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础丽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因此,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启蒙,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学生的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应注意对自身的教学形式、教学理念进行及时反思,以现代教学理念为依托,在实践教学中融入创新元素,重视发挥学生的学习特点,发现学习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进行多层次的语文知识学习,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培养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更是学生获取知识、感知世界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荼推进,教方逐渐将教学侧重点转移到素质教育方面,持续加大对核心素养教学的重视力度。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为学生搜集优质的阅读材料,促使学生拓宽视野,汲取书籍的营养,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的提升。广大教师应重视教学模式的创新,通过组建形式多样的趣味性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造优质的语文教学新课堂。
一、创设阅读情景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虽然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但如果不能为他们找寻一个切入点的话,学生将无法放飞想象的翅膀。因此,教师在阅读指导教学时应该尽可能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如临其境的真实感,在感同身受的同时,深入分析阅读材料中所蕴含的深刻情感。事实上,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都处于不断发展、强化的阶段,因而教师应该循序渐进地创设阅读情境。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教师可以多问学生几个为什么,尽可能不要正面否定学生的回答,而应该对其进行肯定,既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也要保证其能够学会有效提问和思考。所以说,在实际语文教学中,阅读情境的创设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教师应该保证教学情境创设和教学目标的一致性,确保学生在阅读情境中能够主动探究问题,对阅读材料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其次,阅读情境的创设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心理认知,否则将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及阅读的主观能动性。再次,针对不同阅读材料的情境设置具有不同技巧、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单一的情境创设方法或多元化的情境创设方法。最后,阅读教学情境要对阅读指导教学起辅助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精准把握情境创设时机,抛砖引玉,吸引学生参与。同时,教师应合理把控教学重点,将教学内容与情景创建进行巧妙融合,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
二、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大量的阅读材料恰恰是他们获取外界知识、塑造人文情怀的有力工具。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注重方法引领和价值引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在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会为学生设置多元化的任务,鼓励学生在深入阅读后,对固定的问题进行作答。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可以适当打破这一传统模式,在日常阅读指导中鼓励学生大胆地对文章表达的内容以及教师的教学思路提出质疑。在实践教学中不难发现,随着知识储备的逐渐增加,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将会由简单、肤浅变得越来越有深度。长此以往,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将会更加接近文章的主旨意图,实现思想的升华。每一个学生心中都藏着十万个为什么,这是他们最宝贵的财富,如果教师不能在学生成长的初期阶段对这些财富进行挖掘和利用,那么这些财富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弭。因此,教师在阅读指导教学中可以带领学生找寻阅读的切入点,让学生自主提出一些亟待探索的问题。比如说,在引导学生阅读《鸟的天堂》一文时,教师就可以询问学生通过题目会产生怎样的联想,有的学生可能会想:“为什么说是天堂呢,是因为鸟儿们都很快乐吗?”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出:“鸟的天堂究竟是哪里呢?我们可以去那里玩儿吗?”由此,学生就会将自己的问题带入文章中,通过对文章的阅读来找到问题的答案,在深入思考的过程中真正感受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思想。
三、加强预习指引
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能单纯地依靠教师手把手的引领。如果教师每次都为学生布置特定的阅读任务,而学生也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那么学生会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他们的阅读能力将会停滞不前。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基础能力的巩固,鼓励学生重视预习、强化预习。通过必要的事前预习,学生们将会对阅读材料中的内容产生一定的了解,当然也会在初步思考之后对文章产生一些疑问。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文章中标记出自己的疑问,并且对自己理解深刻的或为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情节进行批注,为后期班级内的合作交流与正式授课奠定基础。通过高效率的课前预习,学生将会站在自己的思维立场来理顺行文脉络,逐渐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特色的阅读体系。从某种角度上说,预习指引是锻炼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体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一种突出表现,能够帮助教师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加大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学生一旦养成预习的良好阅读习惯,那么阅读教学自然而然会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得到质的飞跃。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阅读能力的提升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一环。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进行循序渐进的阅读指导教学,引领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培养他们广泛的阅读兴趣与良好的阅读习惯,为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开拓崭新局面。广大小学教师应勇于走出自身的教学舒适圈,进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尝试,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依托,合理调整自身的教学方案。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制订长期的教学培养计划,通过潜移默化的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意识和阅读习惯,不断扩充学生的知识库,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焦新祥.自主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J].才智,2020(5):138.
[2]包小娟.探究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20(3):98-99.
[3]张宝成.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J].华夏教师,2019(3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