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合协调视角下旅游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格局演变
——以江苏省为例

2020-07-16 09:01周年兴杨虹霓
关键词:子群耦合江苏省

轩 源,周年兴,杨虹霓

(1.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2.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江苏 南京 210023)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发挥着促就业、惠民生,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1],而旅游效率是衡量旅游经济主体利用资源能力及使所有利益相关者得到总剩余最大化的重要标尺[2]. 目前,国内外学者围绕旅游与经济发展开展了丰富研究. 在研究内容上,主要关注旅游产业结构[3-6]、旅游消费类型[7-9]、旅游专业化程度[10-12]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二者之间的关系[13-19],而在亟需旅游业提质增效的历史时期,关于旅游效率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仍较为匮乏. 在研究尺度上,多以单一时间序列[16]或空间截面[18]等一维尺度研究旅游业与经济发展,以二维立体的时空尺度为视角的研究较少. 在研究方法上,以向量自回归模型[9]、协整与因果检验[8]、动态面板模型[10]等模型建构,以及以相关系数[16]、弹性系数[17]、灰色关联度等[18-19]等计量分析方法为主,而将揭示元素内在关联机理的耦合协调模型与表现时空动态特征的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方法相结合进行旅游业与经济发展研究较少. 基于以上认识,本研究以江苏省为例,采用2005—2017年其13个地级市的旅游与经济相关数据,构建旅游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和探索性空间分析等方法综合探究旅游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耦合特征,揭示当前旅游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状态及模式,针对发展阶段特征提出对策建议,为新时期旅游产业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质量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结合有关旅游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的研究成果[20-21],基于指标选取的科学性、代表性和可比性等原则,分别构建了国内旅游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与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其中,旅游效率系统包含旅游投入与旅游产出2个要素层[21-22],经济发展水平系统包含发展规模、发展结构和发展层次3个要素层[20,23]. 通过参考相关研究及主成分分析对指标进行筛选,最终形成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为避免年际价格间的误差引起结果的偏差,使旅游效率和经济发展水平测算具有可比性[24],以2000年为基期通过价格平减指数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 文中涉及的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与统计年鉴,地图数据为江苏省行政区划矢量图.

表1 旅游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Table 1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ourism efficienc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1.2 旅游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模型

首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进行投入产出的效率评价,根据DEA模型方法可知,其中得出的的旅游综合效率反映的是江苏省旅游资源配置、利用和规模集聚等效率,数学公式详见文献[25-26];其次,通过熵权TOPSIS法计算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数,通过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再次,通过TOPSIS法利用逼近理想解的技术确定评价对象的排序,数学公式详见文献[27-28];最后借鉴物理学中耦合的概念,将旅游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两个系统通过各自的耦合元素产生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现象,定义为旅游效率-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并引进协调性元素进一步表征两个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性,以反映在耦合基础上协调状况的优劣程度,计算公式详见文献[18]. 江苏省作为经济大省和旅游强省,旅游效率的提高与经济的发展需要协调并进,故本文的待定参数取α=β=0.5.

1.3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以空间关联测度为核心,揭示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等特征,主要分为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两种. 其中,全局空间自相关从整体上刻画区域间的空间分布模式,反映空间邻接或空间邻近的区域单元属性值的相似性[29],局部空间自相关则从总体上衡量区域间的空间关联性,验证局部区域存在的空间异质性. 本研究通过全局空间自相关系数度量旅游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在整个研究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局部空间自相关系数探索这二者在子区域上与其邻近位置同一属性元素的相关程度,并通过空间关联局域指标(local indicators of spatial association,LISA)、Moran散点图等进行表示,计算公式详见相关文献[29].

1.4 地理探测器分析法

地理探测器是一种可用于识别不同因素对空间分异决定力大小的工具,前提制约条件少,使用于地理学、环境科学等学科领域,其模型如下[30-31]:

2 旅游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时空特征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和熵权TOPSIS法,分别对2005—2017年江苏省旅游效率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表2),旅游效率基于自然间断点的分类方式划分出低效型、中低效型、中高效型和高效型,经济发展水平则划分出低水平型、中低水平型、中高水平型和高水平型.

表2 2005—2017年江苏省旅游效率和经济发展水平均值Table 2 Average tourism efficienc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in Jiangsu Province from 2005 to 2017

2005—2017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处于中上水平,其中无锡市和镇江市各项均为DEA有效. 综合效率中南京市、常州市、苏州市、扬州市的值均在0.700以上,属高效型,徐州市、南通市、连云港市、淮安市、盐城市、泰州市和宿迁市的值均在0.600以下,其中宿迁市的综合效率最低. 技术效率中,南京市、徐州市、常州市、连云港市、淮安市、扬州市、泰州市和宿迁市技术效率值均在0.600以上,仅南通市和盐城市位于0.500以下,属技术效率低效型. 规模效率中,大多数均为高效型,仅宿迁市远低于其他地级市. 2005—2017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两极分化明显,其中无锡市、苏州市、南京市和常州市均在0.600以上,镇江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介于 0.500 至0.600间,属中等水平,其余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较低,其中宿迁市的指数为0.017,远低于其他地级市.

2.1 旅游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

江苏省旅游综合效率和经济发展水平均呈现南高北低状态. 具体来看,旅游效率以南部地区的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南京市、镇江市、扬州市为主,逐渐形成集聚规模效应,北部地区的旅游效率值较低,但未形成集聚趋势. 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以南部地区的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和南京市为核心,高效型集聚且形成规模效应,而北部地区以宿迁市、连云港市和淮安市为核心,徐州市、盐城市和泰州市为外围形成低效型集聚.

2.2 旅游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时间路径

2.2.1 时间路径上空间关联特征

旅游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均存在空间正相关. 借助GeoDa软件对江苏省2005—2017年旅游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全局Moran’s I指数进行测度,并进行显著性检验(图1). 旅游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全局Moran’s I指数均为正值,说明旅游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空间正相关,即邻域城市间呈现高值或低值集聚,且旅游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各年度Moran’s I的正态统计值分别在1%与0.1%条件下显著.

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关联强度大于旅游效率且集聚趋势逐年加强. 2005年至2017年,旅游效率的全局Moran’s I指数在0.300至0.600的区间范围内宽幅震荡,而经济发展水平的全局Moran’s I指数分布在0.600至0.750区间内,空间关联强度均大于旅游效率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由此可见,旅游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虽均呈空间正相关,但旅游效率在时间路径上并没有较强的趋势性,相较之下经济发展水平则展现出更强的邻域空间集聚趋势.

2.2.2 时间路径上空间跃迁分析

本研究选取2005年、2017年两个时间节点上的江苏省旅游效率和经济发展水平为指标进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运用空间可视化和Moran散点图表现时间路径上的空间跃迁[32].

旅游效率高值区与低值区时空跃迁特征不同,高值区呈现溢出效应,低值区则为水平波动. 结合图2(a)和图2(b)可以看出,2005年至2017年,常州市受邻近城市的正向溢出效应,开始融入江苏省南部旅游效率高值区,而江苏省中部与北部城市的旅游效率则在低、中低、中高等值域范围变换徘徊. 通过图2(e)可以发现仅有泰州市与扬州市位于第二、四象限,与邻域单元反向增长,江苏省南部地区则集中在正向协同增长的第一象限,而北部地区集中在负向协同增长的第三象限. 此外,在跃迁过程中没有一个城市脱离所在象限,也说明江苏省旅游效率的区域结构较为稳定,但从路径移动趋势来看,第一象限各市数值提升且向高值集聚,第三象限各市横向波动,移动方向不一,也印证了图2(a)与图2(b)的现象.

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空间极化发展特征,高值区与低值区在空间集聚作用下往两极发展. 结合图2(c)和图2(d)所示,2005年至2017年,经济发展水平高值区集中在江苏省南部且较为稳定,而江苏省北部低值区慢慢集聚且范围逐渐扩大. 通过图2(f)可以发现仅有泰州市与邻域单元反向增长,正向协同增长集中出现在江苏省南部地区,而负向协同增长现象集中出现在江苏省北部地区. 此外,从路径移动趋势来看,经济发展水平正向协同增长的第一象限各市具有明显互相带动提升趋势,而负向协同增长的第三象限各市则具有明显互相带动走低现象.

2.3 旅游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的时空特征

从江苏省旅游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来看(图3),总体上江苏省南部地区的耦合协调度较高且呈集聚扩散态势,江苏省北部地区耦合协调度普遍较低但呈波动上升. 2005年耦合协调度为优良的南京市、苏州市、无锡市呈双核结构分布在南部地区,至2011年南部开始出现集聚现象,双核逐渐通过“传帮带”向外扩散,镇江市和常州市加入优良耦合协调行列,至2017年耦合协调度优良的城市明显集聚在南部地区,中部和北部地区耦合协调度虽然较低但波动上升,唯有宿迁一直处于低耦合协调状态.

参考相关研究[33-34]并结合组间差距大、组内差距小的原则构建四级子群的评定标准对江苏省旅游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进行分类(表3),其中Ⅰ级子群为优良协调,Ⅱ级子群为基本协调,Ⅲ级子群为濒临失调,Ⅳ级子群重度失调. 通过比较整理2005年与2017年各地级市的耦合协调度数值及所属等级,可以发现Ⅰ级子群成熟稳定,达到Ⅰ级子群的城市能够实现旅游效率与经济的累积循环,不易迅速下降和衰退,2005年位于Ⅰ级子群的南京市、无锡市和苏州市至2017年仍保留在Ⅰ级子群内;Ⅱ级子群较易突破,一旦找到时机起飞,旅游或经济就可自动持续增长走向成熟,2005年位于Ⅱ级子群的常州市和镇江市均借力区位优势和后天发展实现了飞跃突破,至2017年加入Ⅰ级子群;Ⅲ级子群富有弹性,需要寻求新的增长点,2005年位于Ⅲ级子群的众多城市中仅有扬州市把握机会积极发展旅游产业,经济发展水平也逐年提高,成功进入Ⅱ级子群;Ⅳ级子群底端波动,此类城市有一定旅游资源和投入,但未能较好带动经济的协同发展,宿迁市的旅游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从2005年至2017年都始终位于Ⅳ级子群,陷于发展困境而难以突破.

表3 旅游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等级标准及2005、2017年市域划分Table 3 Tourism efficienc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grade standard and city division in 2005,2017

注:加下划线市域为发生等级跨越的城市.

3 旅游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3.1 影响因素

旅游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受到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结合江苏省旅游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选取旅游技术效率、旅游规模效率、经济发展规模、经济发展结构、经济发展层次作为探测因素. 利用自然断点法将探测因子进行空间分类并对自变量进行分层,运用地理探测器计算出各探测因子对耦合协调度影响能力值及主导交互因子(表4).

由表4可知,从单因素角度来看,经济发展规模(0.906)、经济发展结构(0.929)和经济发展层次(0.838)等经济发展因素是影响旅游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发展的主导因素. 而旅游效率层面的旅游技术效率(0.328)与旅游规模效率(0.642)对二者的耦合协调的影响力相对较弱,其中旅游规模效率的影响能力大于旅游技术效率,说明在提升旅游效率上更应注重旅游规模的适度性,在合理发挥旅游规模效应的同时防止规模过大、发展冗余. 从交互因素角度来看,两两交互因素对二者耦合协调的决定力最大,其中,主导交互因子为旅游技术效率∩经济发展层次(0.998)、旅游规模效率∩经济发展规模(0.996),说明经济与旅游效率的叠加发展是促进二者耦合协调的最优选择.

表4 旅游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影响因子探测结果Table 4 The impact factor detection results of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of tourism efficienc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3.2 对策分析

结合江苏省旅游效率、经济发展水平及此二者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针对特征各异的4级子群,提出科学适宜的对策. 对于Ⅰ级子群城市,如南京市、苏州市和无锡市等,其自身旅游效率与经济发展已处于良性累积循环的自组织状态,应基于高值区旅游效率的空间溢出作用与经济发展的空间集聚效应,辐射带动周边地区,以提高周边县市的综合发展水平. 对于Ⅱ级子群城市,应借力打力,把握时机起飞,进入到Ⅰ级子群,如通过旅游带动经济发展的镇江市,以及通过经济带动旅游发展的常州市. 但由影响因素分析可知,经济层面因素对整体耦合协调水平的作用更大,常州市以发达的制造业经济为基础,打造环球恐龙城等高质量旅游项目,以经济实力带动旅游发展并实现两者的耦合协调,比镇江市更早进入Ⅰ级子群且耦合协调程度也更佳,故Ⅱ级子群应积极借力自身的经济优势. 对于Ⅲ级子群城市,其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且与经济高值区之间的距离逐渐拉大,难以从传统产业中找寻带动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而旅游产业不同于一般传统产业,时间路径上其低值区呈现波动发展特征,不会受限于经济极化发展的窠臼,富有弹性,是经济劣势区的最易弥补的产业短板. Ⅲ级子群城市应借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的政策东风,从旅游产业中寻求带动耦合协调发展的可能,侧重提升旅游的规模效率,同时注意防止旅游盲目开发、冗余发展带来的规模效率递减. 对于Ⅳ级子群城市,其旅游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失调,始终处于低水平位置波动徘徊,故应更注重旅游效率与经济的耦合发展,找寻两者之间的切合点,发挥旅游与经济交互作用的最大影响力. 如宿迁市的旅游效率处于波动上升趋势,但经济水平却始终没有实现质的突破,应把旅游发展的优势巧妙投入经济,相互扶持实现耦合,促进两者间的协同健康发展.

4 结论

(1)在空间上江苏省的旅游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相似的南高北低格局,在时间路径背后经济发展呈两极分化的态势,旅游效率则存在高值区集聚和空间溢出现象,低值区存在弹性波动的现象. 而旅游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耦合协调关系且模式多样,江苏省存在优良协调、基本协调、濒临失调和重度失调4类耦合协调关系模式.

(2)在影响旅游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的单因素层面,经济因素较旅游因素对二者的耦合协调决定力更大,旅游效率中规模效率相对技术效率更为重要,当考虑交互作用时,经济与旅游效率的要素叠加是促进二者耦合协调的最优选择.

(3)根据旅游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关系可将研究单元划分为4级子群. 成熟稳定的Ⅰ级子群已处于良性累积循环,应加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较易突破的Ⅱ级子群需积极发挥自身的经济优势,借力打力实现起飞,富有弹性的Ⅲ级子群应乘政策东风,寻求旅游发展的可能性,提升规模效率,底端波动的Ⅳ级子群应寻找旅游与经济发展的切合点,发挥旅游与经济交互作用的最大影响力,实现耦合发展.

猜你喜欢
子群耦合江苏省
基于增强注意力的耦合协同过滤推荐方法
有限群的弱τσ-嵌入子群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子群u-覆盖远离性对群结构的影响
擎动湾区制高点,耦合前海价值圈!
复杂线束在双BCI耦合下的终端响应机理
弱s-可补子群与有限群的UΦ-超中心
基于磁耦合的高效水下非接触式通信方法研究
关于ss-拟正规子群和c-正规子群
抽丝剥茧 层层递进