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辉 宋颂
摘 要:高考历史试题中,非选择题所占比重日益增加,不少备考策略是关于如何解答非选择题的方法,甚至是捷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一些方法反而把学生引入了答题的误区,造成了对思维的禁锢。教师以高考考查方向为源,分析解答非选择题的根本所在,才能帮助考生正确培养历史答题能力。
关健词:高考历史;非选择题;解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0)17-0009-04
众所周知,历史高考题长久以来只有两大类题型,即选择题及非选择题。2020年参与新高考的省份的高考模拟题,非选择题分数更是占到55分,比重增加。可见,非选择题对于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或者说对于历史成绩,无疑是越来越重要了。
当然,对于如何解答非选择题,也算是老生常谈的话题,看过很多有关解题方法的文章,也听过很多老师的试题讲评课,大多是总结题型,形成套路,学生即可照猫画虎。殊不知,历史试题,并非理科公式可以直接套用,一味追求技巧和套路,只能使学生陷入死框以致难有突破,更甚者,束缚学生的思维,与考题要彰显的意图南辕北辙。
一、解题误区
常见解题方法一:审题公式。即对问题结构化,把问题分为如提示语(答题方式)、限定语(时空范围、条件性质等)、中心语(回答对象)、示答语(回答内容)等。
这种审题方法,意在防止出现审题错误,但如果学生对每道题都先做这样的划分,无疑是给学生加了几道分析结构题,首先时间上是一种负担,思路上也不见得更加清晰,有很多同学反应是越绕越乱。高考很多设问一目了然,如2019年全国1卷42题,
如果学生对每一问题都教条地去套用审题公式,无异于画蛇添足。
常见解题方法二:总结答题公式。如,回答历史原因公式(见表1):
虽然此公式,试图归纳所有原因的因素,考虑不可谓不全面,但在考场上实际应用性如何?原因类试题是常见问法。如2019年全国1卷41题两问就都问到了原因(见表2)。
从高考的参考答案上看,尤其在回答第一问的原因时,都只需要一两句针对性的分析,如果学生去套用公式作答,反倒造成桎梏。
还有如,比较题公式(比较项=背景+原因+过程+特点+结果+影响+性质等方面)、影响题公式(影响=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外交)+(积极+消极)+(国内+国际)等等,不再一一例举。试问,如果每题都去思考公式内容套用一遍,不但时间不允许,而且会影响学生针对性回答问题。笔者也没有见过一个高考题答案,是按以上公式做答得高分的。
二、试题之本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解答历史非选择题,要想达到“治本”的效果,首先,溯本求源,搞明白命题的意图,也就是问题之所以设成为“问题”的原因。
2016年考试中心公布了高考评价体系,明确回答了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即大家熟知的“一体四层四翼”(2016年10月11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在《中国教育报》发表署名文章《探索构建高考评价体系 全方位推进高考内容改革》。对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和命题改革的重要性进行了权威解读,并对2017年乃至今后几年高考的考查目标、考查要求进行了详细阐释,具体回答了高考“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
为什么考?
——“一体”:“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
考什么?
—— “四层”:“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
怎么考?
——“四翼”:“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
以2019年全国卷及北京卷历史试题非选择题为例。
表3列举了2019年全国卷及北京卷部分试题设问的形式,而且对近几年高考题设问,一并进行归纳,可看出主要呈现以下几种情况:
无论题型如何变,万变不离其宗,所有不同形式的问题设问,包括创新性的、开放性的试题,其目的都是可以较好地体现“一体四层四翼”,主要是为考查学生是否可以综合运用学科知识、独立思考能力,多角度观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指出”“概括”“说明”和“论述”等不同设问的重点并不是搞清这些概念的区别,而是看考生能否分析清楚历史现象背后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及怎么看)”的问题。也就是说,“指出原因”“概括原因”和“说明原因”的本质都是要搞清 “原因”,重点并不是搞清“指出、概括、和说明的区别,作为历史试题,要紧紧把握历史素养的方向,而不是纠结于试题用词。
同样,答案的制定,也要以高考参考答案为参照,从而找到命题人所考查问题的真实目的。以表2中的试题及答案为例,可见高考答案往往简单扼要,运用所学知识和材料有效信息说明问题即可。得分高低,主要取决于考生基础知识是否扎实,解读信息的能力及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这些能力的培养,更多的是需要平时的积累,所谓的技巧、捷径必须建立在知识、能力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说到底是要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培养出历史核心素养及核心能力,才是以不变应万变之策。这是首先要澄清的一点。
三、解答之本
在限时考试如此短的时间内,如何考查出一个人的历史知识储备和历史研究能力。通过让考生分析新史料,解读某件已知或未知的事情,不失为一种较有效的方式。解读的方向不外乎事件的“是什么(状况、特点、异同、变化、过程)、为什么(原因、理由、背景)、怎么样(作用、意义、影响)、怎么看(评价)”等。分析新史料,需要在平时训练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读历史事件,则更多的需要培养历史思维。最后结合所学,用学科语言有条理有逻辑地阐释出来。众所周知,历史学科考查的四个基本能力要求为“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通俗理解这四个学科能力,獲取和解读信息考查“是什么(依据材料)”,调动和运用知识考查“用什么知识做答(结合所学)”,描述和阐释事物考查“用哪些词做答(表述逻辑条理)”,论证和探讨问题考查“用什么思维方法答(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方法论)”。并不否认,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是有方法可以训练的,比如对文字材料划分层次,找关健词、句,提高阅读的速度。对图表材料的各项全面比对等。
在运用史材阐释时,也要注意把细节性、具体性、描述性的词语概括提炼为宏观抽象的学科术语。如要用像“增多/减少……提高/降低”“进化/退步”等趋势化、理性化、定性化表述取代定量描绘的具体数额或描述性形容词。
而历史思维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原则。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和阐释坚持唯物史观的重大意义。“首先,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最伟大的运用成果。其次,唯物史观是发展史观,是科学评价历史的金钥匙。第三,唯物史观是“矛盾”史观,讲求新陈代谢、否定之否定,是找准改革着力点的显微镜。第四,唯物史观是人民史观,深化改革必须把群众路线作为力量之源。第五、唯物史观是联系史观,改革既要利用外部资源,也要排除外部干扰和破坏。”
唯物史观也是历史学科首要的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核心素养指出,“能夠了解和掌握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学习、探究中,并将其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因此,掌握和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如辩证观、发展观、联系观、矛盾观,阶级观、人民观,实践观、规律观等才是解决新问题的根本。
下面以2019年全国2卷45题为示例加以分析:
材料 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后,推行“四民平等”,中下级武士被列为士族,并在士族中占绝大多数。给士族支出的俸禄占政府财政收入的25%以上,①政府负担沉重,多次采取措施进行改革,最终以30年期公债的形式,一次性解决。②许多士族将所得公债债券投入到经济领域,但多因不善经营而失败,③急剧没落,生活艰难,对政府极度不满。1877年,明治维新的功臣西乡隆盛在多数士族的拥戴下,③发动了大规模武装叛乱,对政府构成严重威胁。政府派兵镇压,史称“西南战争”。⑤战争历时8个月,以政府的胜利而结束。武士阶级逐渐消亡。
——摘编自(日)坂本太郎《日本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下级武士在明治维新前期和后期的作用及其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治政府在“西南战争”中取胜的意义。(6分)
参考答案:
(1)作用:前期为推动领导力量,后期为阻碍反对势力。
原因:
前期:在武士阶级中地位低下,俸禄微薄,接触西方思想,反对幕府。(结合所学)
后期:明治维新改革的深入触及到中下级武士的利益,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被取消;难以适应向近代社会的转变,生存艰难。(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2)保证了明治政府的稳定;有利于改革的推进;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
从上例分析可见,问题是否能答全答准,更主要建立在对知识是否熟悉和是否具备历史思维能力。总之,解答好非选择题,功夫要下在平时,把“本”抓好、用好,才是万全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