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爱华
摘 要:当前的社会需求更多专业能力较强的技术型人才,其心理健康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要想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就需要技工院校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保证学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技工院校;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特征; 心理健康问题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8-173-001
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需要引起关注的重要问题。在校园内,很多学生都拥有较好的心理品质与人际关系,但是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技工院校必须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和素养,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
一、技工院校学生心理特征分析
(一)缺少较强的学习动力
很多技工院校的学生大多经历过较多的失败,如中考的失败或高考的失败。在中学阶段,其学习成绩相对较差,具有较强的自卑心理,长期处于被同学、家长看不起的状态中,听着他人的责备,看着来自他人歧视的眼光,因而非常容易夸大自己的不足和缺点,认为自己做什么都不会做好,做什么都不对。学生对自己素质和能力的评价始终保持较低的水平,认为自己不如他人,因而会出现破罐子破摔的情况,缺少充足的学习动力,也不具备较强的信心。
(二)缺少较强的爱心
技工院校的学生普遍都是独生子女,生活环境相对较为优越,处于衣食无忧的情况,并且受到家人的宠爱,逐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认识,做事通常都是从个人的角度出发,不愿估计他人的想法,也不够关心集体利益,对家长和教师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也不够关心自己的同学和朋友,习惯支配他人。有些学生会采用捣乱、炫耀、恶作剧等方式,来展现自己,获取更多人的关注,满足虚荣心。
(三)缺少较强的团队意识与合作意识
技工院校的学生往往具备较强的自卑意识,也会出现自卑的倾向。在步入学校后,其对学校采用的教学方法、教育思想、规章制度、管理体系等无法很好地适应,甚至可能会出现较强的排斥感,不愿主动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甚至会躲避人际交往,不够信任班主任和教师,经常独来独往。在遇到问题时,也不愿寻求他人的帮助,宁愿生活在网络生活中,因而其缺少较强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四)缺少明确的理想和追求
技工院校的学生在之前学习的过程中,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部分学生认为自己进入技工院校后,在未来也将无法获得很好的发展,只能进入工厂成为一名工人。因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呈现出不够上进的状态,课余时间都用来玩游戏,无法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也无法适应日后的工作。
二、影响技工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生理性因素
技工院校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无论是身体的发展,还是心理的发展都将进入高峰,性发育成熟就是最为关键的特征。目前,技工院校的教学往往放在文化课、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中,缺少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
(二)心理性因素
如果学生与自己的父母、同学、教师之间未能进行良好的沟通,那么就会使其产生无助感和自卑感,非常容易出现各式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很多学生都是被逼无奈才步入技工院校中,无法正确看待自己的劣势和优势,容易出现故步自封的情况,一直对自己存在错误的认知,失去自信心。
(三)社会性因素
社会上的各种因素也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1]。在信息化时代中,网络技术给教育行业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也吸收了较多消极、积极的信息。技工院校的学生经常接触网络,也会接触到网络上多样化的信息,过多消极的消息会影响到学生的精神状态和生活状态,也会影响到其工作的选择。
三、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分析
(一)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1.开展探究活动。技工院校的教师需要全面了解该阶段学生的心理状态,了解其容易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如考试焦虑、厌学、恋爱等,并了解出现这些心理健康问题的前因后果。教师需要让学生认识到这些问题具有普遍性,能够正确看待自己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能够学习更多调节情绪的方法。
2.心理训练活动。心理训练活动指的是构建三人以上的心理团体,开展相应的心理训练。在此训练中,学生既可以表演教师的角色,也可以充当学员的角色。在开展心理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对方的想法和感受,还能帮助为存在相同困惑的同学提出相应的建议。
3.自助式的心理辅导活动。自助式的心理辅导活动指的是,学生既可以作为被辅导的对象,也可以成为辅导他人心理问题的优秀辅导师[2]。技工院校的学生虽然并未接受系统的培训活动,也未能掌握多样化的咨询技巧,但是其乐于助人、真诚坦诚,容易与同学产生情感共鸣。自助式的心理辅导方式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关系,也会取得较好的辅导效果。
(二)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无论是在何种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应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需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还应当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应变能力[3]。教师在上课时,需要通过思维训练、积极暗示、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能够不断完善和优化自己的心理品质。教师需要切实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让学生更加信任自己的教师,获取更多的正能量。
总而言之,相对于其他学校的学生来说,技工院校的学生相对较为特殊,其心理正处于较为复杂的状态中,容易出現较多的变化。学生的心理正向成熟的方向稳步发展,但仍未真正成熟,既存在较为积极的一面,也存在较为消极的一面。因此,技工院校必须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参考文献:
[1]崔灿.新时期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J]心理月刊,2020,15(12):70
[2]构建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设全员心育环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11):81
[3]王晓旸.高职在线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20(10):22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