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燕
摘 要:“因数与倍数”这一课程教学过程中知识点多、概念多,为了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概念与知识点,笔者首先采取分段学习、分层引导的方式,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其次,适当降低知识难度;再次,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发现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因数与倍数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1-072-2
片段一、复习导入,铺垫新授
首先,笔者给学生出示课件中的乘法与除法口算题,让学生再次复习,为因数与倍数教学做好铺垫:
12÷4= 18÷2= 15÷5= 99÷9=
19×5= 17×4= 19×20= 3×50=
学生口算得出答案之后,选择其中一个乘法算式19×5=95,19和5为因数,两个因数相乘得到的结果为两个因数的积,95是19和5这两个因数的积。然后进行提问,随意指出一个乘法算式,比如17×4=68。通过学生对因数掌握之后,便向学生说明19是95的因数,5也是95的因数;95÷5=19,95÷19=5,所以95是5的倍数,也是19的倍数。然后再次向学生提问:12÷4=3,谁是谁的倍数;2×6=12,谁又是谁的因数。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因数与倍数,可以组织小组为时5分钟的讨论,让没有机会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也能够充分的参与到讨论中来。
讨论完之后,我问大家:大家明白因数和倍数之间的关系了么?12还有没有其他的因数了呢?请学生举一个例子,其他同学分别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片段二、自主学习,深化新授
想要熟练应用因数与倍数,首先需要明白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根据上述的例题,我們可以知道,12的因数不止有2和6,还有其他因数,那我们这次再一起找出18都有哪些因数吧!
学生:“老师,18的因数有1、2、3、6、9、18。”
教师:“你是如何找到18因数的呢?”
学生:“用整除的方法,18÷1=18、18÷2=9、18÷3=6。”
教师:“还有学生可以用其他方法找到因数么?”
学生:“我们还可以尝试用列乘法算式,1×18=18、2×9=18、3×6=18。”
教师:“大家都太棒了,那接下来我们要找出18的因数中的最小数和最大数。”
学生再次将18因数从小到大地排列。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熟练的掌握因数,并快速的找到因数,教师再次提问:“大家使用这种方法,再找一下36的因数都有哪些呢?”
指名学生板演,并且当小老师,讲解自己的思考过程,最后总结出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
为了让学生能够知道因数排列错误的现象,笔者在黑板上举出错误的例子,让大家分辨。
教师:“大家看,这样的排列顺序可以吗?”
学生齐声回答:“不可以!”
教师:“为什么不能这样排列?”(请一位同学回答。)
学生:“只用写一个6就可以了,应该是不用重复的。”
教师:“那同学们再用你们的火眼金睛找一下,36的因数中最小的数与最大的数?”
学生:“最小数是1,最大数是36!”
教师:“那同学们经过找因数的学习,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所有因数的最小数都是1,最大数都是他自己。”
教师:“你们还想要找那个因数呢?30、42、46、54……,大家可以自己在练习本上找出这些数的因数,并从小到大依次排列出来。”
学生们经过练习之后,笔者还告诉学生因数的集合表示方式,比如:18的因数。
找因数课程小结:我们练习了找因数之后,大家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不漏掉任何一个因数呢?我们找因数的时候应该从最小自然数1开始找起,然后依次找到它的本身,找的过程中都一对一对,然后我们根据数的大小再对其依次排列即可。
学生掌握如何快速找出因数之后,需要进行找倍数的学习。
教师:“我们刚刚一起找到了18、36的因数,那同学们你们能够找到2的倍数么?”
学生:“2的倍数有2、4、6、8、10、12、14、16、18……,老师我发现2的倍数是找不玩的!”
教师:“为什么会找不完呢?你是使用什么方法找2的倍数呢?”
学生:“我是通过用2分别去乘1、2、3、4、5等等这些数得到了2的倍数。”
教师:“那2的倍数最小数是多少?最大的你能找到几呢?”
学生回答之后,为了让学生更加理解倍数,教师便可再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练习。比如,找到3和5的倍数。
学生:“老师,3的倍数有:3、6、9、12。”
教师:“这样写你觉得有什么问题么?”
学生:“老师3的倍数太多了,我写不完。”
教师:“同学们在写倍数的时候,可以这样写,3的倍数有:3、6、9、12……”
教师再次提问学生是如何找到倍数的,然后学生回答。
为了让倍数的表达更加方便,教师还可交给学生如何使用集合的方式对2的倍数、3的倍数、5的倍数进行表示。
教师总结:“经过我们上边所讲的找因数,我们可以知道,一个数的因数数量是有限的,那同学们你们知道一个数的倍数数量有多少么?”
学生回答:“倍数的数量是数不完的!”
找倍数课程小结: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片段三:课堂总结,巩固新授
经过上述的找因数、找倍数,我们可以知道,2×3=6、6÷3=2
这样的例子是怎么都举不完的,那为了让我们的同学更好的理解因数与倍数,大家能不能提出一种比较简洁的叙述方式,来叙述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呢?
教师在给学生提出问题之后,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字母表示。
比如:q÷b=c,a、b、c都是非0的自然数,那么b和c是a的因数,a是b和c的倍数。
然后根据字母表示的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再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在3、9、15、21、36中挑出两个数进行相乘或相除,并说出等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学生经过思考后做出回答。
教师:“经过这次学习,我们可以知道因数与倍数是属于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学反思】 在这堂课教学中,教师先列出不同的乘法算式,让学生进行解答,并指引学生明晰因数与倍数的含义。然后通过新课导入的方式,加深学生的印象,通过课堂提问互动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因数与倍数的范围,理解因数与倍数属于相互依存的关系。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有问有答的方式,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区禄口第二小学,江苏 南京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