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薇
摘 要:語文教育的老前辈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吟咏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
关键词:课内外 古诗文 积累
语文教育的老前辈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吟咏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中国当代诗文学家、教育家、诗人南怀瑾老师,在聊关于儿童为什么要读古诗词、古文,怎么读的问题时,也指出:“读书,尤其是读中国书,就要朗诵。朗读多了,自然懂得言语与文字的音韵学”。换句话,也懂得文字和语言之间拼音的学问。
一、从娃娃抓起,融入生活
近代中国各个领域有成就的大师,在童年时期,几乎都受过中国传统私塾的读经教育。有李政道、杨振宁这样的科学家,还有李嘉诚、霍英东这样的商界精英。儿童诵读经典,目前已经成为一股社会潮流,教育部明确发文表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程和教材;各地不少学校已经把经典诵读作为一项工作在全体师生中开展。
(一)节奏记忆法,帮孩子快速背诵经典
儿童具有强大的记忆和资料储存能力,他们对事物没有难易的分别心。“这对孩子来说太难了”完全是大人的感受。背诵经典和背诵儿歌对他们来说是一样的。所以古人都是在十三岁前,让孩子把有用的东西都装在肚子里,一辈子的学问根基就有了。十三岁以前根基打好了,往后学习任何学科就会非常轻松,非常简单。
(二)锻炼文学语感,提升记忆能力
古文比白话文更有节奏感和音韵感,在高声吟诵中,孩子的语感将得到迅速提升,记忆会越来越快。实验证明,通过1~2年的经典诵读,多数孩子能够背诵《大学》《中庸》《老子》《论语》等三万字以上的经典著作,部分孩子甚至拥有过目不忘的记忆能力。
(三)促进亲子关系,亲子相长
许多经典是家长们也没有接触过的,因此,父母(包括爷爷奶奶)和孩子一起诵读,除了能有效地促进家长和孩子的感情外,还能取得健脑、健身、缓解压力、解除疲劳、提高文化层次的良好效益。
二、以课堂为主场,系统积累
(一)妙用课前三分钟
从准备铃到上课铃,中间有三分钟的时间,在很多教师的眼里,这是微不足道可有可无的三分钟。但小数怕长计,每周30节课,充分利用起来就是可观的90分钟。利用校本教材古诗文读本,每节课前读背一遍,每周一首(篇)。老师还可提前精选短小精悍、朗朗上口的诗词古文,小孩子的记忆好,几遍之后就熟读成诵了,另外还可以有机地安排复习背过的。
(二)经典选文看原著
在我们的教材中有一部分课文节选自古典名著,或是由节选部分改编、改写的故事。如《将相和》《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分别节选自中国古典名著《史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比照阅读,一方面让学生感受中华经典文学名著的巨大魅力,一方面提高鉴赏水平,在比照阅读中找到那些地方有改动,思考为什么这样改,有什么好处。还可以提出这样改不好在哪,不好还为什么改呢,等等。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看法,也就是对学生阅读原著的支持。
(三)读写结合效率高
犹记得五年级读《满江红》的激昂情调,慷慨壮烈之意,让当时瘦弱的自己感觉读出的不是诗句而是胸中熊熊燃烧的火焰,不可阻遏。读到“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恍惚明白了什么是英雄气概,至此奠定了对文学的热爱,对写作的兴趣。
当真的读到触发心灵的诗歌时,会自然地想把内心感受写下来。此时学生的输入和输出形成了良性的循环。一味地“读”“品”没有个人独有的思考、体味。没有把无形的感受形成具体的文字的过程都是不完整的语文学习。但不是每篇诗文都会自发的触动学生鉴赏的笔触,这时就需要我们老师做些工作,一是有意识的交给学生鉴赏的技巧方法。二是推荐适合学生接受程度的鉴赏类书籍、篇章给学生,借鉴前人的鉴赏成果。三是有计划地通过课堂练习、课下作业的形式固化写作习惯。
古诗文经典作品以其含蓄精练的语言、优美的意境、深邃的思想、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高超的艺术手法为人们所喜爱、传颂,是我们学习语言的典范。积累不分课内、课外,“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积累优秀的语言材料,提高语言素养,拓展学生的视野,塑造健康的人格,培育有民族气质、情怀的创造者,是我们教师、家长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