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晓灿 高怀举
摘 要 历史教材是历史教育的重要经验来源与载体,是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参照物,是教师“教”与学生“学”不可或缺的工具书,也是教育目标的物化体。2017年秋起在全国七年级普遍使用的统编版初中历史教材做出了示范。新教材含蕴着新理念,承载着新目标,昭示着新方向。其体例科学、内容丰富、结构清晰。在教材文本中,导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它短小、凝练、精准地引入史实、史料与史识,折射着历史学界前沿研究成果,在培育学生学科素养的同时浸润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历史导语教学及建构应突破单一、传统的教学理论与方法,创设新维度的教学模式,从史料与情境、问题与方法、视角与立意、渗透与升华多元路径推进展开。
关键词 初中历史 统编教材 课前导语 历史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深化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人们对教材的关注可谓是锐不可当。什么是教材?广义的教材指的是与教学活动相关的一切资源,包括教科书以及与其配套的其他文本或影视资料,也包括相应的教学环境、教学文化以及教师或学生自编自制的文本、图像、音像等多元素材。而狭义的教材特指教科书,本文涉及的“教材”研究便是从教科书层面展开。教科书是读者最多、最被读者依赖信任、最耗费读者精力时间、又对其影响最为深远的文本[1]。
一、初中历史统编教材的旨趣与结构
1.初中历史统编教材的旨趣
初中历史统编教材立足于課程标准,坚持唯物史观,旗帜鲜明地指向立德树人的时代目标和学科专业素养的培育。在整个教材体系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具有新时代意识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教材编写的主要旨趣。
做为课程直接的物质载体,初中统编历史教材以符合时代精神、专业要求和教育心理学特点的文字符号、图表、图像等样态呈现出来。例如,在内容选取和体例结构上教材做到了精益求精,彰显了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成长的新课程理念。为落实、达成课程目标,教材由以往过多强调知识与技能转向着眼于学生素养的全面提高,突出了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精神、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以及世界多源多元文化的呈现,同时又避免了晦涩的灌输,用史事故事、人物故事、知识拓展的途径展开历史解释。在达成落实上,以历史课程目标为逻辑起点,明晰了“为谁而教”“怎么教”和“教什么”的问题,为使学生成为拥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公民奠定了基础。
2.初中历史统编教材的结构
从系统论的视角来看,编写一部教材就是在构建一个知识系统。这个系统由彼此影响、相互依存的构成要素以一定的结构组成,最终生成具有整体功能的有机统一体[2]。初中历史统编教材立足于时空观念,以单元形式统整了中国史和世界史。在中国史领域,教材从历史发展的纵向维度涵盖了史前时代、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等21个单元。其中,在内容上突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精神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世界史领域则凸显多元文化,按照地域分布和时序发展划分为古代亚非文明、古代欧洲文明、封建时代的欧洲、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步入近代等13个单元。围绕着每个单元的主题和核心概念,下设若干子课。每一课的基本结构包括课题、课文导语、相关史事、问题思考、人物图像、历史图标、材料研读、课后活动、知识拓展等栏目,把历史学科专业知识以各种方式融合在历史人物、历史故事中,间接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述各栏目之间互相联系而又互为表里,按照历史知识的内在逻辑性、学生的认知层次以及心理特征组织呈现。
二、课前导语的意涵与价值
课前导语是课题的展开,同时是正文的凝练和精华,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展现了本课的主要内容、重要概念、重点难点、基本线索以及彼此之间的知识逻辑和认知逻辑[3]。初中历史统编教材的课前导语精准、巧妙,在顾及了知识性、趣味性的同时又兼顾了教育性、思想性。它以历史人物、诗词、历史典故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同时适恰提出能够激发起学生探索兴趣的驱动性问题,创设合理的学习情境,进而润物细无声地引入学习内容。
例如,“盛唐气象”一课的导语设计以刘禹锡的诗《百花行》开篇,“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乐”。这首诗描绘的是长安城人们赏花的盛况,其后提出引导式驱动问题:盛唐时期,人物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是怎样的?当时的民族关系如何?在文学艺术方面又呈现出什么样的辉煌局面?通过短小精悍的课前导语,烘托出了厚重的历史氛围,同时渲染了历史的艺术美感,以画龙点睛式的文字高度导入了“盛唐气象”“盛”在何,也给教师和学生的组织学习提供了着实的问题抓手。再如“北宋的经济”一课,先从学生熟悉度比较高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入手,引入“了解层面”的“农业、手工业、商业方面的突出成就”。在此基础上,揭示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经济重心的南移。“经济重心南移”时间跨度大,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诸多领域,对于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一定的挑战。这种带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导语设计以递进式设疑和精准引证为历史教育教学搭设了脚手架。
三、“理、据、料”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蕴
在持续推进课程改革和培育具有新时代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背景下,历史教育教学的理念方法尤其重要。其中,史料教学便是诸多研究者、实践者历久不衰的“宠儿”。初中历史统编教材的课前导语同样注重史料挖掘,通过多元史料为历史学习提供理据,渗透了学科育人的理念。
1.“理、据、料”在导语中的显性表达和隐性指向
“史料”即“历史资料”,是开展历史研究和历史学习的基本素材[4]。教材上的历史内容呈现是编写者依据自己所占有的史料对于客观存在的历史展开的阐释。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以多元史料突破思维定式,在课前导语部分借助史料拓展历史、描述历史,根据史料解释历史、探究历史,依托史料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问题与方法维度
基于问题的教学,即问题驱动式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中重讲授轻活动的局限,主张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学习的逻辑起点和核心来规划教学内容。教师在此过程中的角色是课程的设计者、问题的提出者和质量的评估者。追根溯源,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中早就蕴含着这种理念。无论是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还是苏格拉底的对话式教学,都不是把原理直接传达给学生,而是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问答和讨论来揭示学生认识中的矛盾,进而寻求原理。作为一节课的开端,导语中的问题驱动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问题驱动式教学为学生的历史学习搭建了一个积极主动思考和培养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平台,同时又关注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了教师的主导性,使“创新、科学、素养、价值观”在课堂中顺然落地。
3.视角与立意维度
对于同一段课前导语,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解读,彰显不同的教学立意。教学立意是教学内容蕴含的教学价值和教学主题。根据这种说法,教学立意在本质上是对历史内容的教育价值认定,及其对培养学生形成多元历史视角,提高历史思辨能力的意义[7]。对于一个历史现象,教师可以依据自己的专业素养发现适恰的教学立意,从而以导语中的教学立意统领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多元地认识历史、探究历史。
4.渗透与升华维度
在培育核心价值观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现代意识和积极态度的负责任的社会公民,是中学历史教学的核心目标。从这个意义来说,在历史课堂中有效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避免生硬灌输说教是时代和社会赋予历史教师的使命。历史本应是一门斑斓多彩的学科,但现实教学中往往令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究其原因,专业概念术语的生涩难懂和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刻板单一是问题所在。中学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学生的智能、情感、意志及个性品格影响深远。作为一节课的开端,在课前导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史料实证、唯物辩证等思想方法领悟历史现象的概念及特点,进而感受蕴含在其中的艺术形象、逻辑、哲理和思想感情。“思想渗透”本身就带有教育者有意识地为学生的心理发展和綜合成长寻找一种最佳路径的导向。因此,教师要善于提炼历史思想方法,挖掘史料背后的思想和意蕴,引领思想的有效渗透教学,促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生成。
参考文献
[1] 石欧.教科书评论2013[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 徐岩.结构与理论——高中地理新教材研究之一[J].课程·教材·教法,1999(04).
[3] 赵克礼,徐赐成.中学历史教材研究与教学设计[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4] 何成刚,夏辉辉,等.智慧课堂: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 李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学历史学科研究述评[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7(02).
[6] 叶小兵.历史教科书中对史料的运用[J].历史教学,2004(07).
[7] 卫清.浅析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教学立意[J].基础教育参考,2017(06).
[作者:姬晓灿(1981-),女,山东曲阜人,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高怀举(1971-),男,山东德州人,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历史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硕士。]
【责任编辑 郑雪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