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廉松
摘 要:价值观是精神生活的核心。当前部分大学生精神生活呈现出价值观功利化、精神价值追求弱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等混乱与迷失的样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了国家、社会和个人不同层面的基本价值追求,与大学生精神生活发展逻辑上高度统一,是帮助大学生摆脱精神困境的思想旗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有利于坚定大学生的信仰生活,促进心理生活的和谐发展,提升伦理生活的质量,指引并规范文化生活的发展方向与传播方式,推动精神生活的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精神生活;引领
DOI:10.15938/j.cnki.iper.2020.02.019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20)02-0094-05
精神生活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价值观是精神生活的核心。不同价值观决定着大学生不同的精神追求和精神狀态,并赋予精神生活以不同的目的和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1]。发挥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对于帮助大学生摆脱精神困境、提升精神价值追求、促进精神生活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精神生活发展的必要性 1.精神生活的物化引发大学生价值观功利化
马克思认为,社会性物化是资产阶级社会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被异化为物与物的关系,会导致“生产和消费的普遍联系和全面依赖随着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相互独立和漠不关心而一同增长”[2]。大学生精神生活的物化是指大学生为了满足自身感官的物欲刺激与需求而不断舍弃对精神自我的超越,转为对物质生活的无上追求。物化使得物的实现与满足成为了衡量大学生精神生活的一种价值标准,导致“本质的人性降格为通常的人性,降格为作为功能化的肉体存在的生命力,降格为凡庸琐屑的享乐”[3]。这些外在的需求与享乐又反过来刺激大学生的物欲的增长,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陷入精神困境,从而丧失了诗性之思和倾听的精神生活。精神生活物化在本质上是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功利化。在精神生活物化的影响下,“恶搞”、“娱乐至死”、“及时行乐”成为部分大学生精神生活的主题。过度物欲带来信仰缺失与价值虚无,不仅导致大学生产生无聊、郁闷、迷茫、浮躁、孤独等精神病理状态,还直接催化了部分大学生不断膨胀的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致使大学生精神生活表现出感性化、世俗化、低俗化的倾向,消解了“真善美”为主导的主流价值观念,导致大学生的自我迷失。
2.社会阶层固化弱化大学生精神价值追求
据渥太华大学一项研究显示,中国的“拼爹指数”达0.6。“拼爹指数”即“代际收入弹性系数(IgE)”,指的是父代经济收入对子代的影响程度。系数越小,说明子代收入越取决于自身努力程度,意味着两代人阶层之间流动性越大;相反,则说明子代收入越趋向于由其家庭背景决定,意味着两代人阶层越趋向于完全固化。“拼爹指数”是衡量阶层固化指标的重要标准。当社会阶层向上的流动趋缓甚至受阻时,阶层固化随之产生。由于社会阶层流动所涉及的对象主要是青年群体,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阶层固化实质上是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群体的阶层固化。阶层固化说到底是价值观的固化。当家庭背景成为大学生阶层固化的关键因素,一些借助权力、财富世袭等获得社会地位的强势大学生占据着社会资源的先天优势,他们甚至不惜牺牲国家利益维护自身既得利益,这不仅导致社会不公,还使得这类群体由于缺乏进取心,理想信念淡薄,生存意义缺乏,精神追求虚无。与此同时,随着教育提供社会流动机会的功能渐趋减弱,部分大学生原本期望借助教育流向更高阶层的梦想破灭,被剥夺感不断增强,精神价值追求逐渐弱化。一旦对社会公平正义丧失信心,对个人前途陷入迷惘与绝望,他们不再追求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而成为蚁族、蜗居族、啃老族的代名词,价值观固化逐渐演绎为人生的固化。
社会思潮是代表了一定阶级利益诉求的社会意识,其目的是要得到一定社会群体的广泛认同。“社会思潮一旦形成并被人们所掌握,就会变成影响社会发展并给人们以直接引导的精神力量。”[4]大学生是社会思潮争夺的最前沿与最敏感的群体。社会思潮的能动性特点决定了其在传播思想体系和思想潮流的同时,必然迎合大学生标新立异的心理需要和利益诉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充盈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内容,也为他们的精神生活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我国处于改革开放攻坚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的社会现状决定了当前社会思潮呈现出多元共生、纷繁复杂的特点。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现象,每一种社会思潮都体现着一定阶级或阶层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在各种思潮竞相发声的背景下,不同价值观在激烈碰撞与冲突中并存发展。面对这些复杂多变、良莠不齐的社会思潮,一些大学生无所适从,他们无法抵御西方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诱惑,逐渐被隐藏于社会思潮后的不良价值观所侵蚀,在疑惑与反思中消解了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在迷惘与苦恼中动摇了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出现价值判断和选择困难,这种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最终导致精神生活陷入困境。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发展的逻辑统一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的价值资源
(1)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精神生活奠定价值支撑 精神生活是个体通过与外界物质世界的精神交往,不断提升个人精神状态以满足并超越自身精神发展与需要的状态与方式。就其层次结构来说,积极上进的健康心态构成了心理生活的主体,是精神生活的最初层面;以道德和价值为核心的伦理生活为精神生活提供是非与善恶的评价标准,是精神生活的支柱;包括理想、信仰等的信仰生活是人心灵的精神家园,规定着精神生活的发展方向,是精神生活的最高层次。核心价值观承载着国家、民族、社会和个体的美好夙愿,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途中国家、社会和个人的价值理想与信仰追求,不仅培育了大学生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还能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植大学生有益于他人的良好道德品质,培养大学生平和、自信、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从而为大学生精神生活提供源源不断的价值支撑。
(2)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精神生活提供价值引领 精神生活陷入困境,究其根源,是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消解、缺失与缺位。在这种时空境遇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显得尤为必要。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的集中反映,是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基本价值追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价值判断,旗帜鲜明地指引着大学生精神生活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大学生当为之努力奋斗的最高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大学生应当不懈追求的理想价值导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是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理应遵循的现实价值准则。唯有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增强大学生的价值观自信,才能提高大学生作为价值主体的自觉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推动精神生活的和谐有序发展。
(3)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精神生活凝聚价值共识 精神生活不仅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与超越,还是一种价值理性的追求。在思想观念剧烈嬗变的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空间不断遭受挤占,他们在“拜物”中放弃了对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的拷问,其价值观念、精神追求与人生信仰不断被物质生活所遮蔽,甚至被束之高阁。而社会阶层的固化和多元化的价值观引发的价值冲突加剧了大学生的自我认同危机,导致他们的自我价值取向呈现碎片化、畸形化,迷惘焦虑和无所适从感与日俱增。核心价值观充分反映了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在当前大学生精神生活失衡失序的背景下,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不仅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内化,还能凝聚大学生的价值共识,推动大学生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为大学生精神生活发展凝神聚气、强基固本。
2.提升精神生活质量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目标
(1)求真向善唯美的精神活动是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精神活动包括对真理的追求与信仰、扬善弃恶的道德活动和不断超越的审美活动。大学生对真理的追求与信仰是对自我精神的一种充实和完善,是对价值理性的向往。扬善弃恶是指大学生自觉地把对善的外在要求内化为自我的价值认同,以期形成合乎社会道德规范的向善的精神品格。审美活动使大学生精神生活远离物欲主义束缚,进入到一个蕴含着生命意义与人生价值的精神世界。真善美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核心价值观是在批判性地继承古今中外优秀价值观的基础上总结而形成的,其过程就是在不断地求真。善是事物的合目的性。善即是德。核心价值观本质上是国家和社会的大德,是个人的小德。美是事物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核心价值观既满足了人类对现实存在物的需要,又能成为国家、社会和个人不同层面共同的价值遵循。因此,核心价值观实现了真善美的完美统一。求真向善唯美的精神活动要求大学生求真务实,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探求真知,学做真人;以德为先,培育善良、感恩、敬畏之心,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道德支撑;自觉抵制丑恶,远离庸俗,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这不仅是大学生精神活动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2)积极向上的精神生活状态是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应然表现 昂扬的精神面貌彰显向上的精神价值,向上的精神价值倡导高尚的精神追求,高尚的精神追求展示青春奋发的精神面貌,三者相互关联,交织发展,共同构成了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生活状态。精神面貌包括道德、情感、信仰、价值观及心理状态等。受正确价值取向引导的大学生在精神面貌中表现出坚定的政治信仰、崇高的道德追求、远大的人生理想、成熟稳重的心智。精神价值是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动力和源泉。向上的精神价值不仅能让大学生感应理想、信仰的精神图景,陶冶生活情操,慰藉心灵,发展自我,还能赋予大学生价值反思,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和行为导向,实现自我精神世界的升华。精神追求是“在生活实践中根据主体的精神需要,有倾向性地选择或创造一定的手段和方式满足其需要的过程”[5] 。确立精神支柱,提升精神境界,实现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是大学生精神追求的最终归宿。核心价值观将三个层面的价值认同与精神追求高度统一,不仅彰显了良好的精神面貌,提供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价值指引,还内化了高尚的精神追求。追求崇高的个人道德和良好的社会公德,自觉提升个人的精神面貌,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主动实现自我价值,是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生活状态的应然表现。
(3)丰富多样的精神生活方式是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有效实现形式 精神生活方式是大学生精神生活的活动方式和行为习惯,包括学习创造、精神交往、精神消费和休闲娱乐等。学习是大学生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社会现有优秀精神文化产品的主要方式,是发展知识结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的有效途径。创造反映了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是大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精神交往是大学生为满足自我发展的精神需要而进行的情感、思想等的精神认识和交流活动,是大学生内在精神世界的外在表达。精神消费是大学生通过消耗和享受精神文化产品来满足自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精神活动。包括阅读、旅游、艺术、网络等休闲娱乐活动,能满足大学生的审美、创造和超越等高层次的精神需要,促使大学生对生活进行价值反思。受主流价值观影响的大学生善于学习,重视创造,他们将精神交往与个人全面发展相结合,不断追求高层次精神交往内容;他们关注精神消费方式,期待树立正确的精神消费观;他们重视休闲娱乐生活,自觉以诚信、友善等品德规范网络行为。不同的精神生活方式折射出不同的价值取向,这些丰富多样的精神生活方式也因此构成了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有效实现形式。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精神生活科学发展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大学生的信仰生活
具有超越特征的理想和信念构成了大学生的信仰生活,是精神生活的最高层面,决定精神生活发展的目标与方向。第一,发挥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思想引领作用。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充分發挥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引领作用,把理想信念放在首位,帮助大学生在精神生活实践中自觉抵御不良思想的入侵,确保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旗帜始终高扬在理想信念的思想高地。要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理论和情感认同,用改革开放伟大成果提升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坚定大学生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第二,以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探寻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核心价值观是国家的精神追求、民族的精神支柱、个人的精神支撑,承载着所有社会成员的美好愿景。生命的价值在于内心生活的深度,价值观是个体的精神支柱,对于精神生活发展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为此,要在核心价值观践行中融入精神教育内容,引导大学生反思生活的意义,探寻生命的价值,培养他们崇高的精神志趣、向上的精神价值和高尚的信仰追求,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第三,以核心价值观助推大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当代中国的具体化。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奋斗目标在核心内涵上高度契合。以核心价值观坚定大学生个人的信仰生活,就是要凝聚大学生的社会理想共识,“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为大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6],激发他们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激励他们积极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心理生活和谐发展
心理生活是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基础。大学生中的心理认同缺失、社会心态失衡问题,表面上是心理的病态,实质是价值取向多元化导致的价值观迷失。第一,以核心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社会心态是大学生对自身及社会的态度、情绪、情感体验及意向。价值观是深层的心理支撑系统,不仅影响个体的自我认知内容与价值思维模式,还能导致个体与社会价值观念的冲突,引发个体社会适应问题。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成员共同的价值遵循,对社会心态具有调节、疏导、引领功能。当前急功近利、空虚迷惘、怨恨不满等不良社会心态影响了大学生心理生活的和谐健康发展。要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养大学生主流的平等观与公正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认知,冷静看待社会中不合理和不公平现象,培育他们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和豁达自然的情怀,引导他们心存善念,诚信待人,知足常乐。第二,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价值观是刺激与反应的中介,外界事物的大量无序输入与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个体认知产生冲突,导致大学生出现了认同缺失、抉择难定、心态失衡,心理问题时有发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个体调节认知能力、调控负性情绪、规范自我行为的基本价值准则,是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健康情感、积极心理的重要价值遵循。要实现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就要在心理咨询与疏导过程中坚持核心价值观一元主导原则,指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心理矛盾与冲突。要发挥核心价值观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的引领功能,在尊重学生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教育学生关注并探寻心理问题的价值根源,为学生明辨是非、消除心理困惑提供价值遵循。要主动把核心价值观内容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实践,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认识到个体谐适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社会实现“和谐”和“文明”的基础。
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大学生伦理生活的质量
由道德和价值构成的伦理生活是对精神生活的理性反思。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能有效避免道德失范和精神追求弱化引发的精神空虚与行为失当。第一,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与社会责任感。德为才之帅,德为人之本。核心价值观实质上就是一种德,是国家和社会的德,也是个人的德。价值观的矛盾与冲突引发道德失范,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责任感弱化,影响大学生伦理生活的发展。要提升大学生伦理生活的质量,就要引导大学生坚持立德为先,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做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之人。要发挥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引领功能,规范大学生的道德认同,提升大学生道德判断能力,促进大学生的道德与价值反思。要增强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培育大学生爱国情怀、敬业精神、诚信品质与友善品德。要鼓励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精神文明创建、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在核心价值观践行中培养大学生诚信品质与社会责任感。第二,强化价值引领,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的精神价值追求。个体精神价值追求包括求利、求知、求德、求美等内容,是个体丰富精神世界、提升精神境界的关键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包括大学生在内全体公民共同的精神价值追求,是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和谐人际交往、正确审美情趣、坚定意志品质、实现自我发展的价值基础。要实现核心价值观对于精神价值追求的内化,就要强化主流价值引领,引导大学生合理处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理性看待社会变革过程中诸如贫富悬殊、环境污染现象等现实问题,解决大学生面临的价值观扭曲等诸多现实精神困惑,提升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和生命力。还要通过教育引导,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把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个体的精神追求,在价值引领中提升精神生活的境界和层次,从而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4.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的文化生活
“文化是新时代所必需的精神给养”[7],文化生活是大学生为追求自我精神愉悦开展的求知与审美类精神活动。第一,用核心价值观指引大学生文化生活的发展方向。随着西方价值观的入侵与渗透,部分大学生把西方娱乐化、快餐化、粗鄙化内容视为文化生活的“标配”,崇洋媚外,嘲弄理想,否定崇高,向“单向度”发展。要用核心价值观重塑大学生文化生活的精神内涵,发挥核心价值观主流意识形态功能,抵御大学生文化生活中错误的、消极的、腐朽的价值思想,抵制各类低俗、媚俗、庸俗现象,用主旋律、正能量消解精神上的空虚与无助,使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的普遍精神价值遵循。要推进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化,以核心价值观科学、丰富内涵,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阐释好大学生文化生活中面临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使核心价值观回归生活形态,为大学生文化生活构筑价值力量,提供精神指引。第二,用核心价值观规范大学生文化生活的传播方式。随着网络新媒体的迅猛发展,部分大学生过度诉诸网络与影像,片面追求感官刺激与情绪宣泄,缺少专注、反思与自律,偏激言行增多,偏离主流道德与价值规范,甚至诱发负面网络舆情,冲击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同时也使得自我文化生活陷入迷惘与无序。因此,要发挥核心价值观的正向价值塑造功能,将主流价值理念注入大学生文化生活之中,告诫大学生“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引导他们把核心价值观作为自我价值追求与行为准则。要以核心价值观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引导大学生正确辨析网络中的主流与支流、真善美与假恶丑,自觉抵制拜金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的侵袭,理性看待“丧文化”、“二次元”、“网红”等亞文化现象,恪守网络伦理道德底线,以实际行动践行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2.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5.
[3] [德]卡尔·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M].王德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40-41.
[4] 万美容.试论当代青年与社会思潮的互动作用[J].青年研究,1999(6):12-15,27.
[5] 朱白薇,郑永廷.论当代青年精神追求的基本特征[J].思想教育研究,2012(7):27-31.
[6]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N].人民日报,2016-12-09(1).
[7] 张文,叶进.文化自信——新时代铸牢强国之魂的核心力量[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4):150-154.
[责任编辑:庞 达]第36卷 第2期202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