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勇
(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江苏214000)
职业暴露是指从业人员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有害因素中,从而有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种状态[1]。职业暴露是医务人员、公安执法人员面临的常见职业危害之一[2]。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职业暴露会直接导致心理失调,严重者可导致心理崩溃,甚至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3-4]。目前我国医患比例不协调,医务人员长期处于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环境中[5],公安执法人员也同样面临这样的现状,这个群体很容易发生职业暴露。由于HIV 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在现阶段不能治愈也没有疫苗,暴露前防护知识的掌握和暴露后药物阻断是杜绝HIV 感染的重要措施。无锡市红丝带关爱中心从2013 年开始在无锡地区开展HIV 职业暴露全程管理,旨在面向无锡地区宣传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安全管理HIV 职业暴露者,探讨职业暴露管理方法和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对无锡市2013 年1 月1 日—2016 年12 月30 日发生HIV 职业暴露者47 人进行分析。其中传染病医院艾滋病病房护士12 人,实习护士2 人,内科医生2 人,检验技师3 人,工勤人员3 人;其他综合医院骨科医生1 人,妇产科医生2 人,神经外科医生1 人,牙科医生4 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8 人;公安执法人员9 人。工作年限2~3 年护士16 人,工作年限3 年的检验师3 人,工作满4 年护士4 人,工作满3~5 年医生10 人,实习6 个月护士2 人,工作年限2~4 年公安执法人员9 人,工作年限1~4 年工勤人员3 人。47 名HIV职业暴露者中护士22 人,占46.81%;针刺伤31 人,占65.96%。工作年限≤3 年30 人,占63.83%,工作年限4 年11 人,占23.40%,工作年限5 年6 人,占12.77%。发生HIV 职业暴露时机分别是拔针刺激手指、采血管摔碎喷溅至眼结膜、利器盒内针头划伤皮肤、腰椎穿刺针刺伤手指、利器处置针刺手指、采血针刺伤手指、手术器械刺伤手指、采血标本管破裂划伤皮肤、病人骨折残端划伤皮肤、格斗时皮肤受伤致HIV 血液污染伤口等,导致针刺伤比例最大的是空心钢针,职业暴露血源性病原体为HIV。见表1。
表1 2013 年—2016 年无锡地区HIV 职业暴露者的一般资料(n=47)
1.2 干预方法
1.2.1 成立HIV 阻断小组 2013 年―2014 年管理小组为暴露后管理,管理小组由无锡地区职业暴露鉴定专家1 名、市疾控中心HIV 组管理人员1 名、医院感染科感控管理人员1 名、检验科技师1 名组成;职称:高级职称2 名,中级职称1 名,初级职称1 名。
1.2.2 阻断流程 我院HIV 职业暴露事件发生后,暴露人所在科室直接汇报医院感染科感控管理人员,通知职业暴露鉴定专家,检验科技师进行采血快速检验,由专家进行评定,制定阻断方案,药剂师发放阻断药。外院职业暴露后申报市疾控中心HIV 组管理人员,由专家进行评定,制定阻断方案后发放阻断药。
1.2.3 健全新的阻断管理小组 在总结以往HIV 职业暴露阻断工作经验中发现,在用药依从性督导、心理护理、预防前暴露教育上存在不足。新的HIV 职业暴露管理小组为预防职业暴露管理小组,于2015 年成立。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职业暴露鉴定专家1 名、AIDS 个案管理师1 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2 名。小组人员共8 名,其中高级职称4 名,中级职称3 名,初级职称1 名。
1.2.4 新HIV 职业暴露管理阻断流程 HIV 职业暴露后由所在工作单位通知市疾控中心HIV 组管理人员,医院感染科感控管理人员通知职业暴露鉴定专家,专家鉴定后由检验科技师采血检验,专家制定阻断方案,AIDS 个案管理师、心理咨询师同时介入,对职业暴露者用药依从性、心理问题、用药后体检、HIV 检测进行全程督导和心理疏导。
1.2.5 阻断用药依从性管理 AIDS 个案管理师详细记录当事人职业暴露时间、暴露方式、阻断方案,每日通过电话提醒当事人按时服用阻断药,记录用药后的毒副作用,并给予对症处理,阻断药服用至28 d 通知停药并进行体检,在暴露后1 个月、3 个月、6 个月检测HIV 抗体。
1.2.6 全程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咨询师在职业暴露发生后第一时间对暴露者心理进行评估,分析记录心理状况,制定心理干预计划。在实施计划中根据暴露者心理变化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干预时间取决于暴露者心理康复状况而定。
1.2.7 定期进行HIV 职业暴露授课 小组人员每季度深入医学专科院校、社区医院、公安执法等单位进行HIV 职业暴露防护授课。授课必讲内容为标准预防,强调双向防护。一旦有职业暴露发生,小组人员进行现场分析,排查发生原因,提出防范意见,督导防范措施的落实,评价防范效果。
1.2.8 加强考核 传染病医院招聘医务人员时职业暴露设为必考题目。对医务人员工勤人员岗前培训、定期考核,职业暴露为首选培训内容。
1.3 评价方法 AIDS 个案管理师对暴露者用药依从性、用药毒副作用进行督导,用药28 d 检测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暴露后4 周、8 周、12 周、6 个月检测HIV 抗体。在每个环节中发现异常及时通知职业暴露鉴定专家给予妥善处理。
1.4 资料分析方法 应用Excel 2016 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计量学分析。
2.1 阻断效果 通过实施红丝带关爱中心HIV 职业暴露管理措施的落实,阻断成功率100%。2013 年―2014 年职业暴露管理方法为职业暴露后管理,2014 年开始实施新的管理方法,为预防职业暴露管理。两种管理方法不同,职业暴露人数也发生了变化:2013 年―2014 年 为33 例(70.21%),2015 年―2018 年 为14 例(29.79%),其中2015 年9 例,2016 年5 例,2017 年1 月1 日-2018 年1 月30 日无锡地区无一例HIV 职业暴露发生,新的管理方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见表2、图2。
表2 不同管理方法HIV 职业暴露人数比较
图1 2013 年―2018 年无锡地区职业暴露人数分布趋势图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工作年限上,低年资人员是HIV 职业暴露的主要人员。其中20 名护士工龄≤4年,医生、检验师工龄≤5 年,公安执法人员工龄≤4年,工作年限短,实际操作经验不足,自身防护意识不强,没有严格遵守标准预防制度等,而导致发生HIV职业暴露[6]。在职业上,HIV 职业暴露以医务人员与公安执法人员较多。医务人员中又以传染病医院艾滋病病房的医务人员最多,尤其是护士。可能是因为他们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突发事件多,人员配备不足,与危险事件接触多。在暴露方式上,以医务人员以针刺伤为主,这与文献[7]报道一致。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离不开使用尖锐器械,在抢救、处理突发事件以及病人不配合、医务人员人员少、疲劳时,最易发生HIV 职业暴露。医务人员HIV 职业暴露受伤部位以手为主。在执行各项医疗护理操作中,手是医务人员实现为病人服务的主体。日常工作中护士接触尖锐医疗器械最多,在操作过程中如各种注射、采集血标本、拔针、处理尖锐医疗废弃物中,环境器具不安全、防护用品使用不到位、操作流程不规范、紧张、注意力不集中,都是造成手刺伤的主要原因。公安执法人员在与HIV 犯罪分子格斗中身体受伤出血,犯罪分子血液污染伤口。暴露事件多发生在处理民事纠纷中,由于事件恶化,发生暴露冲突,而公安执法人员对事件评估不准确,防护措施没有准备到位。
HIV 职业暴露防护措施的落实防控对每位医务人员和公安执法人员具有重要意义[8]。HIV 职业暴露预防措施在《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18 版)》[9]中有明确规定。结合指南要求,根据工作中发现的问题,HIV 职业暴露管理小组落实了以下防护措施:定期组织院内外HIV 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培训,对新职工、实习生进行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对确诊的HIV 感染病人静脉输液治疗时,使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避免在拔针时刺伤手部皮肤;在接触病人血液、体液时,必须戴口罩、手套,必要时戴防护镜,穿防渗透隔离服;医护人员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时,手部皮肤破损者,需要戴双层手套;医疗锐器废弃物应放入不能刺穿的利器盒中;采血时使用真空采血器和蝶形采血针;使用后的针头不复帽;使用后的锐器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公安执法人员在工作中执行任务前要做好自身防护。
建立和完善HIV 职业暴露管理体系,是医务、公安人员预防和处理HIV 职业暴露的重要保障,也是减少职业暴露后心理压力的有效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