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近现代西医的形成及其贡献

2020-07-23 06:21肖瑶黄梅香罗雯文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12期
关键词:社会价值广州

肖瑶 黄梅香 罗雯文

[摘要] 该文通过对广州近现代相关西医文献的研究,分析广州近现代西医形成的背景、西医载体的产生、西医群体的内部结构以及近现代西医的社会价值。思考其对近现代广州卫生事业的发展以及其对近现代广州社会转型的影响,总结近现代广州西医的产生及发展对现今广州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 广州;西医形成;西医发展;社会价值

[Abstract] Based on a study of modern western medical literature in Guangzhou,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formation of modern western medical in Guangzhou, the generation of western medical carriers,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western medical groups, and the social value of modern western medical. Considering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Guangzhou health industry and its impact on modern Guangzhou society transformation, 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western medicine in Guangzhou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Guangzhou medical health industry.

[Key words] Guangzhou; Formation of western medicin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medicine; Social value

西医文献,即近现代以来与西方国家醫学有关的有参考价值的一切资料。近现代以来广州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西医的形成及发展给广州近现代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该文通过对广州民国时期西医文献的研究,从社会学、医学、宗教学的角度探讨广州近现代西医的产生、发展及其对广州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和社会转型的影响。

1  广州近现代西医形成的背景

1.1  广州近现代西医形成的政治背景

闭关锁国时期,广州成为了中国唯一与海外保持密切交往的地区,西方医学自然最先在这里孕育发展。1840年以后,西方列强国家开始对中国进行殖民主义入侵,传教是其重要一步。然而由于清朝禁教和限教的政策,外国传教在广州举步维艰[1]。后来传教士发现通过医学传教不仅能接触广州地区各阶层的民众,并且能够让他们看到宗教的慈善并引导他们询问它的来源,以此来达到传教的效果[2]。一些西方国家建立了地方性的委员会以支持中华医学传教会,例如英国爱丁堡医学传教会;同时也有不少西方国家的医学生表示愿意到中国来做医学传教士[3]。由此可见,医学传教作为西方传教的突破口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广州乃至中国西医的发展。

1.2  广州近现代西医形成的经济背景

广州十三行为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一度十分繁荣,继而发展出了许多财力丰厚的特权买办。这些商人较早也较频繁地接触西方文化。中国第一间西医院,就是在当时十三行的首富伍敦元捐巨资购置的地皮上兴建的[4]。后来民族资本掀起“实业救国”思想浪潮,为本土西医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如为发展中国本土的西医,不再受西方人的钳制,著名实业家梁培基先生在广州创办了光华医学堂和光华医院,这是中国国内最早的由中国人自办、中国人任教的西医学校和西医医院。可以看出,近现代广州经济的发展使得西医在广州地区产生和发展成为可能,为西医的产生和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1.3  广州近现代西医形成的文化背景

岭南文化相较于中国其他汉族聚居地域文化形成时间较短,传统文化积淀较少,故而对于其他文化的兼容性也较大。加上广州自汉朝以后一直作为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广州地区民众的恐外排外心理较少,开放性高。清末时期兴起“下南洋”浪潮,一些发迹的广州乡贤会回到故乡,这部分人带回了先进的思想文化,使得广州人对海外文化有着更高的包容性。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是魏源受林则徐所托在《海国图志》中提出来的,这一思想是后来洋务运动甚至维新变法等革新运动的先声。早期维新思想、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思想也是发源于广东地区。这些思想在广州地区传播,进一步解放了广州地区人民的思想,为西方医学在广州的产生、发展乃至立足奠定了文化基础。

2  广州近现代西医载体的产生

2.1  广州近现代西医医院的产生

1835年美国传教士伯驾在广州开办“眼科医局”[5],3年间诊治人数达5.3万人[6]。这是中国境内开办的第一间西医院,也是近代西方医学传教士在广州建立医院的典型代表。受战争影响,眼科医院毁后重建,于1859年改名为博济医院,随后医院规模也不断扩大,惠及广东多个地区。1930年博济医院移交岭南大学办理,成为岭南大学附属医院。2009年博济医院又更名孙逸仙纪念医院,这所医院存留至今,作为中国第一所西医院对广州乃至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影响深远。

1899年博济医学院的女性传教士医师富马丽带领着博济医学院5名女学生在西关创办了广东女医学堂(后来的夏葛女医学校),赠医所是后来的柔济医院的前身。战争结束后,柔济医院更名为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柔济医院的建立不仅为近现代广州地区妇女解决就医难的燃眉之急,还能在战时与广州同进退,展现了惊人的魄力与胆识,作出了突出贡献[7]。

1908年光华医学院设光华医院,专门为广州穷苦人民诊治施药。光华医院是中国第一所完全由中国人建立,员工也全是中国人的医院。在1932年淞沪战争期间,光华医院组织赴沪救护团身赴前线,为国家战场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截至1936年,光华医院已经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有西医21名,病床81张,平均每月首诊人数达1380名,在广州市内位居前列,虽然光华医院建立较晚,但是此时的规模已经超过博济医院。除了上述西医医院,近现代广州地区还创办了许多别的西医医院,截止1936年5月广州地区的医院数量已经达到34间,并且数量还在上升。

2.2  广州近现代西医学校的产生

广州近现代的西医学校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教会开办的西医学校;第二类是粤籍华人私立的医学院;第三类则是由政府建立的西医学校。

由于在华传教士医师的医疗任务日益繁重,传教士医师认为有必要培养医学助手以减轻自身的负担,广州的传教士医师最先开始招收西医学徒。1837年,伯驾采取“以师带徒”的方式培养学生[8]。1866年,随着博济医院新址的建立,开办正规医学校的条件成熟,嘉约翰在博济医院内设立博济医校,学制三年。学生开始系统正规地进行西医学习,当时学校课程率先开设解剖學、微生物学等课程[9]。博济医校是中国近代第一所西医学校[10],为广东地区培养了一大批西医人才,截至1912年,博济医校培养的医学人才达到202名。

1899年传教士女医师富马丽开办了广东女子医学校。为了方便学生学习,学校教员致力于医书的翻译,这些医书教材为当时广州的西医教育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促进了西医教育的发展。1920年夏葛女医学校已经开具28门课程,并设有实验课,教学课程设置及模式已相对完善。1929年夏葛女医学校已经开始实行7年制医学教育,是中国最早实行7年制的医科大学。夏葛女医学校在1932年并入岭南大学医学院,后来1936年博济医校也并入了岭南大学医学院。夏葛女医学校自创建以来就一直为广州培养了优秀的女医生,对广州女医群体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广州地区妇女的解放。

1907年,为挽回医权,梁培基、郑豪、苏道明等人倡议筹建医学校[11]。光华医学院的建立是由于广州本地民众与外来民族矛盾升级产生的结果,是一所全部采用中文课本的西医院校。光华医学院在1908年开始授课,基础课主要有解剖学、化学、生物学等(后增设德、法文),实习课主要有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五官科等,课程设置较为合理。自创办以来到解放初期,该校共有38届毕业生658名。到1953年,光华医学院并入岭南大学医学院。后岭南大学医学院更名为中山医科大学,并与2001年与中山大学合并,成立了新中山大学。光华医学院的建立不仅为广州培养了大批西医人才,更是结束了广州西医教育由西方教会垄断的局面,意义重大。

3  近代广州西医群体的内部结构

3.1  近代广州西医群体的成分结构

近代广州西医群体可以分为三类:①传教士医师:1911年以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西方国家获得“传教自由”,医学传教已不再是传教的最佳途径。许多传教士医生认为他们不能很好地身兼传教士及医生两职,并且广州更需要的是他们的医术和药物。而教会则认为他们本末倒置,于是传教士医师与教会开始出现分歧,并且渐行渐远。到后来,更多的传教士医师开始专注医疗诊治和医疗研究工作,而医学传教事业则走向终结。

②本土化西医:广州最初的本土西医是由初来广州的传教士医师以“以师带徒”的方式培养的。到1911年,广州西医教育已发展得相对完善,私办西医院校、公办西医院校与教会西医院校的三足鼎立之势已初现端倪。当时广州已有的西医院校包括博济医校、夏葛女医学院、光华医学院等。这些学校的建立结束了半工半读的“以师带徒”的西医教学方式,开始了规范化的西医教学,为广州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学子。他们毕业后,或自立门户行医,或留在这些医学院校任教行医,或投身政治革命,为推动广州西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③海归派西医:1911年以后,北洋政府及南京国民政府对留学教育政策进行了调整和改进。北洋政府期间,广东被分配到的公费留学名额排全国第三;南京国民政府规定,“自费留学生,应以学习理、农、工、医者优先叙补公费或津贴”[12],这些政策推动了广东地区医学留学教育的发展。在政府的支持下,广州留学归来的西医也越来越多,据中华医学会统计,1932年在广州活动的157名西医中,就有32名海外留学归来的西医,占全部人数的20.3%。

3.2  近代广州西医群体的性别结构

近代由于男女授受不亲的观念根深蒂固,妇女大多不愿意让男医生诊治,当时广州非常需要女医生。1879年,广州真光学院的两名女学生进入博济医校学医,因此博济医校成为中国最早实行男女同校以及培训女医生的学校。1899年广东女子医学校创办,我国第一所专门培养女医生的学校诞生。1912年后,北洋政府教育部指定的条例中明确指出在教育方面要“不分男女同等教育”。故而在1912年,创办未久的光华医学院也开始招收女医学生,到1915年,该校已有17名女毕业生[13]。尽管男女医生的数量仍然相距悬殊,但是从无到有,短短几十年,广州女医群体发展到如此规模已属不易。其中张竹君医生是广州女医群体的杰出代表,她竭力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被誉为“中国的南丁格尔”[14]“女界之梁启超”[15]。

4  广州近代西医的社会价值

4.1  改善广州地区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

西医进入广州之后,妇女的医疗问题渐渐开始得到重视。经过赖西马和富马丽的努力,妇产科相关治疗得到关注[16]。20世纪初,广州的西医院几乎都将妇产科设置为必修课。到广州解放前,广州已有多家妇女儿童医院,这些医院的建立极大地改善了广州妇女的生活状况及医疗卫生状况,推动了我国妇科学诊断的发展[17]。民国时期,许多慈善医疗机构建立起来,各地善堂对民间医疗救济起着重要作用[18]。例如,两广浸会医院自1924年起就开始例行赠医施药,为穷苦患者减免就医费用。有数据显示,该院从1924—1946年赠医人数总数达到49万余人,在1946—1947年间,医院为穷苦患者减免费用达到8 000多万。这些慈善医疗机构的建立给动荡中的广州的穷苦民众带来希望。

4.2  推动广州地区公共卫生发展

1921年,广州卫生局建立起来,卫生局的组织架构都是从西方国家直接照搬过来的,所以当时卫生局的建立、发展及管理少不了广州西医的助力。而广州的西医群体为了获得话语权,保护西医的权益,也很关心卫生局的发展,纷纷为广州卫生行政工作出谋划策。西医协助卫生局建设广州公共卫生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举行卫生展览会与演讲会、组织疫病的防疫工作和组织广州学校的卫生工作,这些工作在传染病和卫生消毒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19],很好地提高了民众的医学素养和防疫能力,改善了广州学校的卫生环境[20]。

4.3  引导广州地区妇女走向社会

民国时期,广州的西医院校大多都有招收女学生,除了专门的女子医学院,广州其他西医院校大多实行男女同校。这些西医学校为广州女子突破传统禁锢,走向社会提供了机会。毕业于夏葛女医学院的梁焕真,与梁培基、郑豪等人为了发展中国人自己的西医,不再受制于外族人,创办光华医社及光华医学院。毕业于博济医学院的张竹君,创办了褆福医院和南福医院为穷人看病[21]。不仅如此,她还是中國女权运动的先驱,她创办了“广州女子工艺学校”。到1935年,广州1084名西医中,已有300名是女医生,她们活跃于广州的医学界,用自己的人生履历带动了中国妇女地位的提升[22]。

4.4  推动广州近现代经济发展

西医业在近现代的广州属于一个比较新兴的行业,它不仅涉及到医院、西医学校,更是涉及到西医药品与医疗器械的生产、制造和流通等。西医业的形成与发展有效带动了西医行业诸多方面产业的发展,社会就业率也得到提高。西医进入广州以后,许多相关行业也发展起来,例如广州的制药业就有了很大的发展,近现代广州先后建立起来的制药厂就有利济轩药厂、梁培基药厂、何家菴药社、新联药厂、百威药厂等。其中以梁培基药厂最为出名,梁培基药厂以生产梁培基发冷丸出名,这是一种中西结合的药品,对治疗疟疾有奇效,很快在广州乃至东南亚畅销,短短数十年间,年销量最高时达到100万瓶。这些新兴行业的发展为近现代广州经济注入了很大的活力,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广州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崔文琦.中国医务传道会研究(1838-1886)[D].济南:山东大学,2019.

[2]  赵晓阳.60年来基督教与近代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研究评述[J].兰州学刊,2017(12):5-15.

[3]  李传斌.基督教在华医疗事业与近代中国社会(1835-1937)[D].苏州:苏州大学,2001.

[4]  陈小卡.中国近代医学在广东地区发端的历史原因[J].岭南文史,1997(1):57.

[5]  贾树蓉,姜世正,王阳,等.中国近代西医及整形外科的启蒙[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8,29(12):699-703.

[6]  李丹,刘明玉.近代在华西式医院探微:广州眼科医局研究(1835~1855年)[J].医学与哲学(B),2017,38(11):88-92.

[7]  郑维江.广州柔济医院对近代中国妇产科的贡献[D].广州:广州医科大学,2017.

[8]  郑言.新教传教士与近代中国西医教育体制化[J].民主与科学,2018(2):78-80.

[9]  陈小卡,李丽英.关于博济医校是中国近代第一家西医校的考辨[J].医学与哲学(A),2017,38(12):83-87.

[10]  陈雪梅,肖瑶.广州地区西医现代期刊文献研究[J].医学信息,2019,32(3):6-9.

[11]  王雪君,李志平.近代广东教会医院的历史示范作用[J].黑龙江档案,2017(5):118-119.

[12]  薛冰.民国时期留学教育政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5.

[13]  夏坤,赵静.本会消息:晚清广州女医群体[J].中华医史杂志,2006(1):49.

[14]  郭阳.浅析张竹君的女权思想[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 35(2):66-67,70.

[15]  黄文杰,肖瑶,吴开.论民国时期广州地区促进西医传播的代表人物[J].现代医院,2019,19(2):188-190.

[16]  白玉.早期教会在华女子医院研究(1875-1900)[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6.

[17]  崔军锋,曹海燕.西医东渐视角下的近代中医妇产科与妇女医疗问题[J].中医药文化,2019,14(3):27-39.

[18]  张婷婷,吴京.共存与互补:近代上海医疗慈善事业格局与资源互动[J].医学与哲学(A),2018,39(12):87-89,93.

[19]  郑言.中医学体制的近代转型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8.

[20]  杨亚端,甄橙.民国时期学校卫生工作研究[J].医学与哲学(A),2016,37(6):86-89.

[21]  郝先中.近代中国女西医群体的产生及职业形象塑造[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8,40(7):52-58.

[22]  王姮,高大红,陈莹.促进晚清至近代女医教育发展因素剖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7,31(1):90-92.

(收稿日期:2020-01-20)

猜你喜欢
社会价值广州
An Illustrated Timeline of Inventions and Inventors in the 1880s
2020达亿瓦秋冬时尚秀在广州举行
广州的千万富豪们
现代中国歌剧表演的艺术形式与价值体现
浅谈人的本质与价值
产品设计创新的社会价值最大化探讨
创新管理,完成鞍钢自主集成的冷轧2130工程生产线
周末玩什么去【坐标:广州】
广州车展展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