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性偏瘫是脑卒中病人常见的后遗症,是指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脊髓反射活动增高导致的肌肉张力异常疾病[1]。据统计,脑卒中病人中80%~90%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痉挛性偏瘫,对其日常生活可造成极大的影响[2]。针灸是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病人的常用疗法,有活血通络、疏利关节的功效,在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中的疗效已得到证实[3]。定向透药疗法可根据疾病情况选择给药的部位,有助于提高药物利用率,增强疗效[4]。本研究尝试将自拟通络散定向透药疗法联合针灸治疗,并展开分组对照试验观察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山东省日照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病人,按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4组。常规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42~74(58.96±5.73)岁;缺血性脑卒中25例,出血性脑卒中5例。研究1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41~75(58.90±5.70)岁;缺血性脑卒中27例,出血性脑卒中3例。研究2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40~74(58.86±5.67)岁;缺血性脑卒中25例,出血性脑卒中5例。研究3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0~75(58.78±5.67)岁;缺血性脑卒中26例,出血性脑卒中4例。各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诊断标准[5];存在不同程度的肌张力增高;首次发病;意识清楚;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脑卒中前已存在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者;伴有精神疾病者;合并脑血管疾病者;伴有其他类型系统性疾病者;颅脑损伤或其他类型创伤性疾病者。
1.2 方法 常规组均给予常规西医康复治疗,参照《康复医学》(第3版)[6],以抗痉挛体位缓解肌张力,坐位姿势:双足平放,将脚尖朝前,保持髋、膝、踝均为90°,患侧上肢放在体前,予以枕头支撑,保持肩胛骨前伸,对躯干肌反复进行牵拉动作;病人屈膝髋内旋,临床医师一手用力下压其膝部,另一手对肩部起作用,两手向反方向逐渐增加力度,分别实施坐位平衡训练、坐位转换为站位训练、站位平衡训练、上肢控制能力训练和步行训练等,每次45 min,每日1次,持续3个月。
研究1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通络散定向透药疗法。①药物组方:鸡血藤、白芍各20 g,生地15 g,水蛭、僵蚕、天麻、地龙各10 g,当归、甘草各6 g。制成粉末,并以姜汁调和成膏状,将其均匀涂抹于5.0 cm×5.0 cm的棉纱布上,涂抹厚度为3~5 mm,制成药垫。②定向透药:将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预热,揭开其电极表面的离型膜,将药垫贴于患侧相对的肌肉两侧、疼痛和穴位点,治疗温度0~50 ℃,每天患侧上肢和下肢各治疗30 min,持续3个月。
研究2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①体针:选取痉挛优势侧,穴位:上肢选极泉、尺泽、大陵、内关,下肢选承扶、阳陵泉、血海和太冲,行重提插手法针刺,留针20 min,并在远端点燃艾条以灸法治疗;选取痉挛劣势侧,穴位:上肢选肩髃、外关、天井和阳池,下肢选髀关、曲泉、三阴交、申脉,行捻转手法针刺,留针20 min,并在远端点燃艾条以灸法治疗。②背针:取脊间的督脉,包括大椎、百会、夹脊穴、背俞穴,采用平补平泻法针刺,留针20 min,并在远端点燃艾条。每天1次,持续3个月。
研究3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另给予自拟通络散定向透药疗法配合针灸。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痉挛程度变化: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7]评价,分为0级、1级、1+级、2级、3级、4级,分别表示肌张力不增加、轻度增加、轻中度增加、中度增加、显著增加、极度增加,统计0~1级构成比。治疗前后运动功能变化:采用Fugl-Meyer量表[8]对患侧上肢和下肢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价,总分分别为66分、34分,均以评分升高表示功能改善。临床疗效:参照《临床康复医学》[9]评定,将治疗后改良Ashworth量表下降≥2级或下降至1级,Fugl-Meyer评分改善≥70%者为显效;治疗后改良Ashworth量表下降>1级,Fugl-Meyer评分改善≥30%且<70%为有效;未达有效标准为无效。以显效、有效例数的构成比计为总有效率。进行安全性观察。
2.1 各组治疗前后痉挛程度变化比较 治疗前4组痉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各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变化情况 治疗前4组上肢和下肢运动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组间对比,研究3组高于研究1组、研究2组、常规组(P<0.05),研究1组、研究2组均高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2。
表2 各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变化比较(±s) 单位: 分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研究3组比较,②P<0.05;与研究2组比较,③P<0.05;与研究1组比较,④P<0.05。
2.3 各组临床疗效比较 各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15,P<0.05),且研究3组总有效率高于研究2组、研究1组、常规组(P<0.01),研究2组、研究1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1)。详见表4。
表4 各组临床疗效比较 单位:例(%)
与研究3组比较,①P<0.05;与研究2组比较,P<0.05;与研究1组比较,③P<0.05。
2.4 安全性对比 常规组未见不良事件;研究1组有1例刺伤;研究2组有1例感染;研究3组有1例刺伤、1例感染,常规组、研究1组、研究2组、研究3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00%、3.33%、3.33%、6.67%,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6,P=0.834)。
根据中医学理论,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可归属于“偏枯”“癫疾”等,关于其记载最早可追溯至《黄帝内经》,风邪入侵可发为中风;《素问·风论》曰“伤于风者,上先受之”,可知风邪入侵首先可影响机体上部;“风中五脏六腑……所中则为偏风”,风邪入侵人体的五脏六腑可引发偏瘫;《灵枢经筋》中提出“手少阳之别……病实则肘挛”。中医学典籍对该病的病因病机和病位记载十分详细,形成了理论体系。现代中医学在此基础上对其病因病机进行充实,认为虚、火、风、气、血、痰均是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重要因素[10],以阴虚和气虚、肝火和心火、肝风和外风、气虚和气逆、血虚和血瘀、风痰和湿痰最为常见,各种因素相互影响,发为肢体挛缩、关节屈伸不利之症。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为本虚标实,病位在脑,素来体弱、外感风寒、肝火上亢、气虚血瘀、气机逆乱等均可影响筋脉濡养,以致经络受阻、筋脉失养,故应以活血通络、行气理气、濡养经脉、疏利关节作为此类病人中医治疗的原则。
本研究中,治疗后各研究组痉挛程度均减轻,上下肢运动功能均改善,且研究3组最佳,常规组较差,自拟通络散定向透药疗法、针灸均能减轻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病人的痉挛程度,改善其上下肢运动功能,研究3组疗效较好,联合治疗的效果理想。针灸是传统的中医学特色疗法,包括上肢屈肌、下肢伸肌和背部夹脊穴等,上肢屈肌属阴,下肢伸肌属阳,针灸可保阴阳之气相互消长,促进平衡,选取背部穴位针灸确保气血通畅,采用阴阳经穴互刺,从阳引阴,补虚泻实,从阴引阳,调和脉气,阴阳互济,气血通畅,则可达舒筋活络、疏利关节之效。定向透药疗法可疏经通络、消肿止痛、行气活血。现代研究认为,定向透药疗法可提高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扩张局部血管,提高药物吸收和利用率,改善局部微循环,有助于增强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病人的疗效[11]。自拟通络散选用水蛭、僵蚕和地龙等养阴柔筋、通络止痛的中药材为君药,可疏利关节,恢复其屈伸之功用;白芍敛肝养阴,可敛涩固脉,生地养阴生津、清热凉血,当归活血化瘀、通络止痛,鸡血藤补血益气、养血活血,天麻息风止痉、祛风通络、平肝潜阳,共为臣药,与君药合用,既可疏利关节,通络止痛,又可养阴柔筋,活血化瘀,确保恢复关节濡养,则挛缩之症得消。甘草为使药,司调和之职,可去除竣烈之性,舒缓药性。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地龙中含有的有效成分可促进偏瘫病人运动功能的恢复[12];僵蚕中的提取物也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关节功能[13]。自拟通络散与针灸联用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病人症状快速消失,提升疗效。本研究中发现4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相近,可知该方案安全可靠。
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病人在实施西医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通络散定向透药疗法联合针灸治疗,可减轻痉挛程度,提升上下肢运动功能,疗效理想,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