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豪
【摘 要】 概括地说,“先学后教”就是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更具针对性的教学。“先学后教”理论在职高数学课中的落实关键在于前置性课堂作业的设计,前置性作业实质上等同于课堂学习任务。本文结合案例较为系统地探讨了“先学后教”理论在职高数学课中的落实。
【关键词】 职高数学;先学后教;前置性作业;学习任务;二次函数
先学后教,顾名思义,就是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更具针对性的教学。由于其契合新课标“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理念,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身潜能,故成为新课改背景下备受重视的教学理论。以下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与总结,对“先学后教”理论在职高数学课中的落实作较为系统的探讨,希望对一线教师有所助益。
一、前置性课堂作业的设计
通常情况下,“先学后教”的落实是基于前置性课堂作业。在笔者看来,前置性作业即等同于课堂学习任务。基本的课堂模式是,教师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去完成,教师则依据任务完成成果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以达到查漏补缺或深化巩固的效果。这也就是所谓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很显然,前置性作业是先学后教落实的基础和核心,其设计得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决定着教学流程的顺利开展和最终教学效果。因此,前置性作业必须在课前精心设计,事实上那也是课前备课的重点核心工作,这也是论述之重点所在。
至于如何具体设计,根据笔者的探索和总结来看,首要的原则就是大体依循教材上的知识呈现思路,基于知识的特点设计成一组若干个学习任务,各任务要形成一个具有合理梯度性的体系,突出知识的呈现思路,以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自主性的学习。任务的设计要兼具学与练两个方面,以便于学生学练结合,及时巩固,同时也便于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自学情况。另外,值得强调的是,任务的表述要清晰具体,能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指引,使学生知道学什么、怎么学和学到什么程度。很多教师认为所谓前置性作业就是先布置习题,让学生自学后去完成,这种认识是完全错误的。
二、二次函数图像与性质教学的前置性作业设计
二次函数是职高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其中函数图像与性质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为使学生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笔者采取了“先学后教”模式,基于上文所述的原则,学习该部分知识时设计了以下前置性作业:
作业一:按照以下步骤自主画出函数y=x2的图像:第一步,根据下表中x的值写出对应的y值;第二步: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表中的点;第三步,将各点连接成一条光滑的曲线,得到函数的图像。小组长组织大家对照答案,确保答案一致后选出最优版本。然后组内讨论交流总结二次函数y=x2的图像的特点与基本性质,最终形成书面答案。
作業二:先独立完成以下题目,要求解答清晰规范,然后小组长组织大家对照答案,确保答案一致后选出最优版本。
题目:设正方形的边长为a,面积为S,试画出S随a变化的图像。
作业三:按照探讨函数y=x2的图像与性质的思路,画出函数y=-x2的图像并总结其图像特点、基本性质,然后与函数y=x2进行比较,总结异同,最终形成书面答案。
作业四:先独立完成以下题目,然后小组长组织大家对照答案,确保答案一致后选出最优版本。
题目:点A(2,4)在二次函数y=x2的图像上吗?分别写出点A关于x轴对称的点B的坐标、关于y轴对称的点C的坐标、关于原点O对称的点D的坐标。
作业五:小组内讨论交流,合作探索函数y=ax2与函数y=ax2+c的图像与性质。提示:在探索函数y=x2、y=-x2的思路的基础上加以延伸和拓展。
显而易见,以上五个作业较为突出地体现了上述任务设计原则,作业一和作业二指向最基本的二次函数y=x2的图像和性质,分别侧重学与练两个方面;作业三和作业四则指向函数y=-x2的图像和性质;作业五则重在延伸和拓展,保证了整套作业的挑战性。整个作业体系循序渐进,每一个作业的表述中也清晰显示了如何完成作业,从而为学生提供了明确的学习指引。
三、先学后教在课堂上的具体落实
学习任务设计到位后,课堂上的教学思路实际上是很简单的,即引出课题,教师借助多媒体屏幕逐一出示作业,在学生自学并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学生中间,做好引导者、点拨者和把控者。具体来说,教师要密切关注各小组情况,注意发现问题随时给予指导,视各组进展安排课堂进度,适时宣布该阶段学习结束,而后根据作业完成成果及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针对性教学。需要强调的是,在每一个作业完成后,教师都要引导学生提出疑问,进行针对性的解疑答惑,查漏补缺,以确保学生能步步为营,攻克全部作业。
在上文案例中,笔者发现有些学生对二次函数的图像为什么是抛物线感到疑惑,笔者经过分析和总结得出原因,因为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所作的图像开口小,整个图像呈现细而长的特点,这与他们在生活中见过的一些抛物线实例不甚符合,因而存在这样的疑问,其实从根源上说,这还是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足而导致情况。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将借助多媒体演示了生活中的大量抛物线轨迹,如运动员投出的篮球在空中的运动规矩,飞机水平投下的物体等等,并强调了抛物线的特点以及决定其开口大小的因素,适当涉及了下一课时的内容,这样不仅消除了学生疑惑,也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铺垫。
在解疑答惑环节结束后,视课堂进度的具体情况决定下一环节,如果时间充裕,可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拼性的巩固练习或拓展训练,若时间不充裕,则适时进行课堂总结,布置作业,完成本课教学。
综上,本文结合案例较为系统地探讨了“先学后教”理论在职高数学课中的落实。事实上,先学后教是一个兼具深度和广度的课题,需要一线教学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积极探索和总结,本文抛砖引玉,尚盼同仁指教。
【参考文献】
[1]张星.中职数学教学中先学后教方法的应用[J].时代教育,2015(22):174-174.
[2]刘波.职高数学教学的尝试和教后反思[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3):38-38.
[3]邱玉霞.有效促进“先学后教”模式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 20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