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物语》中的创作色彩

2020-07-18 16:17武鑫平
读天下 2020年14期
关键词:修辞写作

摘 要:《南疆物语》是著名作家郁笛所创作的一部描写南疆人文自然的文章,生动地展现了中国新疆南疆的人文风貌。其创作色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南疆物语》以第一人称为主的写作视角和插敘手法的运用,体现作者的真情实感;二是《南疆物语》四篇文章均采用散文体裁,体现了文章的艺术特色;三是《南疆物语》采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南疆物语》创新了游记文学的题材,丰富了南疆游记文学的创作,并且抒发了对故乡的情思以及对南疆的赞美。

关键词:南疆物语;写作;修辞

郁笛,原名张纪保,一九六四年出生,山东人。郁笛大学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郁笛1983年入伍进疆,1995年退役,他曾在兵团日报社做编辑、记者十余年,现在就职于《绿洲》文学杂志社,担任副主编。郁笛也是新疆兵团作协秘书长,他在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200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郁笛的著作有《远去的鸟》《激情的挽歌》《风中的马车》《低语的诗行——郁笛十四行诗选》《新鲜的往事——郁笛九行诗选》等诗集,还有《贵族的边疆》《被耽搁的遗忘》等随笔集,散文集《行走阿勒泰》,以及长篇纪实文学《白克日·卡依尔》和诗影集《新疆肖像》等将近二十种。郁笛创作的文学作品十分丰富,他的《南疆物语》显现了浓厚的文学色彩。《南疆物语》发表于《伊犁河》杂志2015年第06期,伊犁河杂志是一个纯文学期刊发表网。《南疆物语》包含《白房子》《萨拉姆家的园子》《一些夜晚的风》《逆光的枣园》四篇散文。郁笛在《南疆物语》中抒发了他对于南疆的情感,并且对南疆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进行了详细叙述,运用第一人称的角度叙述了作者童年对于故乡的回忆。此外此篇文章还采用了比喻、拟人等艺术特色,文学色彩浓厚。

一、 叙述角度及叙述方法

叙述角度指讲述故事的视角和立足点。叙述方法是记叙和述说,它是一种记人叙事并陈述其来龙去脉的表述方法。《南疆物语》采用第一人称为主的叙述角度和插叙的叙述方法展现出一幅幅关于南疆生活的鲜活画卷。

(一)以第一人称为主的叙述角度

《南疆物语》全文多处采用第一人称写作视角,开头首先以游览角度展开叙述,然后采用第一人称的描写方式,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进入“我”这个角色,便于抒发情感。通过对“我”的详细描写,“我”的所见所闻以及“我”最直观的感受,来唤醒读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第一人称的运用,使故事情节叙述杂而不乱,情感更加动人,如文中作者在电脑上敲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整个皮恰克松地都还没有醒来。增加了叙述的可靠性,给予读者真实感、画面感。作者以个体的所见所闻所感构成了《南疆物语》的主要内容,添加了大自然的风光,呈现出了生机勃勃的景象。如在“我窗户上开着一扇窗子,透过一层薄薄的纱窗,风不曾抽打在我的脸上,她只是如此轻地吹拂在我的心胸间”段落中,作者将风吹来这一日常现象描述出来,并加以润色,足以见出作品的文学性。作者常用“我”来描写,对事物带有一种主观色彩,从而缩短倾听者与叙述者的距离感,更有利于引起我们的共鸣。

(二)插叙的叙述方法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南疆物语》中运用了许多插叙的手法,插入了一些作者童年的回忆。如文中“我家院子里的那几棵枣树,据说是父亲生前栽下的幼苗。父亲离开的那些年,枣树只是长‘个子,每年都会蹿高了一截子,可就是迟迟不结枣子。后来的哪一年,突然一个树上结枣子了,是院子的南边,靠近水缸的那几棵中的一棵,后来剩下的几棵也都跟着陆陆续续地结枣子了。从春天里开始,我便数着这些树上的枣子,小心翼翼地,害怕一场风,把这些树上的枣子给刮跑了。”描写了作者对枣树的期待和喜爱,既呼应了散文《逆光的枣园》一题,又将家乡的枣与南疆的枣园形成对比。作者运用插叙,客观描绘了他对于枣树的特殊感情,为之后在新疆看到的枣园做铺垫。而文中的“我已经等不及了,记不清在某一个上午还是下午,我学着邻居家的孩子,用一些水缸里的水和成泥巴,照着他们的样子做了一些小泥人、房子、竹篮、锅灶和日常的家具。没有邻居家的孩子做得好,但总是做成了。”又叙述了作者童年用水和泥巴做泥人器具的故事,并且作者听了邻居孩子的话将泥人和其他东西埋到地下,等待多年以后这些泥玩会变成真的。这成了作者的一份期冀,但是后来作者拿铲子再铲开当初泥土埋藏的地方,却只有泥土。文中描写道;“我还有一丝幻想,就是觉得时机还不到吧,还需要等待。后来我到了新疆,开始了这一生的漂泊和浪迹生涯,这个幼年时埋下的秘密和幻想,在许多年里被忘得一干二净。”新疆是作者人生之旅开始的地方,也是他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人的地方。文中的插叙向读者真实客观地叙述了作者文章的写作背景,同时也介绍了他的人生经历,展现了一个天真有趣的作者。

二、 散文的体裁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南疆物语》由四篇精炼短小的散文构成,分别是《白房子》《萨拉姆家的园子》《一些夜晚的风》《逆光的枣园》。这四篇文章虽然毫无关联,但都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情感体验,一种由在南疆的亲身经历而产生的对新疆南疆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白房子》描述了在废墟成片中生活的孩子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文中描写道:“我还是注意到了这些孩子。阳光正好从他们的眉宇间穿过,这些尘土家园里的小巴郎子,灿烂的笑容里,健康而明媚。”表达了作者对即使在条件艰苦的地方生存也依然微笑面对的乐观精神的赞美。《萨拉姆家的园子》叙述了作者参观萨拉姆家的院子并发现他们的家庭院相连,在提出买乌拉是否小时候在这个院子偷过果子吃的问题时,遭到了鄙夷的故事。原文如下:“他用一些鄙夷的目光看着我。他说,我们这里没有偷,走到谁家的果园子里随便吃,只要你不拿走就可以了。”这篇文章描写了南疆人民淳朴热情的民风。《一些夜晚的风》描绘了村庄的宁静以及南疆人民豁达开朗的精神特质。如:“简单的快乐其实适用这块土地上你能够遇见的每一个人。我从来没有遇见一个因为生活的艰难而愁眉苦脸的人。相较于现代人的生活,我的周围大都是一些穷人,他们穿着这个世界上最廉价的衣服,面孔里的尘土永远洗不掉。每一次见面都会和你握一次手的人,谦和的美德和他拥有财富的多少一点关系都没有。”这段话再一次表达了作者对南疆人民的赞美。《逆光的枣园》描绘了作者童年故乡的枣树,讲述了作者小时候“种泥巴”的趣事。后来作者的父母去世,故乡成了回不去的地方,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以及扎根新疆的意愿。这四篇故事看似毫无关联,但都贯穿于南疆这个环境,描写环境的语句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南疆物语》取材广泛自由,内容灵活。四篇文章“形散而神不散”,不疾不徐地展开对南疆风土人情的叙述,表面描写的是所见所闻,根本上统一表达了作者对南疆的热爱与赞扬之情。文章采用散文题材既不会让读者读起来平淡乏味,反而在文章结束时意犹未尽,引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

三、 修辞手法的运用

《南疆物语》采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将南疆风光具象化,给人以画面感,并且抒发作者情真意切的感慨,使文章更具形象性,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具体地进行想象。

(一)比喻

《南疆物语》中的比喻比比皆是,如《白房子》中“我想起了皮恰克松地周围遍布的荒漠和大片的条田,是一场又一场春天的大风,做了这季节的搬运工。”将大风比作搬运工,生动具体,使读者对于南疆的环境有画面感,那是一幅沙尘暴席卷万里荒漠的画卷,描写了南疆的自然环境。而文中“我看不见这些麻雀们的翅膀,它们躲藏在更加密集的树丛里面,但我可以想象这个庞大的麻雀集团,却并没有因了自己的弱小,而放弃对大地的‘袭扰。”鲜活地描写了麻雀的努力与坚持,即使自身实力再弱小也要和同伴团结起来,一直向前,比喻南疆人民在面对极其强大恶劣的自然条件时也依然投身于南疆的建设,正因为这样,这片土地才能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又如《一些夜晚的风》中“就像我们曾经遇见的一片麦田,在南疆漫长的黄熟季节还没有到来之前,仿佛整个大地都在预热,不管荒漠有多么遥远,绿洲上的每一片土地,都迎来了自己最丰盈的时刻。”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不管荒漠多么干涸遥远,田地都会迎来丰收。这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南疆人民不管环境多么恶劣艰苦都会自强不息、收获丰盈的奋斗精神。以上《南疆物语》中的比喻不仅记录了南疆的自然风光,也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

(二)拟人

《南疆物语》中有非常多的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修辞手法的使用,使文章形象贴切,使被描写的事物变得生动起来。同时拟人使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和意义更加丰富,更利于表达作者鲜明的感情色彩,增強语言的亲切感。如《白房子》中“都说驴的脾气倔强,我想,大多数时候,你应该为这些满肚子牢骚的驴,找到一些空旷的乡野,有足够的大的空间和辽阔的夜色,来淹没俗世里的烦躁与不安,也应该有足够明亮的早晨,用来宣泄一头驴的憋屈甚至愤怒。”这里将驴拟人化,描写驴也会宣泄自己的情绪,进而引出人也需要发泄自己的愤怒和委屈,并且表达了现代人生活中的压力应该得到宣泄的人生观点。其次,将动物发泄负能量描写得颇具画面感,也给读者以共鸣和警示意义。又如文中“此刻,我听不见一声鸟鸣和另外的声音,哪怕是一片树叶的翻动声,有时候寂静也是令人窒息的。其实我多么希望能够听见这些夜晚的喘息,这些泥墙土院里的风,翻过了一道又一道院墙,她们来到村子的某一棵树下秘密的约会,或者她们去了一片篱笆后面的果园,最后这些风顺着一条通往北疆的国道,越走越远了。我想象着这些夜晚的风,将要穿越的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最后还要翻越的天山屏障,这一路上,还会遇到的凶险和坦途,我就会在心里默默地祈祷。”作者将泥墙土院里的风拟人化,将风吹过描写为走路,吹过树梢描写为约会。作者在经历跋山涉水之后更加懂得奔波的艰辛,像风一样飘荡也曾经是作者的命运。同时在见过繁华之后更懂得返璞归真,这也使作者喜欢上了南疆简单朴素的生活。这不仅表达了作者对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的向往,也呈现出南疆简朴极致的生活习惯。

四、 结语

《南疆物语》通过对四篇散文的描写,运用充满文学色彩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南疆与众不同的风土人情,让读者对南疆有了更加真实的了解。作者在这四篇文章中,通过自己的亲身见闻表达了他对南疆人民淳朴品性的喜爱,运用散文体裁描写了南疆人民艰苦的生存环境,文章中的修辞手法也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对南疆贫困人民即使身在井隅也依然心向璀璨的乐观精神的赞扬。

参考文献:

[1]李彩云.《新疆游记》文学价值初探[J].宜春学院学报,2015,37(7):83-87.

作者简介:

武鑫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拉尔市,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

猜你喜欢
修辞写作
浅析设计中的修辞
可口可乐广告语修辞应用及其汉译分析
浅谈语文写作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运用修辞
李白诗歌修辞与英译赏析
试论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
中国古代与现当代语境下的语文写作教育观比较研究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