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芹
摘 要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始终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自主学习包括主动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十分重要。如今,许多数学老师都在致力于研究教学方法的创新,但如何转变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样重要。只有老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共同进步、共同完善,才更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6-0196-01
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师通过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来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立足于学生的性格、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能力等方面。小学数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水平至关重要,课堂教学中,老师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目的是让学生在轻松、自由、愉悦的氛围中充分发挥自主性,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能逐渐归纳、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终生受益。
一、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规律
数学知识并不是彼此无关、独立存在的,而是环环相扣、有其内在规律可循的。实际教学中,老师应该通过分析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总结蕴藏其中的数学规律,逐渐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可以在自己的知识体系中迅速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扇形统计图》的教学为例,老师可以先用一道数学题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入:根据乔木的生长周期,可以把它分成几种类型,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的所占比分别是34.18%、32.94%、15.17%、11.46%、6.25%,然后用扇形统计图的形式呈现题目中的各个数据,再引导学生寻找这些数据的规律,让学生把这些数据加在一起。很快,便有学生得出五个数据的相加之和是100%。老师继续提问:与单纯的数字相比,扇形统计图的优势是什么?学生一目了然,因为扇形统计图能够更加直观地展示出不同类型乔木所占比例的多少。通过在数学问题中总结规律,学生学会了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现数据这种学习方法。
二、关注学生的智慧发展
学生的智慧甚至比学习能力更加重要,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情商与智商。小学生往往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会问出许多奇怪的、不在老师预料之中的问题,还有的学生因为对数学题目的理解不够透彻而频繁犯错,老师应该理智而冷静地看待学生的错误,启发学生自己总结犯错的原因,并引导学生思考,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如何才能做到不犯错?这个思考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学生转变学习方式、面对自我并且战胜自我的过程。在《圆的认识》的教学中,生活中有很多物品与“圆”有关,可以作为新知识的切入点,但以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最让他们的熟悉的“圆”,当属车轮。所以,老师可以将“车”作为传授新知识的载体,提前准备车辆模型,课堂上发放给学生,让他们选择形状合适的轮子安装在车辆模型上,并鼓励学生说一说为什么选择这种形状的车轮?引导学生逐渐认识圆、圆心、直径、半径。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测量车轮,探究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指导学生正确地使用圆规。通过师生互动、实践操作与合作探究,带领学生学习知识、整合知识、归纳知识。当学生逐渐具备了数学观点,老师只需要合理地引导和启发,学生便能自主探究正确答案,在不断的练习中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
三、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实现高效学习
课堂教学中,老师要营造自由、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学习压力,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让学生勇于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充分展示自我。比如,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中,老师为了让学生自己总结计算方法,更好地理解加减法知识,可以设计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场景:学校大扫除活动,现在需要购置卫生工具,超市里,拖把标价6.5元/把、扫帚5.3元/把、垃圾桶8.5元/个。通过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展开探讨,比一比哪个小组列出的计算公式最多,并能够得出正确答案。老师可以先不做评价,先让学生自己讲一讲列公式时的思路和想法,然后各组之间相互比较,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技巧,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新知识。在平等、自由的学习环境中,更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学生也更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讨论与探究中找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始终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標,老师在创新教学方法的同时,也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教学与学习两手抓,才能真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马玉兰.小学数学课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方式研究[J].读与写,2019,16(33):154.
[2]张爱民.尝试教育理论下转变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与学习方式的研究[J].学周刊,2019,(33):20.
[3]杜雪娇,林洪新.解释的呈现方式对小学生数学样例学习的影响[J].数学教育学报,2018,27(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