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
摘 要:感恩是中华民族千百年的优良传统,是道德修养的一种体现方式。基于此,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教师应当意识到感恩教育的重要性,有效的促进德育教育质量的提升,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教师可以从感恩教育入手,在德育教育中教导学生学会感恩,拥有一颗关爱帮助他人的心,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精神,如此可以推动学生德育素养得以发展。
关键词:小学阶段;德育教育;感恩教育;价值;实施
感恩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精神素养的体现,新时代的小学生也应该从小事做起,学会感恩,提升自身的美德及修养。如今的小学生大多是80后的孩子,生活在和平年代,很多孩子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不知道父母还有老师的辛苦,并且随着国家教育部门对素质教育重视程度的提升,对小学生德育也越来越关注。
一、当下感恩教育教学现状
感恩具体是指在成长过程之中受到一定程度帮助与关爱并积极进行反馈的一种行为意识,这不单单是一种基础的品德,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与为人处世之道,更是一个人基本道德素养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下社会是一个文明的社会每一个人都应当学会感恩,乐于进行回报与奉献,并能够从中体会到快乐获得感恩,进而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整体感恩氛围。而感恩教育则是通过情绪的理性的传递或是感化,让学生通过教育获得感人的认同感以及报恩的责任感。但是现阶段由于独生子女过多,且独生子女在成长环境,始终收到了父母亲长辈的过于溺爱史的学生,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意识,促进需要别人的帮助和照顾,还将所获得的一切视为理所应当。这就使得学生的回报付出感恩意识严重缺失,这正是学生道德的落后,更是教育的缺失。学校方面应当通过有效的感恩教育来对学生进行培养,帮助学生构建且完整的品德意识。
二、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实施策略
(一)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认识感恩
学生感恩意识缺乏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对于小学生来说,其主要原因是学校和家庭教育对感恩教育不够重视,将重点放在了学生教育教学评估上。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已经推动了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但是部分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落后,如灌输式教学方法、注入式教学方法等等,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德育工作开展造成了严重阻碍。而感恩教育开展,更加注重学生对学生积极的情感的调动,所以教师应为学生营造良好情感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使得逐步的认识感恩。具体应将感恩融入到教学中,引入一些感恩教育素材,教师和學生共同解读一些感恩典故,让学生进行阅读,学生阅读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什么是感恩?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让学生在课下收集一些身边的感恩例子,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并谈谈自己的感悟,深化学生对感恩认识。
(二)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知恩
想要让学生学会感恩,还应通过感恩教育活动的具体开展,增加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学会知恩。教师可以围绕感恩教育,开展多种多样的感恩活动,例如可以开展关于感恩教育的演讲活动,学生写演讲稿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感恩父母、感恩朋友、感恩老师等等,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就会想到父母、朋友对自己的帮助,从而产生感恩的情感;教师可以开展感恩故事阅读会,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选相关名人的感恩故事,让学生了解名人是怎样做到知恩,学生对此进行沟通交流,教师进行针对性的点拨,强化学生感恩意识;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布置课下作业,让学生回家帮助自己的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包括帮妈妈洗碗、帮爸爸拖地、帮爷爷奶奶捶背等等,感受爸爸妈妈辛苦的同时,让学生知道感恩自己的父母。
(三)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施恩
学生在认识感恩、知恩后,应让学生学会如何施恩,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付出回报父母、回报朋友以及回报社会。为此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加强校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带领学生参加相关的一些公益活动,包括到社区进行公益服务、向灾区捐赠、到养老院慰问老人等等,让学生学会施恩。
三、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价值
感恩教育作为德育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在德育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近些年来,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纷纷进城务工,很多农村小学生的家长纷纷外出打工,很多的孩子都是在爷爷、奶奶的看护下长大的,有时候还是自己一个人在家,于是很多的小学生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什么事情都是自己说了算,有时候做事情都是按照自我的意愿来做的,不考虑其他的人,照这种情形发展下去,对孩子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另外,还有很多的农村学校比较重视升学率还有成绩的提升,有时候对孩子的德育有所忽视,这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首先,感恩教育能够培养农村小学生的责任感,帮助他们更好地体谅父母、老师的艰辛,懂得回报社会,从而提升他们回报父母和社会的责任感。其次,还有助于他们的人格塑造,小学阶段是对孩子进行人格塑造的关键阶段,现在很多的孩子都是在家人的呵护下长大的,由于家人的过分包办还有呵护使他们丧失了很多的处理问题、技能提升的机会,他们很少会经历挫折,一旦遇到问题,缺乏处理问题的能力,遇到一些负面的情绪也无法很好地解决,因此进行感恩教育也能够很好地教育孩子认识到这一点,形成一种比较良好的性格。
四、总结
综上所述,感恩教育在塑造学生人格、提升思想道德素养具有直接影响。所以在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应认识到感恩教育的重要价值,重视感恩教育的实施,不断提高感恩教育水平。在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应加强感恩教育有效开展,营造良好感恩氛围,加强各项感恩活动的有效开展,使得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感恩的内涵,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实现感恩教育目标,促进小学德育教育效果的不断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白天帅.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与实施[J].甘肃教育,2020(06):22.
[2]史明星.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与实施策略[J].亚太教育,2019(10):77-78.
[3]周爱华.论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与实施[J].中国农村教育,2019(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