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在德育方面的实践与思考

2020-07-26 14:28沈星妤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生活教育德育教育素质教育

沈星妤

【摘    要】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到:“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好比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通过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寓行为习惯培养于生活和活动中,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  德育教育;生活;素质教育

关于德育的理念我们在幼教的实践中一直在摸索、学习,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的理念对于我们现在的时代也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也仍然对今天的教育和教学具有现实的启迪意义。

一、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幼儿的各种活动中去

3-6岁这一年龄阶段,是幼儿个性以及各种道德形成的最初时期,更是培养孩子们优良的道德品质的初级阶段,爱护幼儿,拥有一颗博大的胸怀去爱每一个孩子,帮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1.注重日常生活,播撒德育之种。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的特征,我们从身边的细节、小事入手,对于身边发生的小事进行随机的教育,运用巧妙的教育机智。

一天,吃过下午的餐点后,甜甜跑过来对我说:沈老师,我看见垃圾桶里有一块饼干,不知道是谁偷偷扔掉的。孩子们没有做声,都瞪着眼睛看着我,谁也不敢承认,第二天,我准备了一些有关饼干制作的材料,让孩子们看怎样制作饼干。通过录像观看及图片了解饼干的制作过程,感知工人们的辛苦。借此契机表扬了两个孩子,我问孩子们:“为什么他们现在吃得多了?”孩子回答我说:“他们以前不爱活动,所以不想吃东西。”这时候我告诉孩子们:“人的饭量会随着活动不活动而增多或减少,还有就是中午吃得太饱,下午吃点心量也会减少,不想吃了。”这时我引导孩子们取饼干的量由自己决定。我用眼角的余光注意到诚诚不出声了,瞪着一双大大的眼睛,看看这个,听听那个,他脸上的表情让我瞬间明白了垃圾桶里的那块饼干多半是他扔的。这时,诚诚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是我扔的,我以后再也不扔饼干了。”我在所有的小朋友面前表扬了他,知错就改是个好孩子!

从一件小事上引发我的思考,我们应当从正面积极引导,让幼儿为自己的成长积蓄更多的力量!

2.继承传统文化,灌溉德育之树。我们班级在设计节日活动时,我充分考虑到幼儿的主体性,尊重幼儿的自由发展,给予每一个孩子充分活动和自我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校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孝亲敬老的活动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我园历来很重视家园共育,加强德育工作。为了使这一良好的传统继续传承下去,让孩子萌发主动关爱爷爷、奶奶们的愿望,增进与老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在美术课上,孩子们亲手制作了美丽的花束要献给爷爷奶奶们,其实一份小小的礼物也是孩子们自己亲手完成,意义非凡!活动中孩子们拥抱老人,为老人敲背揉肩,爷爷奶奶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表情!

节日活动也是班级德育渗透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越来越多的节日活动中我们选一些具有深刻意义的活动让幼儿参与,在亲身体验感知的这一过程中,孩子的内心也将变得更加细腻。

二、创新德育教育,享受诗意生活

“糖”对于孩子的意义可谓非同一般,每当老师奖励糖果的时候,孩子的心中总是充斥着幸福、快乐。在我们班的区域里,有一个区就叫“甜蜜糖果屋”,里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糖纸以及包装精美的糖果盒。区域的导向是兴趣,时间长了,孩子们只是包包糖果,很快便也失去了兴趣。我就在思考,糖纸还可以派上哪些用场呢?那周正是开展“图形碰碰乐”主题活动如火如荼的时刻,以此为切入点,我将糖纸与图形结合,就生成了区域游戏活动“糖纸娃娃”。用“糖纸”做娃娃的身体,“圆”做娃娃的头,添画简单的线条作手臂、腿等,孩子們表现出娃娃身体的不同动态,孩子们也相互点评,发现自己的优缺点。孩子丰富而有个性的画面,生动而形象的语言,让我惊喜!对于新教师来说,是一次积极的学习体验,也更激发了我学习和思考的动力。

三、将德育与家园联系相结合

我们利用各种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去感受去体会,对德育教育也能达到较好的效果。《纲要》的社会领域目标中指出:“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我们在“三八”妇女节到来时,组织了“我和妈妈唱歌曲”“我帮妈妈做家务”“送给妈妈爱的礼物”等一系列活动。幼儿通过参与这种有意义的活动,能够感受妈妈的辛苦与对自己的浓浓的爱,使品德教育在耳濡目染中渗入幼儿心灵,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并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于是,我通过微信群聊、家长园地的宣传以及QQ群和家长随时进行沟通、交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增强集体观念、劳动观念的机会,培养幼儿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热爱集体的道德品质。

3-6岁的幼儿,其道德意识正处于朦胧的阶段,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我们要学会利用身边的可用资源,为幼儿创造一个适宜的德育的环境,让幼儿亲身感受德育的渲染,促进幼儿德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东.框架理论视野下的道德叙事[J].全球教育展望,2015(4).

[2]丁钢.我们如何做教育叙事[N].中国教育报,2015(11).

猜你喜欢
生活教育德育教育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语文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思考
传递真爱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