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动教育与生命安全教育融合探究

2020-07-19 02:11陈其凯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74期
关键词:融合教学劳动教育

陈其凯

【摘 要】在推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教育背景之下,必要的劳动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对于学生未来的长期成长具有特殊的促进作用。劳动教育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生命安全教育则是让学生在认识生命价值的过程中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保卫生命。两种类型的教育在本质上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劳动教育;生命安全教育;融合教学

引言:

目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劳动和生命安全两者的教育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对于学生没有发挥有效的启发教育作用,因此本文将围绕两者的融合点结合教学资源、教学情境、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促进深度融合发挥有效作用。

一、劳动教育与生命安全教育融合的可能性

由于现在的孩子生活环境大多是父母眼中的宝贝,劳动机会和劳动时间都是屈指可数。同时学生在这种环境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很难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对于劳动和生命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认知。因此在学校内开展劳动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一方面是从劳动的角度让学生发掘自身价值,摆脱身上的娇气,为之后的独立发展奠定坚强的基础。另一方面从生命的教育提高学生对于生命的感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命安全观。两种教育类型都是为了学生未来长期发展奠定综合的根基,让学生能够从劳动和生命的体验中吸收多方面的经验,认识家庭、学校、社会的不同,理顺自身和他人的关系,真正从以自我为中心走向整体社会发展。

二、劳动教育与生命安全教育融合的教学策略

(一)寻找教学的联系点,构建资源丰富的融合教学

在小学生中间开展劳动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的融合,最关键的是要找到两者教育的联系点,围绕联系点进行资源的充分准备,从而提高学生的劳动兴趣和生命发现。劳动教育和生命教育的融合不仅仅局限于动物保护和植物种植,也体现在多样的制作品中,发现生命的多样性和各自的美丽。因此教师在两者融合的过程中必须在资源设计符合主题,促进学生发展。

以 “植物种植”为主题的劳动教育和生命教育活动为例说明。首先教师在课前可以准备多样的花种,例如栀子花,月季花,绣球花等等类型。在让学生随机挑选之前,让学生先欣赏关于大自然中多种多样的花视频,让学生对花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基础了解。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思考种植花朵需要做那些准备以及有哪些注意事项。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种植的工具和花盆。同时有可能的话,可以组织学生合作进行种植。一起制作关于自己花朵的成长日记。教师要让学生在种植花朵的过程中注意生命的脆弱性,要不断的吸收营养和阳光,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教师要进行长期的观察,让学生也要随时关注花朵的成长。由于是不同样式的花朵,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为自己的花朵提供一些诗歌诵读,描述花朵的美丽,体会培养生命的不易,在生命劳动的过程中实现学生珍视生命的目标追求。

(二)明确教学的特殊性,创设情境有趣的融合教学

在小学生中间开展劳动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多种多样的教育情境是学生锻炼劳动技能,发展生命追求的重要载体。劳动教学的质量和生命安全教育的有效性是由教学情境决定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学生的多种需求,也不能体现时代的鲜明特色。因此教师要从情境出发,创新教学的环境,让学生在环境的熏陶下自觉进行劳动,自愿热爱生命,培养正确的三观。

以“垃圾变废为宝”为主题的劳动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活动为例说明。首先,教师在教学的引入环节可以播放一个易拉罐的一生的影视作品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题,教师在课前通过准备多种多样的易拉罐引导学生走进改变易拉罐生命价值的改造实验活动。教师告诉学生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多种实现方式,而且对于易拉罐来说能够再一次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是既环保又有意义的一件事。教师一方面可以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过变废为宝的经历,另一方面给每个人准备必要的易拉罐展开变废为宝的小组竞争比赛活动。教师也可以提前展示自己给易拉罐创造的第二人生。让学生从自己的需要出发进行生命的改造。在学生改造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诉说其改造过程中蕴含的生命价值以及生命美好。最后教师也可以为学生的改造生命活动进行延伸,让学生思考自己有没有需要改变实现生命质量提升,变废为宝的地方,实现教学的目标。

(三)指明教学的价值性,完善实践活动的融合教学

在小学生中间开展劳动教育和生命安全教学,有效的教育活动是凝聚学生劳动兴趣,提升学生生命发展的有效支持。两种类型的教育都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认识生命。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多组织具备考验劳动和生命安全的教育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真正体会到劳动的魅力和生命的价值。在未来的个人成长过程中也能够有所吸收借鉴发展。

以“我会做饭讲安全”为主题的劳动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活动为例说明。首先,教师在教学的导入环节可以提前和学生商讨平日里喜欢什么样的饭菜以及自己会做那些饭菜。教师可以提前组织学生到做饭的实践基地,给学生准备相关的食材让学生合作烹饪美食。在学生开始之前,教师也可以拿出厨房的十大不应该的图片,例如不应该湿手触摸电源,使用煤气不离人等等,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自己平日里在厨房有没有发现爸爸妈妈有这样的行为,有的话要及时提醒注意安全,没有的话要继续坚持。接着教师可以围绕安全注意事项在厨房实验基地组织相关的情景实际演练,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同时可以组织学生有序展开饭菜的制作,帮助学生掌握做饭的技巧,最后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相互品尝打分,让学生自己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

总结:

综上所述,劳动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基本素养有较大的帮助,教师可结合指明教学的价值性,完善实践活动的融合教学、明确教学的特殊性,创设情境有趣的融合教学等策略,组织开展各类教学计划。

参考文献:

[1]程芳. 中小學"生命安全与体育健康"新型课程体系的融合构建[J]. 青少年体育,2019,70(02):94-95.

[2]马振浩,蒋金山. 武术教学与生命安全教育融合教学模式新探[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01):83-84.

[3]郑会玲. 关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内容失衡问题的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000(018):P.124-125.

[4]杨鑫刚. 浅议将劳动教育融入高校的专业课程教育——以课程安全心理学为例[J]. 现代职业教育,2020,No.218(44):54-55.

猜你喜欢
融合教学劳动教育
邓颖超的妇女劳动教育思想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试论如何实现高中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融合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不同计算机语言融合教学方法的探索与体会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融合研究
现代高职教育中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