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鹏程
摘 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丰富,历史观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历史观以马克思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导,围绕世界发展、国家治理、民族存续、社会革命、个人认知和政党建设六个方面,概括历史所内蕴的重要意义;依循历史发展的基础论、主体论、动力论和目的论的逻辑结构,对习近平新时代历史观的理論要旨予以重点阐析;发挥习近平新时代历史观的实践指导功用,要求人们增强历史思维、秉持历史准则、强化历史教育、保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顺利实现。坚持意蕴分析、理论诠释、实践落实的研究范式,对于研究习近平新时代历史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历史观;唯物史观;历史内蕴;历史教育
中图分类号:D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0)07-0004-0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关于历史的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正确认知历史、理性看待历史、科学评判历史、自觉运用历史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形成了新时代习近平关于历史的基本观点和重要见解。对此,理论界从阐述历史的本体论、看待历史的认识论和运用历史的方法论等层面,对习近平新时代历史观予以整理归纳,为我们开展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文献资料。然而,部分阐释习近平新时代历史观的文章未能避免习近平所批评的“空泛化、标签化”的问题,行文中生硬的政治宣传话语遮蔽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致使其学理建构力略显不足。故此,我们在概括历史所具有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以马克思唯物史观为指导阐明习近平新时代历史观的理论要义和实践指向,不断提升我们知史明史用史的自觉性,不断对习近平新时代历史观进行深入学习、深化理解和深刻把握。
一、习近平新时代历史观的价值意蕴
历史观“亦称社会历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的起源、本质和发展规律等基本问题的根本见解”[1]。习近平坚持以马克思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导,对历史所内蕴的重要意义予以深刻阐释,他的表述不仅延伸了时间的长度把历史、现实、未来逻辑地融贯为一体,而且扩展了空间的广度把民族、国家、世界自洽地关联起来,实现了对历史价值论的多向度解读。
(一)从世界发展的高度揭示历史内蕴的启示意义
习近平立足人类历史发展的宏阔视角,基于人类的诞生起源和发展进步,人类社会由前现代向现代和后现代的转化,指出“今天世界遇到的很多事情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2],即通过分析过去世界历史的某个特殊阶段,明确其对后世发展带来的变化和影响,继而掌握世界历史的本质与规律,使我们愈益深刻地理解当前世界所置身的时代背景、人类所面临的风险挑战与发展机遇,为我们更好地认知世界的过去、把握世界的现在、开创人类的未来提供深厚的历史感召力。21世纪的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面对云谲波诡、纷繁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外交等新变化,习近平强调,“我们看世界,不能被乱花迷眼,也不能被浮云遮眼,而要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去细心观望”[3]414,要运用深邃的历史视角洞明当今世界的种种现象,借鉴客观的历史规律分析当前人类面临的各类难题。概言之,历史记录着人类文明的诞生演化和发展完善,历史作为人类文明的真实写照成为观察当代世界的重要工具,“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2]。
(二)从国家治理的角度借鉴历史内蕴的治国经验
中华民族拥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发展完善离不开历史传统的影响。习近平指出,“观察历史的中国是观察当代的中国的一个重要角度”[2],现今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4]105,“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需要把握长期形成的历史传承”[5]。倘若我们割裂历史的传承,摒弃历史上优良的治国理政经验智慧,单向度地奉教条式原教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为圭臬、趋附于西方普世价值的政治理念,就会致使我国国家治理的思想理论及其现实化实践走向“封闭僵化的老路”或“改旗易帜的邪路”而较难纠偏。此处特别指出,政治制度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保障,反映出历史传统对其产生的深远影响。正如习近平所说,“设计和发展国家政治制度,必须注重历史和现实有机统一。”[3]28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沉厚积淀,它是对我国历史上建制经验和政治智慧的吸收借鉴。中国厚重的历史文脉之于政治制度的建设始终发挥着根柢般的作用,任何违背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科学精神,臆想凭空搬来一座政治制度的“飞来峰”既不符合人们思维逻辑的发展规律,也是对历史传统的割裂与否定。
(三)从民族存续的维度表征历史内蕴的文脉传承
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印记。习近平强调指出,“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6],“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7]晚近以降,中华民族虽深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侵略,但华夏5000多年历史文脉并未就此中断,中国成为现世唯一历史从未断裂的文明古国。正是这份寰球独有的厚重历史感,帮助中华民族重新自觉自立、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此外“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8],这一优良传统的薪火相传延拓了中华民族延绵不绝的文明进程,为我们的民族把握当下、走向未来筑就了历史的通途。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不同民族创造了多彩灿烂的文化样态,形成了独特的精神标识。习近平告诫人们,“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3]326这份对本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深切情感不仅是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生源动力,更成为中华民族在任何时候战胜艰难险阻、获以永续发展的持久作用力。
(四)从社会革命的向度证明历史内蕴的进步逻辑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展了伟大的社会革命。“革命”涵括革除和命制两层意蕴,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从未间断。革除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流弊和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充满艰辛;命制新中国的体制机制,解放发展生产力和改革完善上层建筑,则更是历史对党和人民的严峻考验。观照时下,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历史蕴涵的经验智慧帮助我们更好地审视当代中国社会革命的现实进程。习近平指出,“我们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历史学家早就断言,经济快速发展使社会变革成为必需”[3]509,从马克思唯物史观物质生产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观点出发,证实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背景下,新时代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现实必要性和实践可能性。毛泽东曾指出“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9],阐明了任何一场革命都不会轻易取得胜利的道理;习近平也反复强调“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一场社会革命要取得最终胜利,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10],从历史广角揭示出社会革命的长期性,告诫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新时代赓续伟大社会革命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基于社会革命的演进逻辑,中国共产党人以客观真实的历史事实和自洽一体的现实理据,有力地驳斥“告别革命论”等错误思潮和盲动言行,动员广大干部群众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地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继续向前。
(五)从自我认知的维度彰显历史内蕴的教育意义
人既是历史的创造者又是历史的参与者,历史对人们科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发挥了重要的教育功能。谈论历史对人们的启示意义时,习近平指出,“历史总能给人以深刻启示”[4]135,“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3]338等。历史對人们的教育意义集中表征为其对我们所发挥的以史为镜和以史为鉴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学习历史帮助人们增进历史思维、掌握历史分析的方法范式,形成正确对待历史、科学正视历史、自觉运用历史的科学世界观和革命方法论,在引鉴历史经验智慧的过程中更好地指导我们学习生活与工作实践。另一方面,通过学习历史帮助人们科学地认知国家和民族所处的历史方位,更好地担负起每个人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在恰切处理好“小我”同“大我”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把个人的奋斗融入民族、国家的发展进程当中。
(六)从政党建设的角度吸收历史内蕴的政治智慧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取得积极成效。在管党治吏的过程中,党不断吸取历史上治乱兴替的经验教训,以党史国史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启发警示党的治国理政实践。习近平指出,“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腐败”[3]44,反腐败斗争始终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习近平强调,要从历史中汲取反腐败斗争的经验智慧,认为“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4]390。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打虎”“拍蝇”“猎狐”等一系列举措成效显著,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11]。通过汲取历史上治国理政的政治经验智慧,不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警醒中国共产党人在应对化解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的时候,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坚定“四个自信”,帮助党跳出历史周期率,实现执政能力的不断提升和执政地位的有力巩固。
二、习近平新时代历史观的理论要旨
习近平新时代历史观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导,通过对形成历史的前提基础、构成历史的实践主体、推动历史发展的前进动力和揭示历史的远景目标四部分内容进行阐述,概括形成习近平新时代历史观的理论要旨及逻辑结构。申言之,历史基础论揭示了历史诞生演进的必要前提,历史主体论阐明了构成历史的内在实体,历史动力论剖析了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因,历史目的论指明了历史面向未来的愿景归属,以上四部分内容渐次递进显现出高度自洽的“塔式”结构,共同构成习近平新时代历史观理论内容的思想精粹。
(一)历史基础论:历史肇端于“现实的人”及其劳动实践
历史因何诞生?历史如何存在?明确这些问题,夯实习近平新时代历史观的理论基底是我们关注的首要问题。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人类思想史上关于历史的诞生发展问题往往受到唯心主义的禁锢,诸如上帝创造历史、理性伦理开创历史、绝对精神主导历史、天才和英雄人物推动历史等观点长期占据主流地位。自马克思唯物史观确立,“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12],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成为指导人们科学认识历史的理论分析工具。
所谓历史,狭义上通常仅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它的诞生发展离不开人类的出场与在场。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谈到“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3]295,所以历史绝非肇始于上帝神灵、理性伦理、绝对精神等等。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又强调,“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3]519,阐明历史产生的必要前提是“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历史不过是人们以往的有目的的自觉实践活动的产物。关于历史不断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将其概括为“历史发展的四因素”。其一,唯物史观揭示了物质生产实践作为本源性和基础性的实践样态是贯穿人类历史发展始终的“红线”,马克思恩格斯谈到“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13]531,表达了物质生产实践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本源和基础,是历史发展演进的首要因素。其二,随生产力提升和由此导致的剩余产品、私有制、分工和交往的出现,人们在满足基本物质生产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出新的更高层级的需要。人类新需要的提出和满足不断地化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引致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推动历史不断向前演进。其三,除物质生产以外,马克思“两种生产理论”之一的人类自身生产构成历史发展的另一推动力。倘若人类增殖繁衍在某一时刻突然终止,市民社会的舞台不再有新生命体的补充,人类的自然生命个体和社会共同体最终必将走向消亡,致使历史的传承与创造不再具备主体条件,历史发展的可能性将彻底丧失。其四,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历史随着人类交往实践的扩大,由局部的民族历史、区域历史向整体的世界历史、人类共同体历史的转变。历史发展过程中,呈示出社会关系的缔结与扩散,即人类从有限的“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家庭”[13]532这种社会关系的初始样态,逐步扩大至血亲之间、氏族之间、阶级之间、民族之间和国家之间日益复杂多样的物质联系,而“这种联系不断采取新的形式,因而就表现为‘历史”[13]533,这种由低到高、由少到多、由简到繁的社会关系作为历史存续的重要条件为人类发展所不断强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导,针对历史的诞生存在提出过一系列重要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历史观理论要旨的基础部分。例如,习近平指出“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4]44,阐明了形成历史的主体条件是人民群众,发展历史的动力源泉是劳动实践。再如,习近平在讲话中多次重申“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4]46,强调中华民族历史的形成发展离不开劳动实践,在理论上从劳动发展史中批判各类对社会历史的错误解读,在实践中创设人人敬爱劳动、劳动无尚光荣的良好社会氛圍。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转变,表明新时代社会主体的需要由线性单一的物质文化层面向多维立体的美好生活层面转变,人们的需要在对象、结构、价值等方面出现新变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循“人民新需要的提出——人民新需要的满足——人民新需要的再提出”这一辩证发展理路,在不断满足人们新需要的实践过程中助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向前发展。此外,正面积极的社会风气以无形的价值理念、情感认同惠益着社会关系的发展完善,推动人类历史向前进步。新时代构筑和谐友爱的社会关系,习近平要求“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3]355-356,充分发挥正面社会风气对社会关系和历史进步的润泽作用。
(二)历史主体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力量
历史由谁创造?历史由谁主导?回答这些问题,明确习近平新时代历史观的历史主体是我们的现实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创造者和主导力量的根本观点,完成了历史观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谈到“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3]295“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13]287;恩格斯晚年在捍卫唯物史观的信笺中提出历史合力论,认为“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14]592。历史是每个人意志合力的产物,他们真正找寻到了历史主体的真实意旨,即广大人民群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主导力量的观点,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4]27。例如,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3]314,赋予人民群众以创造者、见证者、剧中人、剧作者的不同身份,生动诠释了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人翁地位和推动力作用。由是观之,明确人民群众作为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作为社会革命变革的主体力量、作为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帮助我们站稳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更好地理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等治国理政新理念,推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贯彻党的性质宗旨、发挥党的优良作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等新实践,在统合知与行的过程中增进对习近平新时代历史观人民主体地位的认知认同。
(三)历史动力论: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历史发展进步
历史因何发展?历史怎样进步?解决这些问题,确定习近平新时代历史观的历史动力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人类思想史上,认为上帝是历史发展动力的神学史观在科学技术的证伪下沦为空洞且毫无意义的道德说教和宗教教义;近代社会标榜人性、理性、绝对精神推动历史发展的言论始终没有脱离唯心主义的窠臼;至于宣扬英雄人物和杰出个人推动历史发展的观点,则没有科学解释“在行动者的头脑中以这些动机的形式出现的历史原因又是什么”[15]303,没能正确找寻到推动历史发展的真实动因。
马克思在社会历史领域剔除唯心史观的错误根基,剥离文化史观的片面观点,立足现实的人及其物质生产实践,认为“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13]567-568,“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13]544,他从看似繁芜复杂和无章可循的历史表象找寻到了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即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其一,关于生产力,马克思指出,“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14]43,深刻表明生产力在推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其二,关于生产关系及其总和,马克思认为,伴随生产力和生产资料的发展必然引发生产关系的相应变革,并且“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13]724。生产关系中的所有制表现形式,作为“经济的社会形态”不同历史阶段的基本标识,不论在我们划界历史发展的“三形态”,即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和个人全面发展的时候,还是确立历史时期的“五阶段”,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时候,生产关系及其总和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三,关于上层建筑,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绝非主张历史的线性经济决定论,始终承认意识精神、文化传统、社会风俗以及政治法律制度对历史发展的深刻作用,正如恩格斯谈到的,“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14]591,肯定了上层建筑对历史发展的推动力和反作用。这两对矛盾从根源上解决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为我们科学测度人类历史及其文明程度提供了有效标尺。
习近平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支配着整个社会发展进程”[16],支配着人类历史向前演进,两对范畴的相互作用成为历史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两对矛盾范畴本质上是统合共生的社会基本矛盾统一体。习近平指出,“只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结合起来观察,把社会基本矛盾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才能全面把握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方向”[17],才能深刻理解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所在。理论关照现实,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原理,要求我们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优化生产关系、完善上层建筑,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历史篇章。
(四)历史目的论:面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历史面向何方?历史有何指涉?厘清这些问题,勘定习近平新时代历史观的前景目标是我们需要回应的重要课题。马克思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运动,得出全人类终将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结论。从历史的主体分析,通向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民为着生存发展而自由、自觉、自主创造的结果”[18]。从历史进程分析,马克思认为,历史“虽然具有‘铁的必然性,但它始终有着通向‘自由的‘历史目的,而且未来所要达到的‘历史目的仍然是一个‘进行时(而非完成时)”[19],呈示出马克思对待历史进程的科学态度。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现实的人作为有意识的、自由自觉活动的类存在是历史的前提和主体,他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15]302,虽然“历史是不自觉地,但必然是为了实现某种预定的理想目的而努力”[15]301,即历史的发展表现为人们朝向预期目的的自觉自为进程。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20],历史的规律为人民群众所掌握运用,历史的目的成为人民群众集体意志的体现。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在相继实现站起来和富起来的发展目标,新时代向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进程中,我们愈益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指向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彼岸。新时代重担在肩思己任,新征程目标笃定崇奋斗。习近平多次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21],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勉勵全体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和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把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历史目的融贯于当时、现时和来时之中,在实现民族复兴目标的牵引下推动新时代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协同共进和互动发展。
总之,通过概括习近平新时代历史观的理论内容,可以看出其所呈示的“塔式”逻辑结构。在“塔式”结构中处于基底部位、发挥牢基固本作用的是历史基础论,我们只有明确“现实的人”作为历史的基础要素,人类的劳动实践、新需要的产生以及社会关系的形成合力构成历史存续的必要条件,夯实习近平新时代历史观的理论基础,方能在学理和逻辑上科学地解释其他部分;居于中间部位、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是历史主体论,它阐明了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构成“塔式”理论结构的中坚内容要件;贯穿“塔式”结构全过程,发挥能量牵引作用的是历史动力论,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作为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解释人类历史发展的密匙,成为“塔式”理论结构的支撑柱和动力源;处于顶端部位、发挥目标导向作用的是历史目的论,历史的发展不是漫无目的的自在之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新时代历史发展的前景目标,成为统摄“塔式”结构的灵魂要素。
三、习近平新时代历史观的实践指向
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3]502,历史作为人类社会的特殊产物具有鲜明的实践特性。充分认识习近平新时代历史观的重要意义和理论内容,旨在实践地指导人们更好地学习和运用历史,有力地批驳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保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顺利实现。
(一)增强历史思维,以史为镜鉴古知今
历史思维是指坚持历史视野分析具体问题、运用历史范式解答现实困境,以历史视角探赜事物发展规律、把握社会前进路向和指导实际工作开展的科学思维。增强历史思维,习近平新时代历史观倡导:其一,深化对历史发展的历时态与共时态体认,反对形而上地孤立、静止地看待历史。习近平强调,“历史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历史的联系是不可能割断的。”[22]33要求我们在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时,反对肆意截取某一片段进行机械的、片面的、形而上的评价,而应该坚持把历史发展置于历时态的纵向流变和共时态的交互牵引中进行系统分析。一方面,要求我们在分析某一特定历史阶段时坚持“全程性”视角,即在历时态的纵向流变中正确认知历史,不仅要看到它对前一阶段的继承和延宕,又要看到它对后一阶段的塑造和影响,反对割裂特定历史阶段前后不同时期的错误言行。另一方面,要求我们对待某一历史进程时坚持“全局性”视角,即反对在狭小有限的空间范围内进行完满的探讨,而应立足宏阔的大历史背景从民族进步、国家发展、世界繁荣等视角检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绘就彼此影响、相互协调的历史经纬图。
其二,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严格区分历史的主流与支流,正确把握历史的本质与现象。习近平强调,人们在评判历史时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22]32,通过深入地分析历史发展进程、科学地研判历史发展趋势,从历史的表象中准确把握历史的本质与规律。一方面,要求我们在挖掘整理史实史料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党和国家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科学分析个别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地位,理性取舍繁枝细节的历史碎片和历史片段,避免以细枝末节的历史支流质疑甚至否定关涉全局稳定的历史主流。另一方面,要求我们在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时,不能停滞于表层分析和空洞言说,而应透过繁芜丛杂的历史现象深入研究历史的本质,运用马克思主义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研究方法揭示出历史的发展规律,实现抽象理性逻辑与直观感性历史的交互融贯和高度自洽,维护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党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的合法性与正当性。
(二)秉持历史准则,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准则是指我们认知历史、看待历史、评析历史、运用历史时所秉持的信条原则,属于规约性、范导性的言行实践标准。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披着学术化、文艺化和言论自由化的外衣,借助网络媒体和日常公众舆情等时有扩散,其以重评历史之名歪曲近代以来的中国革命史、党的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妄图“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3],是一种涉及面广、影响力大、危害性强的错误社会思潮。
[6]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2-27(02).
[7]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0-22(02).
[8] 習近平致信祝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N].人民日报,2019-01-04(01).
[9]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7 .
[10]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1-06(01).
[1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1).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01.
[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6]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01).
[17]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 更好认识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N].人民日报,2013-12-05(01).
[18]成林.马克思主义历史进步思想的基础命题和原则立场[J].中国社会科学,2017(5)∶56.
[19]项久雨.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样态变革及价值引领[J].中国社会科学,2019(11)∶7.
[20]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12-19(02).
[21]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1(02).
[22]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23]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N].人民日报,2013-07-22(01).
[24]习近平.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7-08(02).
[25]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9-04(02).
[26]习近平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的谈话[N].人民日报,2013-06-21(01).
[27]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178.
[28]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1-03(02).
【责任编辑:张晓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