虑外部的政策驱动,也需要协调不同利益相关者诉求及各项工作的需求,进而使教育信息化体系协调发展。因此,我国在未来工作中应坚持政府、学校、家长、技术人员、学生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规划编制工作,创建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实践共同体。同时,我国在坚持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也应综合借鉴美国的评估量表及评价方法,从而为规划的动态修订提供更加全面、科学的支撑和依据。

参考文献:

[1]The Virgini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lan for Virginia(2018-2023)[EB/OL].[2020-02-07].https://www.doe.virginia.gov/support/technology/edtech_ plan/plan/state-tech-plan.docx.

[2]Connecticut Stat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Goals and Plan(2017-2022)[EB/OL]. [2020-02-07].https://www.ct.gov/ctedtech/site/default.asp.

[3]South Carolina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lan(2014-2016)[EB/OL].[2020-02-07]. https://ed.sc.gov/policy/education-laws-legislation/state-technology-plans/south-carolina-educational-technology-plan/.

[4]Louisiana Statewid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lan(2018)[EB/OL].[2020-02-07].https://www.louisianabelieves.com/docs/default-source/technologyfootprint/technology-footprint-executive-summary.pdf%3Fsfvrsn%3D6+&cd=1&hl=zh-CN&ct=clnk&gl=us.

[5]KETS Master Plan(2013-2018)[EB/OL].[2020-02-07].https://education.ky.gov/districts/tech/Documents/2012%20-%202018%20Master%20Plan.pdf.

[6]Wyoming Statewide Education Technology Plan(2017-2021)[EB/OL].[2020-02-07]. https://edu.wyoming.gov/downloads/distance-ed/2016/sdlp-report.pdf .

[7]秦丹,张立新,来钇汝.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系统框架及编制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9(8):57-64.

[8]北京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EB/OL]. https://wenku.baidu.com/view/c5c3907078563 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a3.html.

[9]陕教[2018]39号.关于印发《陕西省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Z].

[10]川教[2013]22号.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行动计划(2011—2020年)》的通知[Z].

[11]廣西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7—2020年)[EB/OL].http://jyt.gxzf.gov.cn/UploadFiles/zwgk/2017/11/201711061030236585.pdf.

[12]鄂教科[2014]5号.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4—2020年)》[Z].

[13]吉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4—2020年)[EB/OL].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326/97063443.shtm.

[14]余胜泉.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2012(5):5-14.

(编辑:王天鹏)

猜你喜欢
区域规划比较研究教育信息化
新区域主义理论:中国区域规划新视角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各国税制结构与我国的比较研究
资产减值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浅析媒介体制比较研究的框架设计和技术逻辑
新时期推进区域规划工作的若干建议
成渝两大经济新区区域规划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