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中医医院,甘肃甘谷 741200)
急性阑尾炎是一种急腹症,该疾病多由胃肠功能障碍、细菌感染或肠梗阻所致,患者表现为右下腹痛、发热、腹部压痛或反跳痛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引发脓肿、腹膜炎、化脓性静脉炎,严重危及生命健康[1]。目前,外科手术是急性阑尾炎治疗的主要手段,以往采用传统阑尾切除手术,虽治疗效果显著,但腹部切口较大,患者术后恢复缓慢,还会在腹部留下瘢痕[2-3]。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术式,不但能减少腹部组织创伤,而且能准确定位阑尾,并将其彻底切除,也能让患者快速恢复,缩短住院时间,给患者带来切实的临床效益[4]。 鉴于此,该研究选择2016年7月—2019年8月该院收治的8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开展探究,对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对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效果与康复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选择该院治疗急性阑尾炎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选用的术式进行分组,将采用常规手术治疗的患者纳入参照组(n=例),将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患者纳入研究组(n=例)。 所有患者对该研究知情,并签署研究知情协议书。 研究组单纯性阑尾炎15例,坏疽性阑尾炎14例,化脓性阑尾炎15例;年龄24~62岁,平均年龄(39.68±10.42)岁;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4例。 参照组单纯性阑尾炎15例,坏疽性阑尾炎15例,化脓性阑尾炎14例;年龄24~62岁,平均年龄(40.43±10.79)岁;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手术治疗适应证;年龄>18岁;临床资料完整;治疗依从性良好;经B 超检查确诊为急性阑尾炎。排除标准:交流障碍者;合并其他腹部疾病;手术禁忌证者;中途退出研究者;凝血功能障碍者。
参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腹切除术治疗,术前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于腹部建立6~15 cm 切口或3~7 cm右侧埋石切口,探查阑尾,并分离分离系膜,避开阑尾动脉;再结扎阑尾基地部,将阑尾切断;最后,对患者进行切口缝合以及阑尾残端包埋。
研究组接受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术前给予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于肚脐下缘或上缘建立1 cm的弧形切口,置入气腹针,建立二氧化碳(CO2)气腹,置入10 mm 的Trocar, 维持气腹压在10~14 mmHg。其次,放置腹腔镜,采用腹腔镜观察阑尾及其周围组织情况,明确阑尾具体位置,将10 mm Trocar 放置于患者脐和左侧髂前上棘连线外1/3 处附近无血管区域,分别作主、副操作孔,采用卵圆钳推开患者的回肠、小肠,便于探查阑尾组织,同时及时清理腹腔积液,保持术野清晰;然后,根据钝性分离法原理,对大网膜和肠管粘连的阑尾组织充分剥离,采用双极电钳或超声刀分离系膜,将阑尾动脉彻底切断,再使用可吸收线对患者的伤口进行缝合。术后,护理人员根据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的切口敷料是否存在渗血、渗液等情况,并帮助患者用干净无菌的毛巾擦洗切口周围皮肤,避免切口感染;嘱咐患者切勿剧烈运动,禁止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并多食用富含维生素与蛋白质食物。
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生发生情况(肠梗阻、肠粘连、切口感染以及切口裂开等)。 疗效标准:患者术后24 h 腹部疼痛、发热等症状完全消失,切口无渗血,无疼痛感或疼痛轻微,则评为显效;患者术后24 h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且术后轻微出血,切口疼痛感较明显,评为有效;患者术后24 h 临床症状无改善,术后出血量较多,切口疼痛剧烈,评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 采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评价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 d 的生活质量,该量表内容主要包括生理职能、社会功能、生理机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精力以及一般健康状况、健康变化等内容,总分为100 分,分数越高,则表示生活质量越佳。
使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对该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以[n(%)]、(±s)表示,并分别行χ2检验、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比较总有效率中,研究组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n(%)]
研究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
组别术后排气时间(h)下床活动时间(h)住院时间(d)研究组(n=44)参照组(n=44)t 值P 值4.27±0.458.50±1.6713.290<0.056.20±1.1310.34±1.336.930<0.053.26±0.136.87±1.9713.330<0.05
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研究组术前生活质量评分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参照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术前, 且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4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手术前手术后t 值 P 值研究组(n=44)参照组(n=44)t 值P 值64.69±10.4164.71±10.380.010>0.0594.16±2.5785.74±2.636.140<0.055.5904.000<0.05<0.05
阑尾炎是一种外科急腹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良饮食问题日益凸显,急性阑尾炎发病率也逐渐上升。 该疾病进展迅速,会发生广泛腹膜炎、阑尾穿孔以及肝脓肿等合并症,甚至会影响患者的肠胃功能和生命健康,需要立即采取手术切除治疗[5]。 开腹切除手术是较为经典的治疗方法,但是传统手术对患者腹部创伤较大,而且切口容易引发感染,影响周围组织和器官,导致患者治疗效果大打折扣[6-7]。
临床根据传统手术治疗上存在的弊端和不足,对阑尾切除术进行改进,通过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可有效避免传统手术的创伤性,弥补传统手术的不足之处,而且治疗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8]。 该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 (P<0.05)。该研究结果与孙博[9]研究结果具有相似性(小切口组总有效率为96%, 传统切除组总有效率80%,小切口组总有效率高于传统切除组(P<0.05),该研究表明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不但能减少瘢痕遗留问题,还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这是因为传统手术切口较大,对周围组织产生牵拉伤,容易造成出血情况,影响手术视野,不利于术者彻底切除阑尾,所以治疗效果较差[10];而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切口只有1~2 cm,对腹腔组织、腹壁血管创伤性较小,还能减少脏器与空气的接触,避免受到感染,进而保证治疗质量,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11]。该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 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这是因为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中建立2.0 mm麦氏斜切口,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腹腔脏器的损伤,还能减轻患者切口牵拉反应,进而降低切口周围皮肤组织对脏器的刺激,可最大限度减少对机体正常组织的破坏,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12];另外,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不仅能避免腹部皮下肌层组织的机械性损伤,还能减少神经损伤而引起的疼痛感,有助于促进患者尽早术后下床活动,从有效恢复肠蠕动功能,缩短排气时间[13]。该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并发生发生率高于参照组(P<0.05)。 这是因为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根据术前检查图像,精准明确阑尾具体位置,能够缩小手术切口,还可保持动作轻柔,进而避免阑尾穿孔、破裂而导致腹腔污染,最终使患者切口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得到有效降低[14]。该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术前生活质量评分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参照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术前,且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这是因为在传统手术中医师需直视确认阑尾,以确保病变阑尾得到彻底切除,以缓解患者的症状,这可导致手术切口延长,不仅增加手术室感染的风险,还延长切口缝合时间,增加出血量,减少血清免疫细胞,造成患者术后恢复缓慢,体力和免疫抵抗力降低,从而影响生活质量;另外,传统手术切口长,若愈合不佳,容易在腹部形成瘢痕,降低美观度,进而也影响患者往后日常生活。 而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可克服传统手术的缺陷, 不但能尽量缩小手术切口,而且还能减轻患者切口疼痛感,且不会在腹部流线明显瘢痕,也能增加患者术后的舒适感,促进术后恢复,进而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显著,不仅能够增强患者的临床疗效,还能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缩短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也能减少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最终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