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模式,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

2020-07-27 16:38苏萌荃
现代营销·理论 2020年11期
关键词:产业振兴发展模式乡村振兴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从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到今年经历了两年多的时间,乡村振兴工作成效显著。2020年,乡村振兴要实现阶段性目标,必须要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乡村要想振兴发展,产业必须兴旺。因此,要创新发展模式,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

关键词:创新;发展模式;产业振兴;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具体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今年是2020年,乡村振兴要取得阶段性目标。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路径,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和乡村组织振兴。其中,产业振兴是关键,为其他四项要求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只有产业兴旺,才能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才能带领村民发家致富。产业振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因此,本文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展模式进行探索。

一、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

乡村实现振兴发展,达到全面小康,关键不在于乡村振兴做得好的典型村庄,而是在于“短板”村庄。这些村子往往缺乏资源、地理位置偏僻、资金不到位、劳动力水平低下。这类村子不具备发展条件,要想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较为困难。而且村民的文化水平较低,自主经营能力较差。因此,需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把农民聚集起来,集中力量办大事,通过统一的经营管理和专业的技术指导,提高产能产量。因此,可以成立农民合作社,通过将农民联合起来,将劳动力、土地、资金组织在一起,形成规模效应、品牌效应,推动农业市场化发展。加入农民合作社,农民的收入会有显著提高,生产成本降低,销售渠道更加畅通,统一销售减少中间环节,使得销售价格进一步提高。人多力量大,大大增加凝聚力,同时可以抵御风险。农民合作社采取自愿民主的原则,成员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入社、退社自由,地位平等,管理民主。成员不但经济收入得到增加,同时有效保证了农民主体地位。同时,为了保证合作社有序运转,需要有一个带头人或者牵头组织。党支部就是这个重要的牵头组织,由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起到引领作用。要大胆探索创新组织运营模式,比如形成“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或者“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党支部及带头人要在充分考察调研基础之上,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发展产业,比如发展蔬菜、水果等特色种植业,带领村民将产业做大做强。总之,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发展,将广大村民有序组织起来,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齐心协力谋发展。

二、龙头企业带动,振兴乡村产业发展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指以农产品加工或流通为主,通过各种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户相联系,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规模和经营指标上达到规定标准并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的企业。龙头企业形成一定的规模,并且有庞大的资金投入,注重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因此,农业现代化水平高,种养殖技术先进,走在行业前端。地区产业振兴需要龙头企业的带动。由于农民知识水平有限,分散经营的情况仍然存在,抵御风险能力较弱,而龙头企业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将分散的农户聚集起来,起到牵引作用。同时,可以给予农户专业的种养殖指导,提高质量产量,帮助农户增收。因此,要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首先,政府相关部门要给予龙头企业政策支持,比如,财税方面要给予支持,提供税收优惠政策;金融方面要给予支持,提供融资服务、借贷服务;用地方面要给予支持,提供农业产业化用地政策等。通过提供政策和服务,培育壮大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次,要对龙头企业进行教育培训,培养龙头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政府对其提供的各种服务,给予的优惠政策,在帮助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也是希望他们能够带动农户发展起來。因此,龙头企业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也要有带领村民致富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最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产业振兴,需要创新经营模式。龙头企业带领农户发展产业,不能局限于单一的发展模式,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比如,可以打造“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模式。

三、探索家庭农场模式,推进产业集聚发展

家庭农场一词来自欧洲和美国,多数家庭农场是由原来的种植、养殖大户发展而来的,是专业大户升级版。因为家庭农场在种植、养殖业中具有显著的优势,经过多年探索,在我国家庭农场也逐渐发展壮大起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种田大户通过土地流转和承包进行规模生产,这也是家庭农场产生的初步探索阶段。直到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公报中首次出现家庭农场一词。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家庭农场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见对家庭农场的重视程度大幅提高。家庭农场模式把农民聚集起来,具有生产专业化、凝聚力强、生命力旺盛等特点。由于生产规模化、系统化,故生产技术水平高,能够提供高质量农产品。家庭农场作为单一产业,其附加值并不高,因此,要探索“家庭农场+”模式,推动家庭农场多样式发展。比如,在家庭农场基础上,发展创业农业和休闲农业,以家庭农场为核心发展乡村旅游。

四、培育特色小镇,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乡村产业发展要有自己的特色和亮点,有特色产业的乡村可以打造特色小镇。而且特色小镇可以作为连接城乡的纽带,有利于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深入挖掘本地的特色资源,以乡村文化、生态环境、地理区位等优势为基础,实现产业融合。以往农村主要以发展农业为主,农民通过种养殖获取收入。收入渠道窄,收入来源不固定。通过建设特色小镇,可以拓宽发展道路。特色小镇以特色产业为核心,同时引进配套产业,吸引工业和旅游业项目入驻,也为村民增加了就业岗位。总之,通过建设特色小镇,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以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卓武扬,蒲晓玲,宫兴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21-25.

[2]袁树卓,刘沐洋,彭徽.乡村产业振兴及其对产业扶贫的发展启示[J].当代经济管理,2018(09).

作者简介:

苏萌荃,1989年10月,女,汉族,辽宁铁岭,中共铁岭市委党校,讲师,经济学方向。

猜你喜欢
产业振兴发展模式乡村振兴
论如何促进当前景德镇陶瓷产业振兴
“两南”临夏定西脱贫攻坚与城镇化建设中产业兴旺和特色小镇建设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下江苏特色小镇建设问题研究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产业振兴
我国微型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路
基于山东生态农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