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优秀课例

2020-07-29 12:34王万飞
关键词:多元解读中学语文

王万飞

关键词:中学语文;造字法;囚绿;多元解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0)17-0017-05

《囚绿记》课堂实录

教学设想:通过纵向思维、求证思维、求异思维等激发对文本多元主题的解读,提升对文人家国意识和人文情怀的认知水平。

师:同学们好。首先,看PPT上有这样两个字,猜一下,当什么讲?

生:一个是“牛”,一个是“羊”。

师:怎么判断出来的?

生:象形字。(一名学生起立回答)

师:这个读什么?(板书“人”)

生:人。

师:这个字其实也是象形字。古人见面时经常有作揖鞠躬问好的动作。那么,这两个字读什么呢?先来读一下,分别是“休”和“从”。从造字法角度来看,是什么法?

生:“休”就是休息,就是人靠在树边休息。“从”是指两个人一起走,一个人跟着一个人。

师:对,这叫“会意字”,把两个独体字合在一起,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很好!

师:那老师在这个地方要是加上一个口,是什么字呢?

生:囚。

师:什么意思呢?

(学生各自说自己的理解。)

师:“口”的意思就是“围”。把人围起来,围起来之后这个人就失去了自由,所以它的本意是什么?拘禁,囚禁。

师:那我再写一个字(     ),猜猜它读什么,当什么讲。

学生各自小声回答。

师:有同学读“绿”,有同学读成“囚绿”。从汉字角度来讲,一个字是一个读音。有这个字吗?

生:没有。

师:有。有读音,有意义。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陆蠡的《囚绿记》找出答案。

师:作者把这个“绿”囚禁起来是从哪段开始?

生:第八段。

师:从第八段开始写囚绿,真正把“绿”囚禁起来,应该是第几段?

生:第九段。

师:接下来,请大家朗读九至十一段这三段。

(学生朗读。)

师:被囚禁之后,“绿”出现了怎样的状态呢?

生:第九段中说“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一开始长势更好。第十段说“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渴望阳光,朝着窗外。

师:哪两个词体现出这种渴望特别强烈?

生:“总”和“都”。

生:“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第三个状态是“病损”。

师:“绿”的生命颜色和活力在逐渐消退。为什么一开始它反而比外边长得快呢?

生:因为这个枝条刚进到室内时,可能不很习惯这样新的环境,它想去试探一下。

师(微笑):试探地先长一长,看合适不合适。

生(微笑):嗯。

师:其他同学怎么理解这个问题啊?

生:我认为在这里会给它挡住风雨,它就长得更快了。

师:环境更舒适。

生:我认为有内因和外因。内因是作者因为喜欢这个枝条,给它更多的关注,悉心照料绿枝条,长势会更好。外因是房间条件更适合它生长。

生:我不同意他的观点。因为绿色植物需要阳光,房子里也没阳光,所以它需要更多养料来支撑生长,一开始长得快是为了更好生存下去。

师:同学们,这样解释就更合理些了?

生(齐说):对!

师:绿枝条被囚禁起来后,发展形态是越来越好还是消退了?

生:消退。

师:所以关起来的“绿”,读成什么?我觉得他可以读成“凋”,“凋零”或是“凋谢”的意思。同学们的想法呢,分享一下?(带着期盼的眼神)

生:我觉得读成“违背”的“背”。违背了植物的生长原则和自然规律。

生:我觉得读成“困”。被困在房间里失去了自由。

生:我觉得读成“抗”。“绿”一开始生长是为了向外界表达“抗拒”。

生:我觉得依旧可以读作“囚”,就是把“绿”给囚禁起来了。

生:我觉得读成“魔”。文中说“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也就是说,当作者把绿“囚禁”起来、关起来时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

师:大家分析得各有道理。作者又为什么要把“绿”关起来呀?

生:喜欢和爱恋这个绿枝条。

师:文章哪几段表达了?齐读一下。

生:四、五段。

(学生朗读第四、五段。)

师:读得很整齐。哪位同学说一说,作者是怎么表达自己對绿的喜爱呢?

生:从“把我的心等焦了”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对绿的喜爱。

生:第五自然段第三行,“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运用比喻,把自己比作鱼,把绿色来比作雨水,说明绿是他生命的必需。夸张的比喻,表达了对绿色的喜爱。

生:第四自然段最后一行,“我瞥见这绿影,感觉到一种喜悦,便毫不犹豫地决定下来”,作者只看到了一片绿影,就决定选这个房间,表达出对绿之爱。第五自然段倒数第二行,“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作者不仅把“绿”当成植物看待,更是当成了知心朋友。

师:分析得太棒了!喜爱绿,可以与它隔窗而望,为什么非要把它囚禁起来呢?

生:自私。

师:第八自然段“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作者将绿枝条“囚禁”起来有哪些原因,讨论一下。

(学生进入讨论环节)

师:好,请同学们来说一下。

生:首先是作者要让绿色跟他更亲近、更亲密。文中说“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师:哪个词出现频率很高?说明什么?

生:“我”。说明了“我”的自私。

师:好!其他呢?

生:老师,我们看到美好的东西时总是忍不住将它占为己有。

师:文本后面说这个绿枝条被囚禁之后,逐渐失去了生机和活力。可作者没有改变,为什么?

生:我认为作者还是出于对绿色深深地喜爱。

师:爱它,就要把它囚禁?

生:第八自然段的二、三、四行,作者不仅因为喜爱这个绿色,他处于一种比较消极抑郁的状态,而绿色是希望和生命(的象征),接近绿色,帮助自己改变这种状态。

师:说得很好啊!我们一起往下看,随着“绿”的对于“囚禁”的挣脱,作者还逐渐地生出了一种什么?

生(齐答):魔念!

师:如何理解?

生:第十一自然段,“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我认为作者这样做,像是找一个同病相怜的病友。虽无亲热,但他喜欢这绿色几乎到了一种极致地步,便生出魔念——不放走它,让“绿”陪伴自己,让自己不再孤独。

师:很棒!何为魔念?明知是错误的做法,但我就是不放!这种自私太可怕了!作者这种喜爱应该说从一开始瞥见那抹绿影,到感受到那片绿色,再到把绿色当成自己的挚友,感情逐渐加深。可以说是一见倾心,二见倾情,三见定终身啊!但随着这种爱不断“升级”,作者有没有把控好?

生:没有。

师:对,不仅没把控好,反而生出了自私的念头,甚至变成魔念。体现出人性中的什么?

生:恶。

师:这也是人的本性之一。作者把“绿”关起来后,是不是一直都感到很快乐呢?

生:不是。

生:文中说“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第十一自然段中,“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说明作者不快乐,甚至不能原谅自己。

師:作者在把“绿”关起来的同时其实,也把自己关起来了,这个字(    ),读什么,作何解释?

生:我觉得读成“私”,把自己囚禁起来,是因为自私。

生:可以读成“难受”的“难”,囚禁绿色,双方都不快乐,这会让作者感到难受,我们都向往自由,肯定很难受。

生:还可以读成“困惑”的“惑”。作者此时不知道是该让绿色回归自然还是留在自己房间。

生:我认为可以读作“痴迷”的“痴”。因为他对这个绿色已经爱到痴迷的地步,然后才有了囚绿的做法,是痴迷事物的典型做法,是不对的。

生:可以读作“反馈”的“反”。他将“自私念头”强加到这个植物身上后,伤害到了植物,而这种伤害最终也会“反馈”到他身上。

师:大家都说得好,有理有据!我们知道作者把这个绿关起来是因为私心和魔念。可以把它读成“私”,是一种私心在作怪。而当他把自己关起来时呢,其实他也意识到自己的不快乐,对作者而言,在进行着自我的反省。(学生纷纷点头)文章最后说,在离开北平时作者怎么做了?

生:放走了这个“绿”。

师:作者说,“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么?”那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感慨呢?

生:感觉有一种愧疚。老师,我觉得这是作者更高层次的一种认识,对吗?

师:对!通过“关绿”和“关住自己”这样的过程描述,作者其实是在给我们展示对人性的一种思考或者说是对人性的反思。

师:大家想象下,如果陆蠡先生今天坐在这里,跟我们一起来听老师的讲解,你觉得他会同意老师的观点吗?

(有的同学说会,有的同学说不会。)

师:有可能不会,因为我们解读文本要做到什么?

生:知人论事。

师:对!(伸出大拇指)文章哪句话提到了写作背景?

生(齐读):“卢沟桥事件发生了!”

师:卢沟桥事件,象征着全面抗战的开始!大家思考一下,结合这个时代背景,追求阳光与自由的“绿”,可以象征什么?

生:我觉得象征着当时永不屈服于黑暗的中华民族!

师:你真棒!假如说我们是和陆蠡同时代的人,读到这篇《囚绿记》,会想到什么?

生:一起抗战!

师:是啊!(满怀感慨)一两枝绿枝条尚且可以为了阳光和自由去抗争,那么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怎能忍受在日本的铁蹄下生活呀?!

生(齐答):不能!

师:所以我相信在当时这种抗日救国的年代里,《囚绿记》一定有着照亮民族心灵的作用!这个字(      ),大家觉得应该读成什么?

生:我认为这个字应该念“起来”的“起”。象征我们中华民族奋起抗争日本侵略者!

生:可以读成“保卫”的“卫”。就是我们在各方面都把祖国保卫起来。

师:奋起反抗,那可以读作“反抗”的“抗”。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陆蠡先生确实是一个大无畏的革命战士!

当时,他和一些有志青年,在上海租界秘密进行抗日文学活动。一天,日本宪兵队去了租界,把所有资料都查收了,陆蠡毅然决然地奔赴到日本宪兵队去要资料,结果被捕。1942年的3月到7月,日本宪兵队对他进行了长达4个月的严刑拷打,但他始终没有低头!在陆蠡身上,我们同样能看到当时中华民族奋起反抗的精神!

这里有一段陆蠡和日本人宪兵队的对话。今天,老师平生第一次演反面人物。我来读日本人问话,同学们读红字部分陆蠡的回答。大家尝试把陆蠡当时那种不屈不挠的气概读出来!

师:你爱国吗?

生:爱国!

师:赞成南京政府吗?

生:不赞成!

师:日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国?

生:绝对不能!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好!《囚绿记》既表达了作者敢于抗争的精神,也是当时中华民族抗争精神的深切的表达!

德国的汉斯罗伯特劳斯曾经说过一句话,“作品的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要在读者阅读中实现,而实现过程,即是作品获得生命力和最后完成的过程。”意思是说,不同的人面对同样一部文学作品,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会产生不同的灵魂共鸣。

同学们,通过解读《囚绿记》我们既看到了作者对人性的反思,也看到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抗争精神。在烽烟四逼的危急时刻,作者不仅写爱绿,更赋予“绿”时代的象征意义。

透过这扇镶嵌着六角形玻璃的圆窗,我们看到了那抹令陆蠡先生终身难忘的“绿色”。读了《囚绿记》,我们能看到作者表达的对人性的深刻反思及对民族不屈抗争精神的讴歌!同时我们也体会到这位伟大的散文家那种细致入微的文人情怀和铮铮铁骨的家国意识。

所以,对人性的反思和对民族精神的讴歌,是我们今天解读出来的两个主题。深入解读,也许会有第三种解读、第四种解读甚至第五种解读!这就是多元解读的魅力,也是多元解读的美。

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教学反思

一、没能及时对学生的回答加以有针对性的评价,应该勤于表扬与纠正。

二、对话朗读部分,可以再重复与总结,以强化课堂效果。

名师点评

让思维训练贯穿散文阅读的三个层次

阅读教学有文字层面、文学层面、文化层面三个层次。落实这三个层次的教学,需要教师从文字、文学和文化层面,构建贴近学生的阅读程序,设计驱动深层阅读的任务,激发思维、启迪思考,培养学科素养,从而促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王老师执教《囚绿记》,以任务驱动阅读、以思维贯穿教学、以层次提升效果,起到了引领与示范作用。

一、迁移思维激活文字层面的教学

从造字法入手,以推测字义为任务,“囚”字的意思自然就明确了,巧妙地走向文本,完成了分析题意的任务。

导入环节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合理推测词语含义。结合上下文推测词语的语境意是阅读能力提升的必经之路,也是思维训练的载体。以词语读音与语境意推测为主要任务,设计以加框的“绿”“己”“华”为研究对象,在反复走进文本的过程中推测读音与意义,激起兴趣。

主问题明确,任务具体,小问题组成问题串,串成思维链条,推进阅读向深处发展。

二、发散思维丰富文学层面的教学

怎样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表达个性化的解读结果,需要设计教学活动。

教师通过再写一个字(     ),猜猜它读什么?怎么讲?打开《囚绿记》,从中找找答案。

带着“好玩”的任务走进文本,学生的思维开始了“运动”。他们各自找到了答案:

(1)读“凋”,“凋零”“凋谢”之义,是说生命状态在逐渐地减弱。

(2)读“背”,违背了植物的生长的原则或规律。

(3)读“困”,因为它远离了阳光与自由。

(4)读“抗”,“绿”生长是为了向外界表达它在抗拒。

(5)读“囚”,把“绿”给囚禁起来了。

(6)读“魔”,作者把绿“囚禁”起来,是为了满足私欲,这种自私上升成了“魔念”。

思考与分析的角度不同、侧重点不同,层次也会不同。此环节在于让学生多参与、深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在于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对文学作品做多元解读,在分析内容的基础上找到合理的解释。

三、求证思维内化文化层面的教学

散文不管是采用借景抒情还是寓情于景,都要结合写作背景与作者际遇,以达成读者的认知与作品的表达、作者的初衷实现一致性或趋同化。认同了作者,才会体会字里行间的丰富内涵。

把自然生长的鲜绿枝条“囚”起来,似乎不大合乎人之常情;之后又把它释放出去,更是费解。这“寻绿——赏绿——囚绿——释绿——怀绿”的过程,展示了人最真实、永恒的一面:对和平安宁的期盼。

“卢沟桥事变发生了”,作者离开北京,也提前释放了绿,其实也是释放了自己。至此可以说,作者在写绿,更是借绿来写自己,写民族!质朴的文字下,隐藏的是不屈的民族气节和浓重的家国情怀!文化意义全盘托出,是教师的表白,更是师生的共鸣。求证思维,让推断明确了依据,让认知融入了文化、让视域拓宽了视野、让情怀增加了分量。

高效的课堂源于对学情的把握、对教学任务的设计、对学习进程的驱动、对解读层次的推进、对师生互动的调控和对思维训练的落实。

(點评:石家庄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李慎)

猜你喜欢
多元解读中学语文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浅谈中学语文多元解读
走进作者,多元解读阅读文本
多元解读文本 张扬学生个性
基于语文教学视阈下的文本解读
人教版七下第五单元写作·勤于修改
语文阅读教学融切入点于板书设计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