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家校共育方式,助推学生快乐成长

2020-07-30 13:55刘彩云
中小学班主任 2020年7期
关键词:家校共育互动班主任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家庭教育。新时代下,教师不断在成长,学生有了很大的变化,家长的教育意识也有了很大提升。如今,单一的家校沟通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家长、教师三者在不同方面的需求,只有创新家校沟通方式,强化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才能实现学生健康、全面发展这一教育目标。基于此,本文开展了关于新时代下创新家校互动方式的课题研究,希望能够给予相关教学工作者以一定的积极启发。

[关键词] 家校共育;班主任;学生;创新;互动

学校和家庭是对学生成长影响最大的两个场所,大部分学生在成年之前,接触最多的就是学校与家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又反过来影响着家庭教育,促进家庭教育发生变化。在家校合作与共育方面具有权威性指导意见的马忠虎老师,曾提出家校合作就是促使家庭与学校相互合作,形成更大的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教师在学校教育学生时能获得家庭的支持;同时,家长在教导孩子时也能获得学校更为专业的指导。针对当前大部分学校的家校合作方式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这一问题,本文结合一些实际情况,谈谈如何创新家校共育。

一、建构家长与学校整合的育人目标

在培育学生方面,学生家长一定要与学校有着共同的目标。新时代下,社会不断发展,对人才的标准也越来越高,以往的应试教育已经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脚步,表现出诸多弊端。但是部分家长与学校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个问题,在育人目标上存在偏差,这就会导致学生与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出现行为偏差。如一部分家长,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家庭,因为认识水平有限,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每次与孩子的班主任进行沟通时,围绕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对家长进行有关孩子思想动态、性格品质问题探讨时,得不到家长的反馈,更不用说双方良好的互动了。还有的家长认识比较片面,对学生的家庭教育不充分,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孩子的教育就应该是学校负责。再有,一部分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意识虽然提高了,却与学校的育人目标相差甚远,出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完全割裂的状态,导致学生无所适从,产生困扰。因此,育人目标的一致性,是开展有效的家校互动的前提。对此问题,班主任和家长都要树立“全员育人”的思想意识。班主任特别要向学生家长渗透家庭教育的理念、传播科学的育儿经验,家长需要不断提高意识,理解班主任的教育行为,给予班主任足够的反馈,达成共识。思想统一,才有行动的同步。

二、创新家长与学校互动的共育方式

1.开展互动创新式家长培训活动,帮助其形成正确的育儿观

互动式家长培训,就是通过教师(主要是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培训家长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例如,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家长,班主任可以与其他教师进行配合,对家长进行不同主题的培训。针对刚入学的学生家长,举行新生家长培训与指导,特别要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这一阶段儿童的性格特点做详细的讲解。因为刚入学的小学生,进入了一个新的环境,与幼儿教育不同,学生要承担更重的学业,身体和心理都要尽快做出很大的调整,才能适应小学生活,而班主任与孩子刚接触,对于学生的了解还不是很全面,特别需要家长的力量。对于一些专业育儿知识,家长可以和班主任进行讨论。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在生活经验、知识背景方面都与班主任有很大的不同。有些家长教育孩子是比较成功的,班主任通过与家长的互动,除了对学生有更为全面、综合的认识外,也可以学到一些家长特有的育儿经验,这对于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例如,邀请班级某个学生的爸爸,来分享一下如何影响孩子坚持长跑锻炼的习惯。摒弃原先单向沟通模式,形成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互动模式,相互之间进行经验交流,才能发现自身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其他人存在的差距,以提升家校共育的实效。

关于针对家长的育儿知识培训,班主任除了开展一些家庭教育主题的指导活动之外,还可以借助校内外专业心理教育方面的力量,邀请专家来校做客,进行专题讲座,以帮助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有更为全面的认识,提升家长的认知水平。家长可以针对自己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专家、班主任进行探讨,这能促进家长与教师的共同成长。

2.组建家长委员会,与班主任共同对学生进行管理

充分发挥家长的力量,就是让家长参与对学生的管理活动。建立家长委员会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家长委员会作为班级学生家长的代表,要参与学校、班级活动的方方面面,这样才能对学校的教学方针、教师的教学状况、学生的在校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能够在配合班主任工作时更为主动。据调查发现,有些学校在成立了家长委员会之后,家长再配合班主任工作时积极性会明显提高,而且还会主动对班集体甚至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因此,各班班主任要想实现与家长统一合力,一定要充分借助学生家长的力量,让家长在家校共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让每个家长意识到自身的力量是学生成长的巨大推动力量。

3.组织家长参与学生的教育活动,让家长有更多的机会看到孩子的成长

小学生在校期间的很多活动,家长都可以参与进来。家长委员会可以号召家长参与学生的各种活动,不只是作为陪同者,更重要的是成为参与者与学生和教師有深度互动,互相配合,帮助学生共同完成一些具体项目。例如,学校组织运动会时,可以邀请家长配合学生参与一些体育活动,如“亲子接力跑比赛”“大家一起来拔河”等,在增强亲子关系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家庭教育;小学生参与的校外比赛,如省、市组织的一些舞蹈比赛,家长委员会、班主任可以充分动员家长,让家长陪同孩子去参加比赛,同时担任化妆师、摄影师等,让家长发挥一技之长,协助班主任共同管理学生,为学生服务。

学生家长亲身参与学生的各项活动,更能体会班主任管理学生要付出多么巨大的心力,会对班主任有更多的包容,在遇到班主任工作疏忽或者结果不尽如人意时,不会一上来就指责,而是能站在班主任的立场上想问题。如此一来,家校矛盾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减少。

三、优化家长与学校共育的评价机制

总结家校合作经验,对学校与家庭之间相互合作的项目予以评价,是激励双方不断改进的关键。如以一学期为周期,班主任可以与家长委员会共同对家长参与学生活动的情况进行统计,并根据学生的意见,评选出“最负责任的家长”“最受学生喜欢的家长”等,并颁发奖状。获得奖项对于家长来说,是一种激励,对于学生来说,更是一种荣耀,可以感受到自己的父母有多么爱自己。班主任、家长委员会要总结家校合作中的不足,对出现在合作中的问题予以总结分析,才能在一次次的沟通与合作中相互磨合,找到最优的合作方式,共同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沈千一.教育,源自爱——记宁夏银川市第十九小学“随迁子女家校共育”社会调查活动[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0(04):26-28.

[2]张春.基于“互联网+”家校共育的新样态学校建设[J].现代教育,2020(01):29-31.

[3]蒋望春. 家校携手共育学生美好未来[N]. 语言文字报,2019-12-27(011).

[4]李俊艳.家校共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都天府新区锦江小学区级课题“城镇化进程中家校共育的现状及思考”策略之一[J].亚太教育,2019(09):181.

刘彩云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小学语文高级教师,河源市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

猜你喜欢
家校共育互动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①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奥巴马与劳尔本周“互动”
我们的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