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2020-07-21 08:17杨少岚
经营者 2020年13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制度深化改革国有企业

杨少岚

摘 要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企业现代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对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对国有企业的发展更是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基于此,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国有企业实施内控管理的必要性,分析其现阶段内控制度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国有企业需要在新时代结合转型升级的具体实际,借助针对性策略进行有效探索,确保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工作得到有效推动。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内部控制制度 深化改革

一、引言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企业现代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对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对国有企业的发展更是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因此,国有企业必须立足于当前复杂的市场发展环境,坚持防范风险因素,杜绝徇私舞弊的原则,构建主体明确、体系健全、标准科学、推进有序的内部控制制度,有效规范企业内部管理,促进现代化企业的转型升级。

二、国有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

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决定着其运营管理的稳定性,也是其经济效益的有效保障,因此,企业管理者需要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制度。国有企业必须立足于企业发展的战略布局,系统梳理现阶段企业的管理现状,深化对市场发展规律的认识,对内部管理工作进行系统规划,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有效保障国有企业各项经济活动依法依规、有序开展,自觉接受国家宏观调控的指导。同时,国有企业要细化企业内部各类资产流向的实时记录,规避资产流失风险,科学预测市场发展动态,针对企业发展需求进行科学统筹,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确保企业经营目标与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有效实现,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保驾护航。

三、现阶段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不足

(一)内部控制环境建设滞后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推进,需要有良好的内部环境作保障,然而现阶段许多国有企业在环境建设方面还十分滞后。

因为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许多国有企业长期受行政体制的束缚,制度建设滞后,并未及时针对内控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制度建设,管理体制不够规范。在对内部人员进行管理时,不能做到全员参与,有序推动,而是对一些重要岗位的人员采取回避的管理办法,缺乏有力的奖惩机制,主体责任不明确,遇到问题时常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同时,对于各部门的管理,缺乏统一的管理制度,不能进行有效规范,不能针对员工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评估,针对性的管理措施较少。一些国有企业由于缺乏健全的法人治理机构设置,内部机构冗杂,难以实现有效的制衡与监督。人员岗位职责只有宏观层面的内容,没有细化,不够全面。内部员工长期受“铁饭碗”思想的影响,不能自觉参与内部管理,内控意识不强,制约着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发展。

(二)缺乏风险意识

随着市场经济呈现出球化、一体化的发展态势,市场竞争环境日益复杂化、多元化。市场中的企业主体面临各类风险,如融资风险、投资风险、运营风险等,风险问题影响着国有企业的稳定发展,加重了国有企业的经济负担。现阶段,国有企业由于依赖国家政策发展,创新意识不强,内部管理缺乏风险意识,不能很好地防范风险,风险管理制度一直处于空白地带。市场环境的不稳定性使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存在风险,国有企业也不例外。国有企业不可能永远平稳发展,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保持大局观,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加强风险管理,确保自身能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不断变革,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专业人才资源匮乏

企业发展的核心在于人才,人才资源作为企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如不进行科学的管理与引导,也可能转化为国有企业潜在的风险来源。因此管理者必须重视人才资源的有效管理。现阶段许多国有企业虽然也在推进体制改革,但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仍然沿用传统的行政管理办法,内部论资排辈问题严重,存在人岗不匹配、奖励机制落后等现象。员工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工作积极性极易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导致人员流失。

(四)内部审计监督缺位

由于国有企业的审计工作都由内部人员执行,审计人员与被监督部门之间一般存在较密切的利益关系,在开展实际工作时,容易掺杂私人情感等主观情绪,最终影响审计的权威性与公平性。同时,现阶段由于许多国有企业缺乏专门的审计人员,审计工作一般由内部的财务人员负责,并未设置独立的审计部门。部分单位虽然进行了机构设置,但也只存在一个简单的框架,缺乏严格的审计监督管理制度,不能明确不同人员的职责,甚至出现人员主体责任意识不强,职位虚设、空闲等情况。对企业而言,其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只停留在财务工作基础审核的概念上,并未对内部稽查、管理监督等工作进行系统规划,内部审计监督缺位。

四、国有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议

(一)优化内部法人治理结构

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是保障企业内控管理效率提高的重要前提。因此,國有企业需要依据相关企业的规范管理规定,不断健全内部治理机制,完善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一方面,可以成立董事会、监事会等法人组织机构,并选举出服从董事会管理的企业委员会,形成互相制约、互相监督的内部治理体系;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内部员工代表在董事会与监事会中的比例,确保内部员工拥有参与权与表决权,能够对企业的管理、决策等问题进行有效监督,提高管理效率,确保企业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

(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针对目前制度管理落后的问题,国有企业需要积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系统梳理,明确相关内容,规范、细化相关条文,确保各项管理制度能够适应国有企业现代化管理的转型发展需求。同时,对内控管理中的空白区域,应及时修正补充。要细化与规范业务覆盖范围、外包业务、信息共享、无形资产管控等内容,明确各部门的主体责任,加大惩处力度,对不配合企业内控管理工作的相关部门与人员进行严肃处理,提高国有企业内控体系的权威性与实效性。

(三)强化企业风险管控

多元市场主体的参与,使得企业在市场发展中面临巨大风险。因此,国有企业必须明白,风险管控要立足于市场发展的大环境。要不断调整、完善相关制度,强化内部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组织员工积极参与专业技能与风险防范知识的培训,在企业内部形成全员参与、全过程把控、多方位推进的风险管理格局,确保企业风险能够降到最低。

(四)重视内部审计稽查与监督

国有企业需要针对现阶段内部的审计工作进行有效的自我检查与评估,明确一直以来存在的不足与亟待改善的问题。要组织相关人员定期探讨,允许跨部门之间进行效果评估与打分评价,核实内部控制制度的具体执行情况,确保全面了解自身的实际情况。同时,要提高内部审计稽查与监督的独立性,避免过多主体的干预,扩大审计监督范围,使其覆盖国有企业的全部业务部门,形成集稽查、评价、审核与规范于一体的高效审计监督体系。

(五)健全内部人员奖惩机制

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许多企业已经建立起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企业在制度执行方面却十分落后,内控制度建设形式化问题较为严重。因此,国有企业必须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健全内部人员奖惩机制,对表现优异,贡献突出的员工,要给予奖励,晋升岗位,调动员工参与内控管理的积极性。对工作消极懈怠,不配合内控管理的人员,要进行严厉惩处,使员工重视内控制度建设问题,确保国有企业各项管理决策能够得到切实有效的推进。

五、结语

国有企业的内控管理关系到改革发展的战略大局,相关企业与管理者必须对此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实施内控管理的必要性进行系统梳理,发现现阶段的内控制度建设,存在内部控制环境建设滞后、缺乏风险意识、专业人才资源匮乏及内部审计监督缺位的问题。国有企业需要在新时代结合转型升级的具体实际,借助针对性策略进行有效探索,确保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工作得到有效推动。

(作者单位为陕西省军粮供应中心)

參考文献

[1] 黄光阳.完善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思考[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8(5).

[2] 兰青林.关于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J].会计师,2O16(18).

[3] 蔡小和,徐肖成.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思考[J].财会月刊,2005(3).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制度深化改革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经济新常态及深化改革浅析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实现“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探析
中小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分析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