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立夫
在70年的时间里,我国居民文化消费从少到多,从单一化到大众化、从大众化到分众化,实现了质与量的双重飞跃。随着经济水平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不断丰富,而科技则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触媒角色。探究文化消费和科技发展的互动关系,可以通过综合我国宏观经济及文化消费发展相关的背景、数据和特征,并结合相关的研究文献和文化消费发展的实践来展开。本文认为,内需的扩大效率与文化消费水平有一定的正相关性,这也是强调文化产业实现经济效益的重要路径,提升文化消费的质量则是对双效统一理念的重要实践。
一、文化消费的内涵与表征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社会经济当中相当重要的行为。文化消费一般指消费者对他人及社会提供的精神产品或服务(物质形式和非物质形式)进行消费的经济活动,是按照内容而划分出的一种消费类型,与物质消费、生态消费是同一维度的概念,且具有精神性、符号性和非消耗性等特质,既符合消费经济学的一般规律,又具有边际效益递增、促进创新扩散等特征。
从微观的统计口径中能够看出文化消费的主要覆盖面。在《居民消费收入分类(2013)》中,从“教育、文化和娱乐”消费分类中剔除事业性较强的教育消费之后,剩下的内容主要包括文化和娱乐耐用消费品、其他文化和娱乐用品、文化和娱乐服务及旅游度假服务。
从宏观数据的变化层面则能够看出科技发展对文化消费内容的促进作用。从《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3)》和《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两次指标的修订变化中可以看出,“以互联网+为主的数字文化产业”统计指标,被合并到新闻信息服务和内容创作生产两大种类中,这一变化折射出科技发展对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
而对于社会个体来说,文化消费是一种“非必需品”,但对于历史发展来说,文化消费的出现是必然的。恩格斯认为,人们必须首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则从微观层面对人类的需求结构进行分类,在他看来,人类的感知和激励的层次从低到高可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仓廪实而知礼节”,同样对物质丰富后消费趋势的分野及社会习性的演化进行了描述。也就是说,不论是在恩格斯、马斯洛还是吾辈先人的观点中,文化成为消费,是人类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体现,也是个体意志和精神选择扩大化的彰显。结合我国国情来看,近四十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阶段来讲,影响文化消费的因素可分为心理因素和经济因素两大类。心理因素包括知觉因素、学习因素、态度因素、环境因素等;经济因素则体现在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自身收入情况和相关商品的价格方面。具体而言,由于消费主体的需求不同(主要基于消费者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经济收入、兴趣爱好、社会经验等方面的不同),文化消费的需求也会不同,因此而产生的结构层次也会出现差异。此外,文化具有符号性,文化消费主体可以在消费过程中实现对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吸收、转化、再造与创新,创造出新的文化消费需求与文化风尚,对文化消费结构进一步产生影响。
文化消费还存在以下三个特征。第一,文化消费能产生广泛的社会评价,文化类产品能够与消费者产生一定的互动关系,消费者会在社群中传播关于该文化类产品的观点。第二,文化消费环节存在“两个过程”:一个是文化产品发挥经济价值的过程,另一个是文化产品社会评价酝酿和传播的过程。由于文化产品存在社会评价的滞后性,这两个过程并非同步,有的文化产品可能需要隔一段时间才能作出评价,有的甚至会立刻作出评价。第三,理性消费和非理性消费在文化消费中是共存的,但根据消费者收入水平的不同,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的边界存在弹性。
二、文化消费的社会经济价值
在文化消费的本身意义之外,文化消费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社会而言有着积极且重大的作用,是城市消费增长的重要部分。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8年,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和娱乐消费从1398元增长至2226元,增长了37.2%,复合年增长率为9.75%。从实践来说,地方政府发展文化产业和大众进行文化消费的热情,均在不断提高。一方面,各地纷纷响应中央号召,制定地方乃至区域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如佛山、杭州、曲阜等地;另一方面,全国的公共图书馆机构数量、博物馆数量、艺术表演团体数量、电影产业基础设施数量和年度电影票房等,也有了明显增长。此外,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第三产业对于就业的吸纳作用逐渐凸显,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实现了城市化由“量”到“质”的飞跃,也成为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重要抓手。
三、文化消费与科技发展的几个关系
在數字化时代来临之前,信息的传播效率对于要素投入效率和社会生产效率产生了严重制约。在新技术的催化下,各类要素和产业的边界被打破,逐渐走向融合。文化消费与科技发展的关系,一方面是来自于大众接受信息的密度爆发式增长,这一过程在供需两侧都有发生;另一方面则来自于科技对于文化产业形态的塑造,这一过程主要在供给侧发生。
就信息获取这一环节来看,大致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成体系地获取信息并加以整理、消化,形成知识;另一种则是笼统地阅读信息、获取信息和收集信息。以上两者都属于文化消费的范畴,并且对于文化消费的发展和形态变化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文化消费是精神消费,消费者的文化水平、审美能力和消费观念等主观因素都是影响文化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除社会环境外,这些因素与教育水平也有着密切关联——高水平的教育背景有助于消费者更好地理解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内涵,提高对文化产品与服务的需求。就目前来看,慕课等在线教育模式的推广,有助于社会总体知识文化水平的提高,带动文化消费向高质量发展。
在当前的语境下,大众媒介既承担着传播着文化形态的功能,同时又在去中心化的浪潮中孕育出新的文化话语体系,衍生出新的文化消费需求。马尔库塞提出,在现代发达工业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政治、生活、艺术、思想领域等都是单向度的,人们丧失了批判、否定的能力,成为“单向度的人”。需要注意的是,文化与科技的关系并非是“单向度的”,日渐发展的工业体系和突飞猛进的技术手段并没有完全抹去个人在群体社会中的主观能动性,技术手段也可以在文化需求下得到发展。
2018年至今,各季度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企业数据显示,科技参与程度较高的文化产业中,其营收体量已有相当的规模。从这点来说,在现有的市场结构和基础上,利用好数字技术手段对于进一步释放文化消费潜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引导和扩大文化消费的过程中,要顺应时代发展,高度关注文化消费中的新趋势和新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和新兴信息产业的发展,积极进行核心技术的研发以及应用领域和应用场景的延伸,创新文化消费的载体,提供技术支撑,培育出新的消费形态。
总而言之,科技的發展能够提升文化消费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速率,但也为社会文化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四、数字技术催化下的文化消费与双效统一
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四种最具战略意义的技术在社会建设各个领域的全面推开,文化消费也将迎来更加便利和智能化的局面,全面提升用户消费体验。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伦理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议题。从历史的角度而言,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知识外溢和创新扩散、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但这一过程的最终目的仍是将各类文化资本作为社会福祉反馈到城市和乡镇的居民群体当中。也就是说,文化发展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为一体两面,二者密切相关。若文化建设,特别是文化产业的发展凌驾于社会效益之上,则容易使社会坠入消费主义的陷阱;若文化建设只考虑社会效益,忽略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高附加值特性带来的优势,也将影响我国GDP的稳定增长。因此,要想把握文化发展中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首要任务是区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和地位。
对于属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公共文化活动等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要强调其在文化上的引领和辐射作用,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对于有条件的地区,可以为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财政倾斜、增加编制等方面的优惠措施,并鼓励社会化运营,实现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公众四方主体的有机组合,打造形式灵活的多元化公共文化供给体系。而对于市场化的各类经营性主体而言,应鼓励其树立以实现社会效益为核心的底线思维,防止社会效益的盲目发展束缚各类文化产品的生产,抑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生产和发展,降低文化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必须强调的是,在科技发展助力文化消费快速进步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双效统一”。对于文化消费和科技发展而言,只有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公众之间的关系,推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同发展,才能使科技在文化消费中发挥更大的价值。而只有坚持科技发展“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才能不断地提高生产效率,创造优质文化产品,真正发挥出文化消费所具有的重要功能。
[责任编辑:张 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